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理解老板的辛苦,运用同理心将抱怨化为感恩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8 12: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变你的观点,从老板的角度看待工作

英国有句谚语:“如果你想知道别人的鞋子是否合脚,就先穿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中国有句俗话:“当家方知饭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对于老板来说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下属只看到了他好的一面,却不知道老板也有一段“血泪记录”。对于每个老板来说,这都不容易。作为下属,我们应该理解老板的辛苦。

不要抱怨公司对你不公平,或者老板不给你机会,而是积极寻求改变,经常从经营者的角度审视你的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发现公司的需求,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关于公司的好事情。

01.用“同理心”把对老板的抱怨变成感激

“同理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来说,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要想做好工作,我们必须学会并运用“同理心”,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了解我们的公司和我们的老板。

成功的最大法则之一就是以己之心待人,这意味着要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员工,我们应该多考虑老板的困难,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国内有工厂。为了进一步加强工厂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实行了独特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轮流担任厂长,管理厂务。

工厂里每周三都会有一名初级员工轮流担任一天的厂长,负责管理工厂的业务。 “一日厂长”上午9点上班,听取各部门负责人的简要汇报,全面了解整个工厂的运营情况。随后,他陪同厂长检查了各部门、车间的工作情况。这样不仅可以让厂长熟悉其他部门和车间的业务,而且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工厂和车间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更好地加强合作。

在日常工作中,厂长可以对企业的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对企业提出批评,并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中,供各部门传阅到各个部门。其他。各部门有问题就纠正,没有问题就鼓励。改进部门必须向干部会议提交改进工作结果报告,待干部会议批准后才结束。

厂长有处理公文的权力。他会对部门和车间主管发来的正式文件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提交给厂长决定。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厂已有40余名员工担任厂长,公司节约成本200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工厂把这笔钱作为奖金发给了全体员工,再次增强了大家的合作凝聚力,让同事们羡慕不已。

“一日厂长制”增强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只有当你成为厂长,对公司的兴衰负责时,你才能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审视你的行为的意义。只有这样,你才能确定自己的定位,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把公司建设好而努力奋斗。

首先,我们要看到老板所承受的痛苦和责任。

事实上,每一位老板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老板也许并不比普通人有更多的乐趣,但人们对老板的要求却比普通人更高。在工作中,企业领导者承担着未知的痛苦和责任。有些人称他们为企业的父母、教练和工作导师。事实上,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员工的职业伙伴。他们为公司工作。同时也为员工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那么老板在工作中主要承担哪些痛苦和责任呢?

一、风险之痛

企业规模越大,其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就越大。经营企业涉及风险和回报。特别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必然会出现各种潜在的危机,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都给老板管理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二、选择之痛

老板的角色就像一艘船的船长,时刻考虑着企业船舶的航向。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就发财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这种想法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无法理解的。公司想不想发展?如果公司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做还是聘请职业经理人?如果你自己做,你会面临精力和时间方面的挑战;如果你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你就面临着处理自己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各种冲突的问题。当出现矛盾时,职业经理人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还是要收拾烂摊子。只要企业存在,企业决策问题就永远萦绕在企业管理者的脑海中。

三、责任之痛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们负责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各级人事管理、财务控制等主要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企业发生重大变化。很多人可能因此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岗位,甚至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见,企业主肩负着企业责任、员工责任、社会责任等多重责任。这种责任在给他们带来各种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四、身体疼痛



许多企业管理者为了事业成功而牺牲健康。他们不仅要在工作中动脑筋,还要社交、应酬。结果,胃破了,身体也垮了。例如,著名企业家王均耀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劳死。

五、情感痛苦

在老板的位置上,老板的工资比一般人要高得多。社交活动太多,家人都被忽视了。有的人当了老板后,亲朋好友因利益冲突而反目成仇,内心变得孤独。

其次,我们要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

老板的立场就是公司的立场。一个员工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与老板的对立面,理解并支持老板,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战线。

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该公司美国分公司的员工,是一位美国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很坚强,也很有责任心。每次上班,他都会在前一天晚上装货,第二天早上5点就开始发货。有一次,这个年轻人正在为公司送货,从圣地亚哥跑到了洛杉矶。一口气走了近千公里,他已经筋疲力尽了。这时,他突然知道有个地方要货,而他的车里正好有货,于是他转身又跑了200公里。当他回到公司时,他瘫坐在了那里。主管问他,你怎么这么累?明天就不能送吗?

年轻人的回答非常感人。他说我正好离得很近,顾客要货就得着急。最后他说了一句口头禅:“好啊!” (对公司有好处!)

“这有好处!” (对公司有好处!) 这句话很简单。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宏大的说法,但却代表了一种非常可贵的职业精神,即从公司的角度而不是个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有好处!”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原则。公司是集体企业,不是个人企业。因此,“只要对公司有利”不仅是老板的立场,也是每个员工的立场。在公司,每个人都应该立足公司定位自己,主动做公司需要的事情。只要是对公司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努力去做。

我们经常听到公司员工这样说:

我很努力,但我的收入却与我的努力不成正比。我有必要努力工作吗?

这不是我的公司。我为什么这么努力?

公司推行各种政策来管理我们,这表明他们根本不信任我们。

……

公司与员工之间经常存在矛盾,员工常常感觉公司没有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其实这个想法的产生是因为你和公司的角度不同。公司老板希望你比现在更加努力,多为公司着想,甚至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你会从单个员工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你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但公司却给了你不成比例的待遇。

你可能会觉得你的努力与你得到的认可和回报不成正比,但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想法是希望员工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改变你的视角,你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如果你是老板,你一定会希望你的员工和你一样,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现在,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还会抱怨吗?刚才的念头还会出现吗?

我们不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但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例如,公司必须实施各种政策,纯粹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同样重要。员工经常抱怨公司政策不合理、机制缺乏灵活性。但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员工只能提出问题,却无法解决问题。

如果只懂得从个人利益和立场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从管理者和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导致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泛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隐患。公司的发展。那些在工作中崇尚个人主义、过分注重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人,实际上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难免观念和行动出现偏差,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的员工,使命感强,使命感强。他们会站在公司的角度,发现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从而使自己成为公司和老板不可或缺的人。这样的员工不仅对公司更有价值,也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双赢。这才是优秀员工应该做的。



因此,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必须时刻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对今天所做的工作感到完全满意吗?

回顾我一天的工作,我是否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我是否完成了公司为我自己设定的目标?

我的言行是否代表公司的利益,是否符合老板的立场?

再次,要体贴并真诚地感谢你的老板。

A同学和B同学是大学同学。五年前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南方。通过一次招聘会,他们加入了一家电脑软件公司,负责某些办公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坦白说,这家公司的规模太小了。就连老板也是七八个人临时拼凑起来的。它是该国允许注册此类公司的最小公司。许可证上明确写明:注册资本为10万元。 。

但进去之后才发现,即使是这十万块钱,也可能充满了水分。从当时的办公室条件就可以看出:废弃的地下室,阴暗、发霉、潮湿。下雨时,水滴凝结在天花板上。一直往下掉,电脑上盖满了厚厚的报纸。连厕所都没有。

虽然环境如此恶劣,可喜的是他们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资金的瓶颈随时可能将美好的梦想扼杀在萌芽状态。最要命的是产品没有品牌,只能赊销。货款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了。资本公积金很少,公司甚至无法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可见,这样的公司很难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竞争。三个月后,B同学动摇了,建议A同学停止工作。好公司很多,他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老板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还给你股份?

公司老板比他们大几岁。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学者,态度非常真诚。看着老板每天日夜奔波,辛苦劳作,几个人都忍无可忍,谈起了离开。谁不知道创业的艰辛,老板也无奈。 A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老板在自己家里给他庆祝,自己做饭,还说了很多对不起的话。想到这里,其他几人也不忍离开。他们最终咬牙决定留下来和老板一起创业。几年后,经过无数次的市场风风雨雨,他们公司的产品终于打开了市场销售,取得了成功。

公司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舞台,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能力、锻炼能力、发挥潜力的机会,让我们实现人生抱负,拓展职业生涯。员工应该对此表示感激。拥有感恩之心和敬业精神的员工会勤奋工作,赢得老板的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

其实,只要我们换个思路,把对老板的抱怨换成对老板的感激,我们自然就会全力以赴地完成老板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王潇去宝洁公司应聘部门经理的职位。公司总经理告诉他,要先试用三个月,然后安排他去商店做一名普通销售员。王潇一开始不太明白。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一定的工作经验。总经理为什么要让他从基层做起呢?但随后王潇改变了主意。他是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他一上来就被安排到经理的位置上,在不了解公司的情况下,恐怕无法承担起大的责任。对于老板来说,可能是更大的损失。

于是王小安下定决心,要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充分了解公司,熟悉各项业务。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他工作出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三个月试用期满后,总经理把他叫到办公室,通知他已经通过了公司的考验,可以正式出任部门经理一职。

王晓担任部门经理的半年时间里,带领部门积极配合总经理工作,紧扣公司发展战略,取得了辉煌业绩,为公司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青睐。总经理。一年后,总经理调回总部。临行前,他推荐王潇担任总经理。

作为公司的员工,从刚进入公司的那一天起,你就需要站在王潇的角度思考,开始了解公司、了解老板。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了解老板的工作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当你努力以己之心待人,多为老板着想时,你的善意就会在无形中表达出来,从而感动和影响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老板。你的这份善意将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仔细考虑别人。这就是你成功的原因。

我们在单位工作,股东或者老板自己出资成立公司,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充分施展个人才华。他们也会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提高,让我们真正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士。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导师,给我们时间并帮助我们成长。

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带着“同理心”去工作。那你就会感激自己是公司的一员,感激遇到这样的老板。 。你嘴边的口头禅将不再是对老板的抱怨,而是对老板的感激。同时,你也会更加努力,最终成为老板看重的优秀员工。

02.共生,把公司当成自己的

华为总裁任正非在《资源会枯竭,只有文化才能生存》一文中将华为比作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确实,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高效率,就是因为拥有与企业命运共同体的员工。

强生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詹姆斯·伯克也表示:“没有公司的双赢,就不可能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没有公司的共赢,就没有员工的发展。然而,没有双赢,就没有企业的长远繁荣。员工成长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发展是员工成长的基础。只有共同成长,才能实现共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19 09:11 , Processed in 0.0617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