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多地通报!至少 9 地 10 起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如何预防?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7 04: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闻网

“海鲜”、“低温”、“冷链”成为当前国内疫情的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我国9地已出现至少10起食品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病例,均与进口冷冻生鲜食品有关。

进口生鲜食品外包装为何多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传播风险?如何预防疑似食物来源的病毒感染?

多地紧急通知:

9地至少10例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

8月13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在对西安市莲湖区芳心海鲜市场采样的海鲜产品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一批进口厄瓜多尔冷冻产品外包装存在问题。白虾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这是7月份以来我国第10次报告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和表面样品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1、7月3日,福建厦门,从厄瓜多尔进口的三批冷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

2、7月3日,辽宁大连,从厄瓜多尔进口的三批冷冻南美白虾内壁和外包装样本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3、7月14日,江西凭祥,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冷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上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4、7月14日,重庆沙坪坝区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冷冻南美白虾外包装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5、7月16日,云南省冷冻南美白对虾包装盒外表面的3个样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6、7月23日,辽宁大连开阳海鲜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多个样本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7、8月11日,山东烟台,3家企业从同一艘外国货船上进口的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8、8月12日,安徽芜湖,一家餐馆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9、8月12日,在深圳龙岗,经省市疾控部门审核,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鸡翅表面样本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10、8月13日,陕西省西安市芳心海鲜市场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冷冻白虾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

为什么进口冷冻产品中总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厄瓜多尔的冷冻白虾、巴西的冷冻鸡翅等进口冷冻食品大多来自南美洲。专家指出,这与当地疫情严重、冷冻海鲜等食品加工过程容易受到污染有关。 。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截至8月13日16时,南美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60万例,仅次于北美。截至15日,厄瓜多尔累计确诊病例已接近10万例,巴西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22万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认为,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储存在低温环境中,环境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生存,因此很容易被包含在冷冻海鲜产品或其包装上。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



市民在超市购物时佩戴口罩,防疫不敢放松。广州日报 陈友子 摄

冷冻食品和外包装中的新冠病毒可能是怎么来的?

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伟荣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于食品生产设备、工具、加工台面、手、手套、空气、食品加工水、害虫中。”在加工区域等,甚至在销售交易的拆包和配送过程中,如果贸易商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中存在的新冠病毒也会随着呼气或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并且然后沉积在冷冻食品的外包装表面。”

为什么新冠病毒漂洋过海依然存活?

姚伟荣指出,冷冻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配送和零售始终处于产品所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中。包装、运输、零售后,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18℃左右。在这个冷链过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会被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可以保持活力。

记者了解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直接冷冻研究尚未出现,但其所属的冠状病毒家族一般不怕冷冻,低温下生物结构也不会被破坏。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附着在各种表面并长期存在。比如,这次疫情初期,研究发现,在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都只能在空气中存活三个小时,而在塑料上则需要三天左右才能降到最低温度以下。传染性水平。

有助于保存新型冠状病毒的正是低温冷冻进口食品常用的塑料包装。

“与冷冻保存的菌株类似,冷链产品解冻至室温后,病毒可以恢复活性。”姚伟荣说道。

市民在超市购物时佩戴口罩,防疫不敢放松。陈有子 摄

进口食品或食品包装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传播风险高吗?

许多人将“食品或食品包装中检测到了 COVID-19”等同于“吃了就会感染 COVID-19”。这其实是太过恐慌了。

首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美国CDC、美国FDA、欧盟CDC等机构的研究,COVID-19不是食源性疾病,不会通过食物传播。

在7月28日的全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院长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如果要证明病毒是通过食品传染的,你需要获取活病毒,但没有办法从食物表面检测到它们。从阳性样本中分离培养活病毒。

另一方面,食物感染也存在剂量因素。并不意味着一两种病毒就会引起感染。需要一定量的病毒。在这方面也没有剂量和感染的证据。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别是疑似来源于食物的感染,需要以科学的角度进行。在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不要过度恐慌。”陈君实说道。

世卫组织回应食物是否会传播新冠病毒

针对深圳冷冻鸡翅检出新冠病毒事件,8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应急项目技术总监玛丽亚·范·科霍夫指出,中国卫生部门对数千名冷冻鸡翅进行了随机检查。冷冻食品。在“极少数”样本中检测到了冠状病毒。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食物传播,也没有人因食用某些食物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因此无需过度恐慌。即使病毒可能存在于食物中,也可以通过烹饪将其杀死。



市民在超市购物时佩戴口罩,防疫不敢放松。陈有子 摄

我们可以简单地暂停冷冻食品的进口吗?

有些人可能认为,既然冷冻食品中不时检测到新冠病毒,那么干脆暂停进口比较好。这样的提议可行吗?

一方面,进口食品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重要食品来源,而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类进口总量为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为626.5万吨。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 2020年1月至6月,我国进口肉类(含内脏)475万吨,同比增长73.5%。

另一方面,虽然进口冷冻食品时有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情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冷冻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概率仍然极低。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此前介绍,截至7月7日,浙江、云南、河南、山东等地报告的近6万份食品等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宁夏等地均一致。为阴性,“综合来看,食品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概率很小。”

2020年8月15日,广州市民出行时做好充分防护措施,在肉菜市场等密切接触场所“戴口罩、不放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农 摄

7月11日公布的全国海关风险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共抽取检测5个样本,仅有5个呈阳性。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全国海关近期进一步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监测。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透露,海关总署加强了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

可见,目前因进口冷冻食品检出新型冠状病毒而暂停进口,疑似噎人。另一方面,全面禁止进口甚至可能影响国内市场平衡,导致粮价环比上涨。

为了安全请这样做!

目前,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经营进口冷冻食品时也要做好自我防护。

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伟荣提醒,购买冷冻食品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回到家后,可以先将冷冻食品放入消毒家用电器中进行消毒,或者将冷冻食品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干燥,然后独立密封包装,然后放入冰箱冷藏;接触和处理进口冷冻食品后应立即洗手并消毒。

其次,在处理食品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建议牢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五个要点:

首先,食品在加工前必须仔细清洗,清洗过程中必须防止水溅;

其次,食物一定要彻底煮熟,正常的烹饪温度就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三是生熟分开;

四、烹饪过程完成后,对台面、容器、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第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处理食物时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广州日报微信、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北京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客户端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8:26 , Processed in 0.1389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