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0

魅族停止传统手机项目,全力投入 AI 手机研发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9 13: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I手机很快就会取代传统手机。

自去年爆发以来,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成为科技圈的热词,尤其是最近四大系统全面融入盘古大模型之后。华为正式打响第一枪,手机圈的“AI风潮”开始失控。 。

这不,新年第一天,魅族和OPPO都宣布今年将大力发力AI。

尤其是魅族这边,CEO沉子宇宣布魅族将停止传统的“智能手机”项目,全力投入明天的设备AI For New。

按照规划,魅族AI时代全新手机操作系统将于2024年进行系统更新,构建AI时代操作系统的基础设施能力;此外,魅族首款AI硬件产品也将于今年内正式发布,并将与全球顶级AI厂商展开正面竞争。

在魅族宣布AI转型的同时,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也公开表示,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AI手机也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同时,他发布内部信,透露OPPO已做好充分准备,已成立专门的AI中心,集中资源做AI。

事实上,不仅是魅族和OPPO,现在各大手机品牌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己的首款AI手机。就连一向低调的苹果也坐不住了。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曾透露,苹果下一代16手机有望成为其首款AI手机。

种种迹象表明,不少手机品牌正在拥抱AI,这似乎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的共识!

细究起来,2023年下半年以来,华为、小米、vivo、三星、OPPO、荣耀等多家主流手机厂商都在大面积AI机型上展开角逐。

其中,三星打响了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枪。上个月,三星正式发布了下一代旗舰S24系列。新机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了多项AI功能,比如视频AI处理、本地AI聊天机器人、图像处理、实时通话翻译等,看上去非常炫酷。 。尤其是AI对图像的处理,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总之,继S24系列之后,三星是第一家加入AI大机型赛道的海外手机厂商。

不过,三星并不是第一家“吃螃蟹”的手机厂商。

去年以来,国内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 2023年8月,华为正式宣布 4将全面融入盘古模型,并首次在华为手机的多个系统应用中实现AI模型技术。

10月晚些时候,小米宣布自主研发的大型AI模型“MiLM-6B”将接入 OS。在大AI模型的支持下,小爱同学具备了用AI创建文字、扩展图像的能力。

紧接着11月,vivo首次发布自研AI“蓝心模型”,随后OPPO宣布在14年内置“安第斯模型”。而2024年1月,荣耀也发布了自研70亿参数端侧AI大模型“Magic Model”。



看看这个时间线,这些厂商真是步步紧逼。你们互相追逐。感觉没有大的AI模型,大家都不好意思开手机发布会。

当然,这些大型AI模型诞生后很快就在手机上实现了。据统计,目前搭载上述大型号的手机有华为Pro、小米14 Pro、vivo X100系列、OPPO Find X7系列、荣耀系列等,可见主流手机厂商都在火爆中聚集。大模型场。

对了,去年10月谷歌也亮出了AI杀手级功能,发布了Pixel 8系列,这是第一款可以直接在设备上运行谷歌AI模型的手机,使其在翻译和拍照方面更加智能。

不仅是手机厂商,机构数据也表明AI正在成为未来手机行业的新方向。

去年年底,分析师发布预测显示,2024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5%将是AI手机。 2024年预计将成为AI终端元年。同时,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3.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挑战。作为行业参与者,手机厂商势必改变市场低迷的局面。

抛开大环境因素,回归到产品本身,目前的主流手机已经完全满足了大众的日常需求。屏幕、芯片等硬件升级过度,很难真正打动消费者。消费者需要用户体验的新改进。

AI的到来有望给手机行业带来提振。

但话说回来,如何将生成式AI落地到手机中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手机厂商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在此之前,虽然这些厂商之前也有自己的AI助手,但对于生成式AI来说,大家还是“新手”。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三星为同行树立了榜样。在S24中,AI功能被分为各个系统App的设置。例如,电话应用程序内置实时翻译功能。开启后,设备可以自动识别语言,并在通话过程中自动翻译双方的对话。同时,笔记助手、转录助手等功能的加入也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除了三星之外,其他手机厂商也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该系列配备的“蓝心大模型”,可以支持用户查找文件、写诗词词、整理素材框架、查看文创图片、总结内容、解答问题等等,AI功能也不弱。

再比如荣耀8.0带来的“魔模”,拥有智能拍片、任意门等功能。此外,在AI大模型的支持下,荣耀手机还可以实现自然语义理解更简单的视频创作、模糊语义理解更精准的图库搜索、拖拽日程即时生成日程,让用户生活更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OPPO与vivo、荣耀有些不同。 OPPO Find X7系列内置的AI功能主要侧重于拍照体验和智能通话。

一般来说,它内置了AIGC消除功能,可以圈出已完成的照片中需要消除的人。 AI直接帮助我们智能消除背景中的其他游客,非常快速自然,提高了照片的美观度。 AI智能通话功能可以在拨打电话时自动记录通话内容,并将内容记录在文档中。对于职场上班一族来说,这个功能绝对有必要!

可以看到,在AI大机型的加持下,OPPO Find X7系列的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不难看出OPPO Find是一致的。



顺便说一句,小米还将AI融入到图像创作中。小米14系列通过将本地AI大模型植入小米系统,支持AI精彩绘画、AI图片搜索、AI拍照、AI图片扩展等功能。系列功能。其中,AI地图扩展最快可在6秒内实现本地地图渲染。仅此一点确实可玩性非常高。

此外,小米 OS还内置AI拍照功能。只需用手机随意自拍一张,大模型就可以实时计算,生成个人数字化身。例如,它可以生成穿着民族服装的人物的AI人像照片,以及其他旅行场景的照片。足不出户就能打卡景点,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总而言之,基于人工智能的成像是大多数制造商的目标。现阶段我们普通用户对AI最明显的感知就是图像的优化升级。

不过,按照小米的设想,大的AI模型将会渗透到整个系统中。小米 OS内置了多项生成式AI能力。基于骁龙8Gen 3强大的NPU性能,可以直接在设备本地运行大型模型。得益于这些部署,小米14最终实现了内存占用和运行时间的多重降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华为这边,盘古大模型接入鸿蒙系统,主要增强了智能助手小蚁的能力,即智能交互、生产效率提升、个性化服务等。

总体来说,华为的语音系统小蚁具备语言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手机功能的集成能力。它可以帮助用户通过对话和交流完成各种任务,例如设置手机壁纸、寻找餐厅、导航​​等,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打造出更多的功能组合产品。

也就是说,华为正在将聊天机器人的能力应用到小蚁身上。

回望十多年前,苹果公司首次推出Siri就震惊了世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智能助手并没有成为用户有效的个人助理,反而成为被用户诟病的“无用”应用。主要问题是缺乏智慧。用户觉得这些助手在与人类交谈时相当“愚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现在需要的智能移动助手应该能够感知用户习惯,独立决策并执行,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自我迭代。这显然是Siri这样的助手无法做到的。幸运的是,现在它正在被华为和三星等制造商克服。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AI技术改变了手机,极大提升了手机的性能和智能水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可以预见,未来如何将AI融入终端设备将成为科技巨头的主要方向。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Find X7系列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手机厂商如果不部署大机型,就会倒闭!”

不过,相比上述手机厂商的早期入场,苹果对于大规模的AI模型显得更加谨慎和谨慎。目前我们所能知道的是,16款手机有望集成AI,网络上将搭载更强大的AI芯片,支持更复杂的AIGI功能。还有消息称,16可能会推出一些与AI相关的创新应用,比如智能语音助手、智能相机等。

从苹果“十年磨一剑”打造Pro耳机的经验来看,苹果在手机上的AI绝对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有传言称,苹果将在2023年成立专门的AI团队,开发大规模语言模型,同时在产品端大力应用语音、图像等识别技术。一些知情人士甚至表示,苹果每年都会投资人工智能计划。这笔资金最多10亿美元,主要用于技术和人才方面。那么让我们期待苹果将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植入吧。

总之,在高度参与的手机行业,AI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手机创新的“必争之地”。这一波浪潮起源于手机的爆发,但目前还没有手机品牌占据领先地位。认真讲,各大厂商展示的AI功能更多是锦上添花,尚未成为消费者选择手机的首选。核心要素。

但不可否认,这也是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抛开各种功能不说,就使用而言,手机加入AI后,它可以根据我们提出的模糊意图,精准提取需求。并根据需求执行响应任务,特别是对于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来说,会带来用户体验的极大优化。

再次强调,将人工智能创新带入智能手机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得看各大厂商会玩什么花样。尤其是魅族,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一直呈下降趋势。不知道全面投入AI之后能否扭转颓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0:35 , Processed in 0.0763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