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80 后小夫妻花 90 万带娃环游世界,世界成了孩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0 09: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爸爸真棒》是一个原创K12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启发性的融合教育探索。

给我们加一颗星,永远不会失去联系!

如果你有90万,你会怎么花?

选项A:当然是买房

选项B: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

选项C:环游世界

老吉和小朱是一对80后的年轻夫妇,他们选择了C。他们不买房,不上幼儿园,但他们是工薪阶层,愿意花90万带孩子环游世界。

于是他们的儿子辛巴,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超越很多人的神奇经历:

3岁

前往12个国家在北极观赏北极熊

5岁

穿越南美洲去南极看企鹅

8岁

徒步前往青藏高原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第三极”,独自挑战藏区湍急蜿蜒的立秋河,追踪青海玉树雪豹……

世界变成了辛巴的教室。

在如今焦躁、鸡血的环境下,老吉显得格外平静。辛巴已经没上幼儿园几天了,经历了公立、创新、私立三种类型的小学。老吉认为——

“广阔的视野、强健的身体、丰富的心灵远比分数更重要。”

老吉一家的故事展现了教育的可能性。我特别希望给大家讲一下他们八年的经历,你看一下:

01

“我不是一个有钱人,

但他却花了90万游遍了北极和南极”

我叫徐成华。因为我喜欢极限运动,所以大家都叫我老吉。

我和我的妻子是在旅行时认识的。她是一名工程师,我是一名摄影师。我们都喜欢旅行。我们本来想成为自由奔放的丁克人,但经过一次非洲之旅,我们有了辛巴。

我当时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做一个父亲。我花了很长时间阅读各种育儿书籍,思考如何教育孩子。

后来我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孩子出生在一个旅行家庭,他就应该顺其自然,和我们一起旅行。

辛巴3岁时,看到一本关于北极的图画书,说他想看北极熊。那时我和他妈妈已经连续工作了五六年了,我们也想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于是,旅程开始了。

2014年11月2日,我们从中国西双版纳出发,骑着三轮摩托车,历时185天,途经12个国家,到达北极。

△前往北极的路上

一路上,辛巴乘坐热气球穿越了土耳其、缅甸、老挝;骑着雪地摩托在北极圈寻找北极熊;挖冰捕鱼;还赤裸上身在雪地里玩耍……

△北极光!

最终,辛巴没有等到北极熊。我怕他失望,所以我打扮成一只北极熊来完成他的一个梦想。

5岁时,辛巴想去看企鹅。于是我们又踏上了另一段旅程,从厄瓜多尔出发,历时146天,穿越南美洲,到达南极。

△南极洲的辛巴

辛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看到了数百年历史的象龟;在亚马逊丛林中捕捉鳄鱼和悬挂食人鱼;去乌斯怀亚吃帝王蟹,并乘坐科考船驶入南极圈,成为当时到达南极洲最年长的人。最小的中国人。

很多人说,你一定很有钱,才能这样旅行吧?

其实,我和我的妻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们当时因为没有买房,所以还有一些积蓄。

三年的旅行,我们总共花费了90万元。这还是“省钱出行”的结果——几乎一半的行程都花在了三轮摩托车上,吃饭睡觉都在露天。

△一辆三轮车在路上奋力行驶

△我们一起走过很多地方的三轮车

从北极和南极回来后,我们的大部分积蓄已经用完,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太穷了”。

但我想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重的东西,并且会花钱买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房子和汽车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我们作为一个家庭一起经历和冒险才是生活必需品。这是我们人生的选择。

也有人说,你这么小,值得带孩子出去吗?他根本不记得了!

让我告诉你一个小故事。回国后,辛巴短暂上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老师在墙上贴了一张热气球贴纸。辛巴说,我坐过热气球!他还告诉老师坐在哪里以及他的感受。可见,孩子也是有记忆的。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父母都是很功利的,本质逻辑就是凡事都要有用——弹钢琴是为了考试,学奥数是为了升学,甚至让孩子出去玩一会儿也是为了以保护他们的视力。

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不在乎辛巴能记得多少,只要那一天、那一刻他开心就够了。最终,这些经历都会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董卿与辛巴合影

02

“勇敢并不意味着不害怕;

就是害怕以后还坚持做一件事。”

如果说3岁到5岁之间的旅行,辛巴还处于无知的状态。当他8岁时说要挑战“第三极”(青藏高原)时,他就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

那是2020年,恰逢疫情。我们从杭州搬到了离青藏高原很近的大理。

当时辛巴正在家里看纪录片《航拍中国》和《第三极》,非常喜欢。他说,爸爸,我想去看看珠穆朗玛峰和布达拉宫。我说,既然这么近,那就走吧。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极》海报

临行前,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很多:要爬雪山、要漂流、要捡宝石、要写书……

一个暑假,我们开车8700公里,走遍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对自身极限的考验。

我们的第一站是攀登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这是许多成年人都害怕的高峰。有好几次,辛巴疲倦地摔倒,哭着喊着“我坚持不住了”、“我的腿好疼”、“我想妈妈和妹妹了”。

我让他决定是撤退下山还是继续登顶。他想了想,指了指山顶的方向。

最终,经过7小时15分钟的攀登,辛巴成功登顶。他在5396米的山顶拍摄到母亲和妹妹一脸自豪的样子。我也有些哽咽,没想到孩子真的坚持下来了。

他告诉我,通过这次旅行他明白了——

“坚持就是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完成目标,如果放弃,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然后面对你内心的恐惧。

在立秋河上漂流时,辛巴独自驾驶着皮划艇,穿过一个又一个急流。一个大浪袭来,把他的船掀翻了。他非常害怕,大声呼喊着他的父亲。一时间场面十分紧张。

最终,是辛巴从小的训练“拯救”了他。他三、四岁时就开始学习皮划艇。他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处理翻船。

获救后,辛巴告诉我,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勇敢。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之后仍坚持做某事。”

△辛巴皮划艇

还有对耐心的考验。

在拍摄藏狐和羚羊时,焦躁不安的辛巴不得不潜伏几个小时,等待小动物的出现;

我很想拍的雪豹,可是等了好几天,还是没有出现;

寻找高原珍稀植物,必须走很远的路……

△与植物学家彭建生一起寻找高原珍稀植物塔黄

并学会与不同国籍的孩子交朋友。

当他与当地牧民的孩子赛马失败时,意志坚强的辛巴开始能够消化自己的情绪,并明白“原来最好的骑手并不总是能获得第一”。

△草原上骑马的辛巴(右)

这次旅行,我找了三位好朋友来帮助我。

从8岁开始,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法教育辛巴。有很多事情我不能再教他了。希望辛巴的生活中出现更多有活力的人,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引导他。不管你的父母多么有权势,他们仍然是一面倒的。

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充满活力。辛巴有幸和他们一起旅行,这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与奚志农拍摄野生动物

奚志农告诉辛巴:

“今天的中国,没有人会因为吃不到野生动物的肉而被饿死;没有人会因为不穿兽皮而被冻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伤害野生动物。”

感同身受,辛巴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立志成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让大家了解和保护动物。

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

03

从公立学校到创新学校再到私立学校

玩很重要,学习同样重要

旅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原来的生活。

小时候,我们可以整天和辛巴一起旅行;进入小学后,我们基本上利用寒假、暑假、周末去旅行。旅行和学习并不冲突。学习和玩耍一样重要。

辛巴已经好几天没去幼儿园了,因为他觉得“幼儿园的知识太简单了,一口气就能学会”。

小学一年级时,他在杭州的一所公立学校学习。他从来没有学过拼音,也没有读过汉字。一开始他很不舒服,但很快就跟上了。

疫情开始后的第15天,我判断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于是一家人乘车搬到了大理。辛巴就读于大理创新学校二年级至四年级。

在此期间,辛巴没有上一天网课,也没有被隔离一天。他每周一到周四正常上课,每周五都是学校的户外活动日。他学会了骑马、划船、爬山等,生活过得很幸福。快乐的。

今年8月,辛巴读小学五年级时,我们搬回了杭州。因为这几年我从来没有回答过任何问题,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课程,所以申请学校的时候我很尴尬。

我语文只考了51分,连数学的答题卡都不会用,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去考试。但在面试过程中,他对面试官说的话可能给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我以前只是没有时间和环境去学习,我觉得爬山、漂流很难,但学习很容易,我有信心。”

事实证明,今年以来的几个月里,他已经从后排位置冲到了中层。或许正是在旅行中学到的独立和坚持,让他能够尽快适应,同时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和自驱力,对世界充满好奇。

经历了这么多教育,公立、创新、自然、居家、IB,我想说:

没有一种教育是完美的。每所学校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最重要的是是否适合您的孩子和您的家人。

04

“鸡宝宝不如鸡本身”

陪伴辛巴的这几年,我也学会了做一个好父亲,学会了处理和孩子的关系。

我的孩子不会爬山,我该如何鼓励他?我的孩子想要摘野草莓,我想让他快点。我该如何谈判?我的孩子“不讲理”,我该如何与他沟通? ……

辛巴一直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虽然有时我会抱怨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就这么不听话,但我养他只是为了控制他吗?不。

我不喜欢很乖的孩子,也不希望他们凡事都听我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一切都是父母安排的。只要孩子们努力学习,这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早就不肯听道理了。只有让他们亲身经历,才能明白真相。就像辛巴在旅行中懂得了坚持和勇敢的意义,这比我强加给他要好得多。

当然,辛巴也会遇到挫折和退缩。例如,爬山时不能走路或不想练习骑马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会多和他沟通,陪伴他,鼓励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真正尊重他这个个体。

在教育过程中,我认为:

别太想鸡宝宝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了可能性。父母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内心,找到他们真正的爱好。

鸡宝宝的性格是什么?大多数父母都过于着急,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其实回想起来,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身边99%的人都是生活在平凡环境中的平凡人。

我一直相信“鸡不如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过着美好的生活,实现你的人生梦想,并且非常积极和充满活力,你就可以影响你的孩子。

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做的。

05

今天,出不了国,我居然打开门,是在室外。

看纪录片也是户外教育的一种方式

最后,我收集了一些家长的问题,交给了老吉。它们非常实用!

问:这种教育真的要花很多钱吗?如果我不是旅行者,没有那么多资源,如何为孩子提供户外教育和自然教育?

A:如果你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户外教育和陪伴、爱的教育理念,你就不需要去南极、北极。中国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也是如此,成本可能只有十块钱。一部分。

即使你不能去其他地方,事实上,你一离开家,就已经在户外了。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我们现在住在杭州,周围有山有湖。我们可以在短暂的周末带孩子去爬山、徒步。

这几乎是一件不需要成本的事情。

所有的经历都是累积的,我们也是如此。从一日游,到两天,到一个月,到一年,逐渐积累经验。

出去一点也不难。最困难的一步是在心里接受这个概念。不要被自己的思维惯性所限制,认为只有别人能做到,自己做不到。

问:很多家长不带孩子去旅行,只是带孩子快速游览一下。他们应该如何计划行程?

答:我理解的“世界”是指过去和现在,“世界”是指四方。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丽风景,还有它的历史和人文。因此,在旅行之前,我们会阅读大量关于这个地方的书籍,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然后再详细体验。

比如辛巴以前读过很多唐诗,学校里也教过文言文,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当他真正去沙漠的时候,他会说,爸爸,原来这就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他突然感觉古人所说的就在眼前,那么真实。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

对于很多人来说,旅行时去的地方只有三个:景点、酒店、餐厅,缺乏了解当地人真实生活和文化的机会。

所以我们常常在一个国家停留一个月,旅行得更慢,用脚丈量每一个地方。辛巴会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有时如果他打得好,我们就会多待几天。

△辛巴和他的妈妈

Q:现在因为疫情我们无法出国,作为普通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开阔孩子的视野呢?

答:我建议孩子们看一些纪录片,包括《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美丽中国》、《第三极》、《如果国宝会说话》、《王朝》、《空中中国》 , ETC。

△纪录片《地球的脉动》《蓝色星球》《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对于辛巴来说,除了努力学习之外,他的下一步计划可能就是明年去可可西里。他特别想和奚志农叔叔一起拍摄藏羚羊。

最近,我根据我们一家人八年来在世界三极旅行和成长的经历拍摄了电影《陪你环游世界成长》,目前正在全国影院上映。

点击视频观看视频预告片

该片曾荣获洛杉矶独立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优秀首部电影等多项奖项。

我希望传达给大家的是,这是一个模式,是我们一家人正在探索的一种可能性。生活和教育有很多可能性。希望大家读完本文后,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3:19 , Processed in 0.4586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