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宁波的空气质量如何?河流水体和海水环境的改善情况如何?生态环境治理有哪些短板需要填补?今天,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1年宁波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这份年度《体检报告》显示,去年全市主要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地表水质总体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稳定不断,全市14个区(包括10个区(县市)、高新区、原东钱湖度假区、原大榭开发区和原杭州湾新区)6种常规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辐射保持在安全水平;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优秀”。
报告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我市沿海水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高,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臭氧改善的趋势仍然不明朗,酸雨污染有所增加。
A 大气环境:一年 350 天,空气质量非常好
空气质量,关乎每个人的呼吸,受到了广泛关注。《体检报告》指出,2021年宁波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已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细颗粒物 (PM2.5) 和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天数比例)逐年增加。
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 11 个城市中排名第 4,PM2.5 和臭氧浓度降低排名全省第二。2021年,中心城区(不含奉化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21μg/m3,同比下降8.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 3.25,同比下降 0.06,空气质量优等率为 95.9%,同比上升 3.0 个百分点。年空气质量达标350天,超标15天,超标率4.1%,超标污染物均为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5天。
2021 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异率
(单位:天)。
年
我。
第二。
第三。
四。
五.
六。
优率 (%)
2020 年
146 元
194 元
25
92,9 元
2021 年
148 元
202 元
15
95,9 元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标的评价,该市环境空气质量在象山县、原大榭开发区和原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都比较好;相对贫穷的是高新区、前杭州湾新区和慈溪市。
在酸雨方面,2021 年,该市酸雨的平均频率为 43.7%,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酸雨频率最低的是鄞州区 6.9% 和镇海区 85.3%。与上年相比,酸雨频次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曙区,增幅最大的是象山县。
报告还指出了一些“隐患”。2021 年,该市降水平均 pH 值为 5.20,同比下降 0.15,降水酸度增加。奉化区、余姚市由轻酸雨区转为非酸雨区,慈溪市由非酸雨区转为轻酸雨区,镇海区、象山县由轻酸雨区转为中酸雨区,其他地区降水酸度水平保持不变。
在降尘方面,全市 14 个辖区的平均降尘量为 2.5 吨/(平方公里·30 天),同比下降 3.8%。沙尘量最大的是前杭州湾新区,最小的是前大榭开发区。
B 水环境:全市 13 个县级以上“大水箱”100% 达到水质标准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报告显示,2021 年,我市地表水水质优率(I.-III.级水质段占比)持续上升,不再出现劣质 V 级水质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保持优良,水源水华风险增加。然而,平原河网和小微水体的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地表水方面,我市 80 个市控地表水监测路面中,优良水质率为 87.5%,同比增长 1.2 个百分点,功能达标率为 98.8%,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全市 80 个市控地表水监测科水质状况
(单位:%)
年
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
V 类
下 V.
类
优利率
功能达标率
2020 年
2,5
38,8%
45,0 元
13,8%
86,3 元
98,8%
2021 年
2,5
42,5%
42,5%
12,5
87,5 元
98,8%
甬江水系整体水质优良,入海江河湖泊整体水质优良,平原河网整体水质轻微污染。各河系水质为优至轻度污染,其中甬江水系、入海河流、湖泊和水库、余姚河网、北仑河网等水质优良,江北河网、海曙河网、镇海河网水质优良,慈溪河网、鄞州河网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鄞州河网水质恶化,其他水系水质未发生显著变化。
从各区(县、市)地表河流水质来看,宁海县、象山县、奉化区、北仑区、余姚市水质综合评价为优秀,原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海曙区、江北区、高新区、镇海区为较好,其他为轻度污染。
在饮用水水源地方面,2021年,全市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III.级及以上标准,达标率达到100%。县级以上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营养状况以中营养为主,其中白溪水库和西溪-黄潭水库营养状况较差,其他营养性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县级以上13个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和东钱湖备用水源地的7个水体全年爆发23次藻华。2021 年,藻华爆发的频率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增加。
C 沿海海洋环境:杭州湾南岸水质和营养水平最高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沿海海洋环境如何?报告指出,2021 年,该市沿海水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超标指标以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为主。
我们城市沿海水域功能区的水富营养化水平仍然很高。其中,杭州湾南岸营养程度最高,其余按外岸门近岸、镇海北仑大榭、石浦港、眉山保税港、芝头洋、象山港和大牧阳等情况减少。
D 土壤环境和地下水: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过量的发生“零”
很多在海里游泳、生长在地上的东西,都是宁波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在土壤环境方面,宁波在2021年交出了良好的答卷,全年未发生因土壤污染导致食用农产品超标的事件。
就地下水质量而言,它基本上保持稳定。2021 年,宁波市共设 6 个国家控制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其中 3 个溪谷孔隙潜水监测点水质良好,均达到 III 类水质标准。2 个二层平静水域监测点水质较差,均为 V. 类水。新增国家控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监测点(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水质类别为V类。
E 固废:每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 1291 万吨
2021年,全市工业企业共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1295.78万吨,综合利用1291.21万吨(含往年贮存1700吨),综合利用率99.63%,处置利用率99.98%。
F 自然生态环境:全市指数 80.5,等级为“极优”。
生物多样性是否丰富,植被覆盖率是否高,水网密度如何,土地是否退化,环境质量如何......这些指标最终被浓缩成“自然生态环境”指数。
2021 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水平,生态环境现状指数 (EI) 为 80.5,等级为“优秀”(EI≥75),位居全省排名中游。与上年相比,全市平均情商指数上升1.1,生态环境略有改善。江北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的生态环境为“良好”,其余地方为“极好”。
G 声学环境:部分超过夜间的噪音
每个人都向往的安静适宜的生活环境。报告指出,宁波市功能区声环境达标率白天为99.1%,夜间为94.0%,夜间噪声超标。
具体而言,2021 年宁波市区白天平均环境噪声为 56.8 分贝,声环境质量一般。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的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 53.9 分贝、54.2 分贝、55.0 分贝和 56.0 分贝。
在道路交通噪声方面,象山的“静值”领跑全市。根据该报告,宁波市区白天的平均道路交通噪音为 67.7 分贝。其中,象山县、宁海县和余姚市的道路交通噪声质量较好,分别为 65.4 分贝、66.5 分贝和 67.3 分贝;慈溪市的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很好,为 68.5 分贝。
感觉不错,有点!推荐给更多人哦~
◆ “文明红五月”日常工作专题报道(6月3日) ◆ “文明红五月”日常工作专题报道(6月2日) ◆ 18年来,象山志愿服务帮助渔民从获救到自救......◆ “文明攻打 红色五月”大会战(6月1日)日常工作专题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