大麦网候补功能引发热议:6%服务费背后的技术与人性化服务
11月6日,“大麦的备份功能”成为社交媒体热搜话题。由于该功能需要收取总票价6%的手续费,因此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针对此事,大麦网客服表示,服务费按照平台技术开发和运维成本计算。候补未成功前,可随时取消订单,并退还6%服务费。不过,一旦候补成功,就会转为正式订单。如果规则规定机票不能退票,则候补票不能退票。本文图片均来自Knews微信公众号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持续火爆。面对不少演出“一票难求”的尴尬,票务平台推出了候补功能,这意味着购票者理论上多了一次“抢票”的机会,也算是一种贴身服务。但这一新功能却是以收取总票价6%的服务费为基础,让人百感交集。
要知道,目前大型演出的票价往往要上千,而6%的服务费通常要几十甚至上百元。这样的数额显然不低。当然,根据平台的说法,服务费是根据技术开发和运营成本来收取的。这个理由似乎也有道理。
但问题是,作为专业票务平台,真的需要收取额外的服务费来消化这种增量服务成本吗?举个例子,大家很容易参考的一个案例是,12306已经开通了候补购票功能。为什么它是免费的?因此,仅凭成本可能很难令人信服。
https://img1.baidu.com/it/u=1990162930,20129568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40&h=500
事实上,抛开候补费本身的合理性,不少网友还有一个潜在的担忧——“下一步优先考虑VIP票”和“SVIP预售票”?这并非没有根据。
要知道,大麦网在国内演出票务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80%,可谓“一站式”。如果等待服务费能够“安心”收取,很难说平台是否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开发更多的收费功能,甚至引发整个行业的后续效应。如果收取服务费成为整个演出票务市场的通行做法,就会变相拉高平均票价,这显然不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
与此同时,网友还有一个担忧:如果消费者在候票时需要支付额外的服务费,理论上平台会不会刻意限制正常门票的数量,将更多的门票放入候补名单中? ?
https://img1.baidu.com/it/u=3743300707,77958355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39&h=800
消保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麦网投诉量为8178起,位居行业第一,解决率仅为8.2%。大麦网退票难、抢票软件乱用、公开售票不透明等问题也多次成为舆论焦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候车服务费又开始收取,这显然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考虑到目前国内演出市场仍处于复苏阶段,大麦网的做法显然与行业发展的大气候格格不入。可以说,无论是基于尊重消费者权益,还是从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角度出发,是否收取候车服务费都需要慎重考虑。据大麦网介绍,“现在替代功能相对较少,属于试点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平台在试点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