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孩子不是作品,别让他们为你挣面子,参与成长才是最好的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7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把孩子当作我们自己的创造物。当我们拥有这件作品时,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将其公开。我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所有的聚光灯向我们袭来,所有的赞美倾泻而下。我们站在舞台中央,充满虚荣心,脸上洋溢着满足。

但我们却忽略了,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取得什么成就,更不是为了为任何人争光。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参与今生的成长,而参与意味着付出和欣赏。

当你觉得你的孩子“羞辱你”时,你实际上是在让你的孩子失去尊严。

别让孩子给你挣面子

我们一定都熟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孩子在玩耍时,一个孩子唱了一首歌,受到了大人的表扬。随后其他孩子的家长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唱歌,大部分孩子都按照大人的意愿表演。 ”,把轻松的聚会变成了歌唱比赛。但总有一两个孩子,也许是因为心情不好,也许是出于逆反心理,也许是想玩更有趣的游戏,但总之就是不唱歌。

“快点唱一首,不然妈妈不高兴”、“你这个胆小鬼,一点用都没有”、“这孩子就是上不了主桌”……父母骂孩子,认为别人的孩子们都表演过,而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笨蛋,不会唱歌。

事实上,没有人关心你的孩子是否会唱歌。你无法克服的就是你自己的脸。恐怕人类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如此强烈但往往无意识的比较欲望的思考动物。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出色,因为这往往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 。

但是,你的工作是否出色和他是否给你面子,其实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卓越的概念本身非常广泛。如果完全按照世俗的模式来应用,优秀就意味着未来的晋升和财富。然而,你能否在公共场合表演唱歌,在一群孩子中脱颖而出,显得特别聪明可爱,其实与升职和财富无关。完全没关系。

如果父母眼中优秀的标准是孩子每次父母需要面子的时候都能为自己挣面子,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不一定很优秀,但一定会成为一个表演型人格,迷失自我,帮助别人。



不要在别人面前教育你的孩子

如果说上面的面子伤害孩子的例子是表面的,那么另一个则更加隐蔽,那就是在别人面前教育孩子。

一位妈妈给小宇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女儿小小刚入园时,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幼儿园老师,热情但缺乏经验。有一天放学,她留下我一个人,在晓晓面前说晓晓今天在幼儿园犯了一个错误,老师批评了她。她说了一句很可怕的话,“孩子可以打老师。”老师问她这句话是谁说的。 ,她说是她妈妈说的。老师一脸责备的表情,“你是怎么当家长的?”让我很委屈,于是我严厉地问晓晓:“这就是你妈妈教你的吗?”潇潇玩弄着小手指,低着头轻声呢喃。说:“妈妈没说”。

我松了口气,就像接了尚方的剑一样,开始和小老师争论起来。当我回到家时,我的愤怒仍然挥之不去,所以我给朋友打电话。但电话那头的朋友听完后批评我:“你为什么要把她置于当场对峙的境地?这对孩子很不公平。我认为你只想着你的孩子。”不是你女儿当时的感受。”

我原本准备接受安慰,但我只是拿着电话站在那儿。那天晚上我没睡好,越想越害怕。

这位母亲在老师面前揭穿了女儿的谎言,其实对教育孩子没有帮助。当然,她可以牵强地把这理解为要教孩子诚实,但事实上,这件事的关键与诚实无关。首先,老师因为孩子经验不足而诱导了他。 “谁教你的?”当她如此严厉地质问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时,孩子会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只能从母亲这个她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身边走出来,去反抗老师的强制。 ,来安慰自己此时此刻的孤独和无助。

不幸的是,她的母亲并没有与她站在同一阵营。相反,她为了自己的清白,很快就陷入了老师的阵营,严厉批评她,质疑她,辜负了她的信任。



克制对爱的占有,培养爱的能力

每个母亲都喜欢说孩子是第一位的,就像恋爱中的人常说的“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然而,真正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靠的不是爱和本能,而是约束和培养。 “我这样做是为了我的孩子还是为了我的脸?”是每个妈妈时常要问自己的话题。

经常有一些孩子脾气温和,不擅长打架。回到家,妈妈骂他们:“他抢了你的玩具,你怎么不拿回来?”、“他打你,你怎么不还手,混蛋?”胆小鬼”。仔细想一想,是孩子在集体抢玩具、挨打时更受伤,还是孩子面对家长无礼的指责更受伤?当然,我们都会把这种教育归结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因为爱你,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地说话,但这真的是因为爱吗?

以成年人的理性和智商,你真的会认为一个从小就能赢得玩具的人长大后就能成为马云或史蒂夫·乔布斯吗?没有哪个家长这么弱智,我们的愤怒只是因为“没用”的孩子伤了我们的脸。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气质想办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父母的作用不是以成人的视角让孩子的世界复杂化,将孩子的世界分成朋友和敌人、坏人和好人、欺负和被欺负,而是默默观察,先鼓励后引导。

当孩子的玩具被拿走并去玩另一个玩具时,表扬他的慷慨;如果他感到生气和不舒服,请告诉他玩具被拿走了,错不是他的,而是拿走玩具的孩子。与玩具相比,孩子们更关心被认可。母亲在他心里是多么高大的人物啊。在他纯粹的人生观中,他认为既然父母都说孩子抢玩具是不对的,那么即使他有玩具,也没什么特别的。

请记住,您的孩子不是您的胸针或一对耳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获得任何人的成就感,更不是为了为任何人赢得荣耀。当孩子让我们“难堪”的时刻,是父母冷静地面对。尊重儿童独立人格的重要一步。

本文来自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5:14 , Processed in 0.0662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