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0

如何找到适合孩子的英语启蒙方法?宝妈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13 08: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妈妈都想从小就开始教孩子英语,但却发现孩子对英语不感兴趣,或者即使配合,但怎么教也记不住、学不上。

不是说3-6岁是孩子学习新语言的敏感期吗?不是说孩子越小,学习新语言就越容易吗?为什么这对我的孩子不适用?我的孩子没有语言天赋吗?

其实,可能是妈妈还没有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大宝并不是一个有语言天赋的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她只能说两三个词的单词或者短句,直到两岁半的时候,她才开始说较长的句子。可能因为这样,我并没有想过让她接触另外一种语言。

如果她在两岁零十个月的时候没有突然对英文童谣产生兴趣,并且反复看电视里的英文童谣动画片,我可能到现在都不会想到教她英文。幸好我这个懒惰的妈妈出其不意地抓住了要点,从她喜欢看故事书的特点出发,找到了一种她容易接受的学习英文的方法:英文绘本。

从3岁开始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其实有点困难。

比如,一个孩子虽然喜欢跳舞,但她可能只是喜欢随着音乐自由地跳舞,节奏感强,如果让她正式学习芭蕾舞等专业的舞蹈动作,她可能并不喜欢。

或者,当你用积木、水果等道具陪孩子玩数学游戏时,玩一会儿她就会不玩了,好像对数学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如果你换个方式,给她一些打印精美的答题纸,让她通过勾选、画圈、连线等方式来回答数学问题,并且如果答案正确,她可以在答题纸上贴上小徽章,你可能会发现她爱不释手,可以一口气玩上几十页而不停歇。

这个阶段孩子的“爱好”似乎和你使用的方式息息相关,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不喜欢你使用的方式。

同样的原理运用到英语学习上就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书,你可以用英文图画书来启发他。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唱歌和跳舞,您可以用英文童谣结合舞蹈动作来教他/她一些东西。

如果孩子只是喜欢运动,跑步、跳跃、翻跟头,可以用一些英文卡片或其他道具来配合他的运动或游戏。比如妈妈说这个词,他就跳到兔子卡片上;妈妈说 swim like a fish,他就做出鱼在水里游动的动作。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过家家或者角色扮演,那么就慢慢把你常说的台词翻译成英语。

要想找到一个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一是要靠家长的细心观察,二是要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各种方法都尝试一下,比较之后结果就会很明确。

大宝学英语用的学习方法有童谣、绘本、过家家、电子游戏等,其中绘本是主要的,也是效果最显著的,所以我只能介绍这些方法,仅供参考。



对于儿童歌曲,最好从舞蹈动作入手,这样比较好玩,更容易接受。比如有“拍拍手”、“转身”、“摸摸”等歌词的歌曲,最好有动画片,让孩子跟着电视里的卡通人物做动作,加深记忆。超级歌谣系列里的英文歌曲就很适合。

有些童谣有特定的主题,例如动作、身体部位、动物、颜色、形状、衣服、天气等,可以用来积累一系列词汇。但是童谣的歌词往往不适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孩子们只积累了相关词汇,但可能不会说英语。因此,童谣只适合入门,不适合深入学习。

过家家游戏更贴近生活,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逐渐加入日常用语、对话,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轻松听懂英文台词、记住英文台词,甚至不由自主地说出英文台词。

例如,在超市游戏中,轮到父母扮演顾客时,可以问“我想要两个苹果”。如果孩子问“什么是苹果?”父母可以解释“苹果就是苹果”。然后每次买东西时都问苹果,这样孩子就会立刻知道苹果是什么意思。这比父母直接拿一个苹果教孩子“这是一个苹果”要有效一百倍,然后再慢慢把整句话改成英文。

有一次我和大宝玩超市游戏,轮到我当顾客了,我把台词“How much?”改成了“How much?”大宝问:“这是什么意思?”我说:“意思是多少?多少?”从此以后,每次轮到我当顾客,我都只说英文:“How much?”几轮下来,轮到大宝当顾客时,她突然脱口而出:“How much?”我心里暗笑,但并没有表现出惊讶,也没有突然打断游戏表扬她,而是淡定地继续我们的游戏,仿佛她一直都是这么说的。

例如,在医生游戏中,要让谁(或哪个娃娃)扮演病人的角色呢?一开始,可以问孩子:“病人在哪儿?在哪里?”如果孩子问:“是什么?”,可以解释:“就是病人的意思。”然后慢慢改成整句话:“病人在哪儿?”当孩子已经理解了“病人在哪儿”这个句型后,就可以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这个句型:“病人在哪儿?”,“你的袜子在哪儿?”这时,只要向孩子解释袜子等词语的含义即可。

绘本是我在家里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有效的。

我和爸爸也尝试过看英文动画片、玩在线英语游戏等其他方法,但用的时间越长,我们越发现绘本有着这些方法所无法取代的绝对优势(而且不用担心电子产品损害孩子的眼睛)。

比如,在讲绘本里的同一个故事时,你可以给予一些提示,重复一下重点句子和单词,或者强调这一部分的语气,加深孩子的印象。也可以随时停下来给孩子讲解,或者回答孩子的疑问。如果总是暂停动画片,孩子很可能就会很不开心,即使她听不懂什么,她也经常会胡闹着继续看,不会停下来问你。

看绘本和过家家游戏有相似之处,如果孩子一开始不能理解完整的英文绘本,不让你说英文,你可以先读几个英文单词、短语或短句,其余的就用中文,然后逐渐改成全英文说,这是看漫画无法做到的。

大部分网络英语游戏都以积累词汇量和单句型为主,剧情完整的游戏很少,也不容易让孩子记住。而且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选错了,只要再选一次,多点击几次,就能过关。所以,有时候孩子可能并不在意正确答案,只是享受玩游戏的过程。

另外,很多绘本(尤其是Maisy系列)的情节也可以用玩乐的方式去演绎,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加深记忆。

比如今年双十一,我给大宝买了《Maisy Makes》这本书,她很喜欢,经常让我读给她听。因为她已经有了一些英语基础知识,所以不到两周,她就能一边翻书一边看了。我发现她可以自己看书了,第二天就到了周末,我们去公园玩,她说想玩《Maisy Makes》这个游戏,就她扮演Maisy,我扮演Eddie(这本书里就这两个角色),我们做各自的动作,说各自的台词,然后互换角色,玩了好几遍,有些台词她记不太清楚,但我都记得(因为她听过好几遍,相当于我读给她听好几遍),但是,我也有些台词我记不太清楚,但她都记得。结果,那天晚上大宝睡觉的时候,她就躺在床上,不看书,在黑暗中一字不差地把书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背诵一遍。

现在很多线下英语教学机构都提倡“全英文教学”,也就是上课完全不说中文,只说英文。他们说,孩子有语言天赋,他们对语言的吸收和理解能力,简直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

我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但我觉得用中文给孩子适当讲解,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立刻明白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句型的意思,下次再听到时,就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不是继续去猜是什么意思。

尤其是对于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来说,听英语就像听外语一样。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听了很长的一段话,一个单词都听不懂,她就会很容易排斥,很难集中精力去听关键词或句子。就像黑暗中没有光,一切都是混乱的,在黑暗中很难前进。但是,如果你一个一个地介绍单词,然后换成一整句话,就像刚才过家家游戏中的例子一样,一个一个地突破,她就会更容易接受,慢慢地就会学会。



很多家长以为,通过看动画片或者参加线下课堂的情景教学,孩子就能根据情景自动理解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其实这并不现实。孩子每天看动画片、每周上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和他们在英语国家每天听到、看到英语情景的时间相比。平均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输入,让孩子理解这么多单词和句型实在是太难了,也是对时间的巨大浪费。

无论最初如何向孩子介绍,或者什么方法最容易被孩子接受,都建议逐渐转换为以英文绘本为主要方式。

首先,孩子以后的学习方式永远都是以书本为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以后学习任何科目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只能边玩边学,或者各种炫酷的电子产品的效果就能吸引他们,那么当他们以后不得不静静地坐下来面对黑白书本时,会不会觉得太无趣了?绘本虽然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但图片多文字少,先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逐渐换成图片少文字多的书籍,直到适应简单的黑白书本。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亲子阅读对于亲子关系的维系也极为有益。父母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可以熟悉孩子的学习节奏,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劣势,而不是将孩子完全交给老师或电子产品。即使是最负责任的老师,一个班那么多孩子,也很难因材施教。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比起老师和电子产品,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因此,父母需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路径,耐心地引导孩子。

最后,绘本的丰富资源是任何教科书、动画片等都无法比拟的。无论你想教孩子英语的哪个方面或主题,你都可以找到适合的绘本。而且,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绘本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句型或表达方式,这对于丰富孩子的语言库非常重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英语书都和绘本有同样的效果呢?用“幼儿园英语教材”这样的书来教孩子是不是更系统、更科学呢?我个人觉得这是两码事。

我也买过很多套“幼儿园英语教材”和“少儿英语教材”,但翻看之后发现和一年级的教材没太大区别,基本前几章都是“你好,我是Tom,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对话,虽然叫情景对话,但其实一点都不生动,和绘本里的场景不是一个层次的。

当大宝看过很多绘本,积累了800+的词汇量后,我拿出这种教材,发现她已经认识所有内容了,只能用来填空,或者干脆当做她的小测验或者练习册。

可如果我一开始就用这么枯燥的教材来教大宝,后果可想而知,连我都不爱看的枯燥内容,孩子又怎么会喜欢呢?

有人觉得用绘本教学效率太低,不够直接。其实,如果想让孩子爱上学英语,真正接受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感觉自己根本没有在“学”。这不是在“学英语”,也不是在上课,只是在“讲故事”。孩子听绘本的时候,心情、心灵是完全放松、快乐的,没有压力的。

没有必要在看完一本书后就把书中所有的单词和句子都学会。讲故事时,也没有必要不停地问孩子“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之类的问题。那真的很“可惜”和烦人。讲完故事后,也没有必要问孩子各种问题和测试。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很简单。讲故事时如果需要解释什么,只要适当解释一下就行。多余的单词会破坏故事,破坏孩子听故事的感觉。当书讲得足够多时,孩子自然就会学会里面的英语单词和句子。

有时候,你买了一大堆绘本之后,会发现一本书里大部分单词孩子都已经认识了,好像只有5、6个单词是新的。那也是很正常的,也不必觉得这本书不值得看。因为通过绘本教孩子这些单词和直接教孩子,孩子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通过绘本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相比直接教孩子背单词、句子,阅读绘本其实能帮助孩子在同样的时间内记住更多的词汇,因为这不是刚学完就记住的短期记忆,而是长期积累、重复的结果,很难忘记。

如果家长担心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影响孩子,可以寻找有点读功能的绘本,或者在网上找有配音的绘本。但不建议让孩子跟着这些音频自学,还是需要家长多听几遍,等孩子熟悉了再讲给孩子听。等孩子对书本有一定印象后,再播放这些标准的音频,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可以根据音频自己纠正发音。

另外,如果家长的英文水平一般,也不要小看三岁孩子的英文绘本,大量的生词会让孩子在讲的时候尴尬(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如果把一个精彩的故事讲得断断续续,或者因为发音不确定而含糊不清地漏掉一个单词,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体验。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学习,拿到新书后,先自己读一读,检查发音和意思不确定的单词,等孩子弄明白了再讲给孩子听。

学龄前儿童能学到多少,有时并不取决于智商或辅导班的价格,而取决于家长。你想让孩子取得多大的成就,首先取决于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0:25 , Processed in 0.0672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