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1|回复: 0

疫情期间公众心理压力大,专家建议稳定情绪理性分析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20 13: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期间,一些市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他们身体不适时,他们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甚至开始自己吃药,有必要吗?以下是专家们的评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雪峰:“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担心生病也是一种应激反应,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四点建议:

首先是稳定情绪,如果没有发热、干咳等典型症状,周围没有确诊或疑似患者,也很少外出,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不要惊慌焦虑。

第二种是要理性分析,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不舒服的症状是否与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一致,如果比较一致,或者及时去发热门诊,如果不匹配,可能是其他身体问题,必要时也应该去医院治疗, 并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三是改变行为,如果你知道自己很健康,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烦恼,那就试着转移注意力,找点事情让自己长期投入去做,通过这些方式改变过度恐惧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很少有人确信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甚至反复去医院,即使医生和体检都认为自己没有感染,他也确信自己被感染了。如果这种情况很少见,我们仍然建议您和您的家人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最好及时寻求医院心理科和精神科的专业帮助。

第四,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国家卫健委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支持各地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截至1月底,各省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准预防机构共开通免费心理援助热线361条。”

目前,近 400 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 65 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 6 名社区工作者守卫一个社区,每位社区工作者面对 350 人。如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陈雪峰:“在心理防护方面,对社区工作者也有三个具体建议

一是理解他人。如果遇到工作不合作的人,先表达理解,有助于平息他的情绪,帮助他进行后续的工作。

二是了解自己。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一些社区工作者也会觉得自己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容易生气,容易焦虑,不理解就容易委屈,遇到什么都无能为力的事情,甚至会非常沮丧,甚至感到愧疚。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睡眠都受到了影响,这些都是在压力状态下的正常反应,也应该明白自己有这样的反应,如果觉得不舒服,应该暂时停下来,找个稍微安静的地方做个深呼吸,稍微缓解和调整一下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是保护自己。如果工作压力很大,身心不舒服,或者家里有重要的事情,应该及时与同事和上级沟通,必要时停止工作或轮换工作。如果适应不好,也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呼吁当地政府,如果可能的话,动员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力量,为有需要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老朋友怎么能习惯外出散步、散步、跳广场舞,现在却需要长时间呆在家里,感觉身体不适,紧张害怕疫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雪峰:“对于这样的老朋友,有五个建议:



首先是尽量不要外出,以降低感染风险。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在家进行体育锻炼,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必须去开阔的地方,尽量避免与人密切接触。

二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给房间通风。如果您通常服药或定期去医院,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您应该继续服药或按照医生的建议去看医生。

第三,我们应该阅读官方新闻,不要相信和传播个人转发的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盲目乐观。

第四,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对免疫力有好处。如果你和家人住在一起,尊重彼此的习惯,少指责对方是很重要的。

第五,如果你有强烈的负面情绪,长期感到恐惧、焦虑或不适,也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中央广播电台:Che L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3:37 , Processed in 0.1491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