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审美体验:认识美、发现美与创造美的关键因素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25 0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括

美体验的作用是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

。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因素、情感因素、理解因素和行为因素以及审美深度、共鸣和创造力的介入来实现对美的体验。关键词:审美体验、干预、美是客观的,它不取决于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人们对美的感受来自于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这种美感的一切活动的综合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对于理解美和创造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体验与其他一般体验有很大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1、审美体验的重要性。美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永远离不开某种物质形态。然而,如果把美简化为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视为一种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那就不对了。它应该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对美的认识停留在感知美的阶段,我们就只能处于遥远的旁观者的位置。把握对象的内容是困难的,我们只能获得一些对美的形式的感性认识。毛泽东曾说过:“无论任何人想要了解什么事物,除了接触那个事物,即生活在那个事物的环境中之外,没有办法解决它。”

①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深刻的美感,就需要进入物体或者它的环境去体验和理解物体的美。因此,美的体验对于理解美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有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类本质力量在物体世界的丰富性不断扩大,美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以自然世界为例。在人类的野蛮时代,它是完全与人对立的,完全是异类的。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而只有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自然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才能获得自然之美。

而且随着人们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美。我们对美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体验的感性认识上,而应该亲自去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享受到美。同时,由于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多重可能性和发展性,使得人们在认识过去的美的经验和理论的同时,能够获得对美的新的认识,这对美的创造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实际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美、创造美。没有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很容易停滞在体验的立场上,更不用说美的创造了。对美的体验越深,对美的理解就越深。著名画家徐悲鸿画马精美绝伦。他自己说:“我喜欢画动物,而且对实物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也就是说,我画了不下千幅关于马的素描。我还研究过马的解剖学,熟悉了马的骨骼、肌肉和组织,然后我会详细描述它们,通过观察它的动作和表情,你会有所收获。” ②正是画家对绘画对象的“美”的反复体验,才使他对这一形象的美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创造出令人难忘的“美”。 ”。因此,可以说,美的体验是理解美、创造美的关键。 — 8 3 —

我们强调美的体验的重要性,并不是否认美的纯粹哲学理论,恰恰相反。

美的体验应该是美理论与美实践的结合。对美的理论认识是在美的实践中检验和形成的。反过来,这一理论又促进并指导了美容的有效实践。这样循环下去,每一次循环都是对美的理解的又一次提升。 2、审美体验的介入性特征 人类对美的最初体验是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但人们的美感决不能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现实感觉混为一谈。后者只是审美的。起源,如此看来,对美的体验固然包含了日常生活的一般体验,但它还有更深刻、独特的内涵。有些人简单地将美的体验等同于一般的生活体验,并在艺术创作中极力夸大。

结果只能是自然主义的代名词,与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完全不同。美的体验是基于美的客观存在。



没有美的客观存在,无论你如何体验它,你都无法感受到它。但美之所以具有无穷的趣味性,并不在于审美主体即人被动地接受什么,而在于他主动地发现和补充什么。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亲身体验,才是理解美的正确方式。这就是美的体验的“干预”。这种“介入”就是全身心投入到美的体验中。它包括审美感知因素、审美情感因素、审美理解因​​素和审美行为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介入,才能达到美的体验。美感包括美感和知觉。人类首先必须有感觉和感知才能与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这是整个人类认知过程的共同特征。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优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 ③强调美感的重要性。美感的特点是注重对美对象的形式感受的认识和对事物外观的整体把握。由于它包含了人们已有的审美经验、审美知识、审美兴趣和审美态度,所以感知的内容是感性的。形式本身具有特定的概念和情感意义。因此,这种感知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必须有健全的社会化审美器官。当我们看到茫茫无人烟的戈壁滩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感叹“那里曾是一片汪洋”;当我们听到小提琴曲《梁祝》时,我们不禁陶醉其中。随着旋律的起伏,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审美情感因素在美的体验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广泛渗透到整个审美过程;另一方面,它是引发其他因素并发挥动力作用的诱因。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一般人感受到某事时,就会感慨万千,继而叹息咏叹。”这充分肯定了情感的重要作用。

审美情感往往比日常情感包含着更丰富、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

它具有冷热结合的情感再体验的特点。这个“热”就是体验美的“激情”,这个“冷”就是体验美的“理”。单纯的激情只能充当一种尖锐的情感冲动,影响美的体验的正常进行。因此,只有知性的激情才能真正成为体验美的动力。当我们站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面前时,我们无不感动,甚至流下了眼泪。因为我们在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农民身上看到了父辈吃苦、默默奉献的伟大人格力量。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激昂的乐章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悲愤、乐观和进步。美体验中理解因素的意义在于,借助感知、情感、想象等因素,将具体表象的“美”直接转化为对“美”的理性认识,而不需要经过中间阶段。颜羽在《沧浪诗》中谈到“妙悟”,其实就是对审美理解的最好诠释,即通过知识和实践直接认识和把握对象,而不中断自己的感受。它具有“可以理解但难以表达”的特点,是人们感性经验积累的结果。理解可以是一种超越表面的意象,一种“底层”。当我们读辛弃疾的《触动鱼?不如消散》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主人公惜春怨春的心态。玉环里的飞燕,全都是尘埃!闲愁最痛,莫去倚危篱,夕阳西下,柳烟断心。”读完这篇文章,我们的感受是——9 3——

一位胸怀远大志向、才华不被认可、抱负未实现的爱国者发出的不公正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结合辛弃疾的生平、艺术创作特点、作品的独特意象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主人公对春天的珍惜与怨恨,

表达了辛弃疾对南宋“爱之深,恨之深”的矛盾感情。夕阳熏柳,是对昏暗王朝的讽刺。全诗通过儿女之间的爱情来表达不平之情。由此,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深刻的认识。当我们体验美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觉得体验过程本身就有一种美。这种感觉似乎不是单纯的知觉、情感、悟性,而是一种情感、理性、意志、肌肉运动相结合的流动状态。 ,我们这里称之为审美行为因素。杜甫的《望山》诗写道:“至于山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一种对美的“行为”体验。杜甫盛赞泰山为“大自然美丽的钟声”。登泰山给你“胸大成云”的快乐,重生登泰山让世界变小。所有的感情,都是从“登”泰山而生的。

。有些人热衷于足球,而不仅仅是

仅仅为了进几个球,也是为了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在学雷锋活动中,我们通过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行动,体会到了深刻的美;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许多人积极投身到建设浪潮中,并以此作为对美的追求和实践。可见,美的体验不仅是感知、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的活动,而且是包括心理活动在内的全身行为过程。 3、影响审美体验的其他因素影响审美体验的其他因素包括审美体验的深度、共鸣和创造性。审美体验的深度意味着不同主体、不同时期对同一种美的理解程度往往不一致。有时它是深刻的,有时是肤浅的。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与体验深度的不同密切相关。这种对美的体验的深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度”。茅盾大声赞美路边的白杨树,刘白羽看日出思绪游移,这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平凡的事。唐代著名画家严立本曾在荆州看到梁代画家张僧繇的作品。他初看时,无法体会张画的好处,认为张“才对得起名声”。然而,第二天他再看的时候,却发现了画画的一些好处,他说:“这样的画家,在现代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好艺术家了!”第三天,他越看,感觉越好。他不禁感叹:“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当之无愧!”最后他根本就不想走,我居然就在画下专心观察了十天。严立本的不同态度是由于他经历的深度造成的。具体来说,是什么影响了审美体验的深度

因素包括个人审美感官因素和个人审美修养因素,以及不同的情感投入和行为过程影响。感觉器官健康的人的审美体验与感觉障碍的人有很大不同。人们由于对美的看法、知识储备、生活经历等不同,审美修养也有所不同。



。鲁迅说过的话

:“贾家焦大也不爱林妹妹”,④指的是个人审美修养的差异。审美情感还在于审美心态。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人是很难欣赏美的。要想提高美的体验深度,就应该通过美育来提高审美修养。这样,我们不但通过对美的体验逐渐达到对美的深刻认识,而且还自觉地接受美的教育,获得对美的一定认识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并自觉地融入到对美的体验中,从而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审美的共鸣意味着美是社会性的。美感是共享的,需要社会的普遍认可。尽管人们对美的感受最初表现为个人直觉,但由于包含普遍的社会内容,因此能够引起广泛共鸣。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在《阿Q》中,我们通过盲目的傲慢、自卑、自欺、自我放纵虚幻的精神胜利,看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各阶层普遍存在的民族弱点。阿Q的榜样是每个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自己或某个人的形象,具有深远的批判作用。它超越了作品本身,具有普遍的审美意义。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强烈批判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真实意图,因而引起广泛的共鸣。当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级红旗升起时,我们也在一次美好体验的共鸣中。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 — 0 4 —

中华民国的旗帜是用成千上万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象征着自由和解放,象征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团结。因为这些丰富感人的内容,因为我们热爱祖国,我们共同感受到了一种雄伟而自豪的美丽。有的人视丑为美,为之痴迷,却因不被社会普遍认可,而走向了美的反面;历史上出现的一些旧俗,在当时被称为美,但由于不符合美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往往会消失。相反,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让人们在这个形象中看到了人类的美,成为了世人公认的“美”的化身。美来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由于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总是含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人类的本质力量是积极的,所以美必然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一致。性是相连的、流动的、充满活力和新奇的。相应地,

体验美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它不断提出新要求、新问题,为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这些新要求、新问题、新材料驱使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对美的体验促进了对美的重新认识和再创造,因而具有创造性。人们常说“如果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地说明了美的体验的创造力。郭沫若在日本时接触到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感动。

他开始创作狂放不羁的自由诗,为《女神》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轼曾经路过赤壁。他当时正遭受政治挫折,不免产生消极思想。然而,他接触到了赤壁古战场,其雄伟壮观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写下了著名的文章《追忆古赤壁》。综上所述,对美的研究自古就有,但作为一门科学,它还很年轻,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审美体验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认识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了解审美体验的特点,对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美、掌握美、创造美具有重要意义。这将进一步使对美的认识和实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效果巨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5:43 , Processed in 0.0699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