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中印边境冲突中的冷兵器较量:为何不开枪?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2 2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中4名中国边防官兵的英勇牺牲必须被人们铭记。这些天来,中印两军已经基本失去联系。这从侧面说明,在持续半年多的边境对峙之后,中国在备战方面的表现,无论是冷兵器冲突,还是重装部队,都比印度要好。数千大军,很难占到便宜,否则也不会撤退。

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讲的是冲突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因此,在很多边境争端中,双方边防部队都会进行冷兵器较量。

在边界和领土争端中不轻易开枪,实际上是双方相当程度“默契”的结果。总体而言,冲突双方虽然存在明显、直接的竞争和冲突因素,但也缺乏主动将冲突升级至战争层面的意愿。



冷战结束后,急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中小国家往往不愿意轻易引发战争,而实力足够的大国则需要考虑更多地缘政治和内外博弈因素。一旦边防人员开枪,冲突可能急剧升级甚至失控。这显然是很多国家的统治精英不愿意看到的。

详细看中印争端,印度在1962年受到正面攻击后,实际上多次试图再次挑起冲突。其中,1967年和1987年的冲突规模较大。双方备战级别一度上升到师旅级,并部署大量重型武器,一触即发。最终,新德里发现中国无意屈服,经过评估,认为自己获胜的机会非常渺茫,不得不主动降低冲突意愿。

正是因为无法在战争中取得任何优势,冷战结束后,印度开始了“没有枪的竞争”。虽然双方边防部队都做好了枪支和实弹的充分准备,但在实际冲突中,他们基本上倒退到了冷兵器时代,时不时地动用拳脚。比如前几年我们鼓掌的“解放军飞腿踢印军”,就是表演。



冷兵器战斗中,除了这一时期较为常见的“关公剑”外,往年还有装扮成“刀手”的边防军人,手里都拿着擀面杖和黄盆,也被用来作为“刀手”。冷兵器战中的应急措施。 。西藏还成立了军民山地救援和战斗社会团体,为部队提供定期训练。

与陆地上的较量相比,海上纠纷的较量往往要简单、粗暴得多。冷战结束后,军舰在海上争端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海警船只经常使用水炮和撞击来驱逐对方船只,展示自己的实力。通常,谁的造船能力更强、吨位更大、海警船数量更多,谁就更容易占据上风。

另一方面,在一些飞机间的空中战斗中,由于平台价值高、操作难度高,且不易触发战争需求,这种形式的“个人”很难发挥作用。战斗”的发生。 “荒海手术刀”事件中苏联飞行员利用战机垂直尾翼切开北约侦察机的发动机舱,是一项非常有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操作。但这种做法很难复制,不值得推广和推广。但像“桶滚”这样明显的进攻动作对于先进战斗机和高素质飞行员来说并不困难,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能对来袭的敌机造成极大的压迫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2:06 , Processed in 0.1580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