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冬眠动物有哪些?蛇、蛙、乌龟等,它们的冬眠秘密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24 23: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冬天过后,很多小动物就会消失。那是因为它们都进入冬眠了。

通过长时间的睡眠,可以减少自身的能量消耗,避免在寒冷的冬天出现找不到食物的危及生命的情况……

问:如果这些动物被“冻”了怎么办?

答:其实,当这些动物进入“休眠状态”时,它们肯定不太灵活。冬眠可以说是进化史上非常成功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才有了今天的人口。如果这是一次失败的进化,很多物种的种群就不会延续到今天~

----------------------------------------------------

常见的冬眠动物有蛇、青蛙和蟾蜍、乌龟和蝙蝠,甚至还有蜥蜴、昆虫、蚂蚁等,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常见的冬眠动物:

1.青蛙(包括蟾蜍)

青蛙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无尾目的成员,而两栖动物是冷血动物(温热动物)。他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变冷,分布在非热带地区的物种体温会降低。也会逐渐减少。

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青蛙、蟾蜍会钻进土里,处于不进食的睡眠状态,以躲避严寒,等到来年春天地温回升时,才会再次出来。它们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冬眠动物。

2. 蛇

蛇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冬眠动物。当蛇冬眠时,不要激怒它们。由于冬眠,体内已经积累了蛇毒,此时的蛇毒最为厉害。

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至7~8℃或以下时,蛇就开始选择高旱地区的洞穴、树洞、岩石缝隙作为庇护所,进入冬眠期。

3. 蚯蚓

冬天,蚯蚓会钻入地下深处。有适合它们的温度,但毕竟是冬天。当气温低于20℃左右时,蚯蚓就会停止生长并开始冬眠。明年春天变暖时,它们又会活跃起来。起来。

当温度低于零时,蚯蚓本身就会死亡。它们在0至5摄氏度之间冬眠,最佳活动温度在18至27摄氏度之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冬天不能挖蚯蚓的原因。

4.北极熊

公熊追求母熊后,它们可以在一起呆上几个星期,但之后,两方就会分道扬镳去觅食,可能再也见不到对方了。

如果母熊能在入冬前捕获足够的猎物(如海豹)并储存足够的脂肪,她就会在冬季(大约10月下旬至12月初)前往特定地点,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在雪地里挖洞。建造自己的哺乳洞,准备产下幼崽。

与它们最近的祖先灰熊不同,北极熊只有在怀孕时才会冬眠。

由于冬季是捕猎海豹的重要季节,公熊和未怀孕的母熊不会冬眠。

5.鳄鱼

大多数鳄鱼不冬眠。事实上,只有短吻鳄和密西西比短吻鳄会冬眠。

确实,大多数鳄鱼生活在热带地区,那里没有冬天,因此没有冬眠。

但也有少数鳄鱼生活在亚热带,例如中国长江流域的短吻鳄。长江流域最冷月平均气温4℃左右。

鳄鱼从十月到次年四月冬眠。

6.海龟

欧亚大陆的海龟是典型的冷血动物,它们的生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



正常情况下,11月至次年3月,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水龟会静静地躺在池底的泥里或盖着稻草的松土里,不进食,冬眠。 ,此时它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且微弱。

7. 松鼠

松鼠根据居住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例如,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松鼠冬眠长达九个月。

虽然有些地区的松鼠不冬眠,但它们会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

它用羽毛或柔软的草叶填充它经常光顾的洞穴,并在森林各处储存冬季食物,例如松果,有时甚至连它也找不到。

8. 蝙蝠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惯。冬眠期间,它们的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只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下降到与环境温度一致。但冬眠并不深,有时在冬眠期间,醒来后排泄和进食即可恢复正常。

这是一张网红合影

可爱的锤头果蝠

9.蜥蜴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蜥蜴会冬眠。

大多数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蜥蜴,如果环境温度长期低于20℃,基本上就会死亡,而且没有冬眠。

少数原产于温带的蜥蜴可以冬眠。一般方法是多撒些沙子、干草、枯叶,放置在室内温度稳定的地方(不能放置在经常开空调或暖气以及温度变化剧烈的地方),环境很安静。任何地方。

10. 睡鼠

睡鼠,这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名字。

它可以在地下的洞穴里舒适地睡七个多月,当天气变冷时,睡鼠就会在地下挖洞。

有时他们在树叶下睡成一个球。当它们的体温达到临界点时,它们就会醒来并做一些热身活动,比如做“老鼠体操”来增加自身的热量。

冬眠对于像睡鼠这样的动物来说很重要,如果不冬眠它们就会饿死。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动物的冬眠完全是针对恶劣环境的一种保护行为。

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降低,二是食物缺乏。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导致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下降。

同时,性腺正常发育。

动物冬眠后的抗菌、抗病能力实际上比平时有所提高。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好处的,让它们来年春天醒来时反应更加灵敏,食欲也更强,体内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 。

可见,动物在冬眠期间的神经系统和肌肉仍然保持着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则降低到最低限度。

当今医学界创造的低温麻醉和催眠疗法就是受此启发。

【动物如何冬眠】

1.冬眠动物:

1、蛇:集体冬眠。他们互相拥抱,一起冬眠。当它们在春天醒来时,可以保暖并提高温度。

如果它们独自过冬,就会被冻死。像青蛙一样,它们是冷血动物,聚集在一起可以降低死亡率。

2.熊:冬眠,因为冬天很难找到食物。秋天,他们吃得很多,使自己发胖。它们在冬天依靠脂肪提供营养。然而,它们会在冬眠期间醒来。



棕熊主要生活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它们大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地,通常单独行动。食性比较杂,植物包括各种根、块茎、饲料、谷物、果实等。他们喜欢吃蜂蜜。动物包括蚂蚁、蚁卵、昆虫、啮齿动物、有蹄类动物、鱼和腐肉。

冬眠期间,体温、心跳和解毒系统会停止运作,以减少热量和钙的流失,防止体温过低和骨质疏松。跑步速度可达56公里/小时。

冬眠期间,每窝产下1-4只幼崽。春天,母熊经常带着幼崽到森林里玩耍。

3.蝙蝠:也冬眠。山洞里,它用后脚锋利的爪子紧贴着岩石的缝隙,头朝下悬在空中。就这么“悬”了半年之久。

4.刺猬:冬眠时,它们会蜷缩成一团。从远处看它们就像一个大绒球。在巢中冬眠时,它们的体温会降至9°C。

冬眠的刺猬偶尔会醒来,但不会进食,很快就会再次入睡。冬眠的刺猬如果醒得太早就会饿死。

5、龟类:11月至4月,气温低于15℃时,龟逐渐停止进食,开始冬眠。

6.青蛙和蟾蜍:它们是两栖动物,体表光滑,没有毛发或羽毛。它是冷血动物,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它不冬眠,就会被冻死。冬眠时,它会降低新陈代谢,并试图依靠其所拥有的营养物质生存,不吃不喝。直到春天再次苏醒。

7、黄蜂:又称黄蜂或胡蜂。

黄蜂是半冬眠的昆虫。当温度降至 5°C 时,它们开始凝结在一起。温度越低,团块越紧密。当温度稍高时,团块就会变得松散。当温度高于7°C时,团块开始破碎。越冬后的成活率主要与结团的质量有关,因此在越冬期间,需要经常检查,每10~15天检查一次网箱的结团情况。若发现松散团块,应及时降温,并加厚遮光衣。

2.储存食物的动物:

松鼠和野兔必须取暖。它们冬天不冬眠。当冬天来临时,它们会在洞里找到松果、榛子、橡子和其他储存的食物来吃。

另外,它们必须换毛,冬天必须换毛,这与夏天的毛皮不同。

蜜蜂也是食物储存动物,冬天躲在蜂巢里吃甜甜的蜂蜜。

还有小蚂蚁,提前储存了食物,以便在洞里过冬。

3. 改变皮毛的动物:

1、兔子有厚厚的皮毛可以保暖,冬天不怕冷。

但如果皮毛沾湿了,兔子就容易着凉,所以主人要特别注意,冬天不要给兔子洗澡。

2、一般来说,猫在冬天不需要保暖,因为它们的皮毛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保护,当它们感到寒冷时,它们会自己找一个温暖的地方躲起来。

如果它们毫不客气地爬上你的床,甚至爬进你的被子里,那就说明它们怕冷了。

4. 迁徙动物:

有些动物,如候鸟,会飞往南方过冬。

例如,天鹅通常生活在北方。秋季,它们带着幼崽到长江中下游过冬,来年春天返回繁殖地产子。

丹顶鹤原本生活在北方,定期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北方。

我还认识的候鸟有杜鹃、黄莺、燕子等,它们是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类。

大电影《候鸟》

这是一部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四国联合拍摄,雅克·贝汉和雅克·克劳德联合执导的纪录片。该片于2001年12月12日在法国上映。影片围绕候鸟从南到北的旅程展开。讲述了候鸟如何在风沙中寻找正确的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经历重重危机,只为找到一个温暖的生存之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5:43 , Processed in 0.1862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