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黑龙江省 3 月 3 日疫情:10 连胜!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14 例,现有确诊病例 95 例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18 0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连胜!

2020年3月3日0—24时,黑龙江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3月3日24时,黑龙江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出院病例372例,其中:哈尔滨市146例、鸡西市39例、双鸭山市39例、齐齐哈尔市36例、绥化市35例、大庆市20例、佳木斯市15例、七台河市13例、黑河市11例、牡丹江市11例、鹤岗市4例、大兴安岭地区2例、伊春市1例。现有确诊病例95例,其中:哈尔滨市48例、双鸭山市10例、绥化市8例、鸡西市7例、齐齐哈尔市6例、大庆市5例、牡丹江市3例、七台河市4例、黑河市3例、鹤岗市1例。重症病例29例。疑似病例2例。已确认13人死亡。

全省发热门诊当日就诊人数1523人,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6224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5787人,尚有30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低风险等级

哈尔滨新区已降为低风险等级,那么低风险等级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在综合评估人群、发病情况基础上,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防控策略。

低风险地区

实施“外防输入”战略

加强对流入疫情严重地区、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的跟踪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门诊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指导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严格落实社区防控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普及公众防病知识和防护技能。

中等风险地区

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战略

在低风险地区做好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防控人员、物资、场地等准备,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管理。以工厂车间、职场办公室等为最小单位,根据病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合理确定防控管理场所和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2.城乡社区可按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高风险地区

落实“内防输出、外防输入、严防死守”的防控策略

在中风险地区采取多项措施的基础上,停止聚集性活动,依法依规经批准后实施区域性交通管控。以县为单位,全面排查发热患者,及时救治和管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感染者,与其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一律隔离医学观察。对发生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的城市居住区(农村自然村),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采取限制人员聚集、进出等管控措施。

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在发病数保持稳定、疫情蔓延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后,及时分区域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终止应急响应。

在低风险地区可以不戴口罩吗?

低风险地区能不戴口罩吗?用紫外线消毒有用吗?宝宝不能戴口罩如何自我防护?在近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这些问题得到了权威解答。

——我所在的地区已被划定为低风险地区,出门还需要戴口罩吗?

低风险地区不代表没有风险,平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减少人员聚集,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安全距离、分开就餐。

——应该如何保护婴儿?

由于婴儿无法佩戴口罩,应尽量避免外出。家中要有固定的看护人,看护人尽量不外出。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或呼气,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喂食时不要用嘴吹食物。此外,在喂食给孩子之前,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

——家里需要安装紫外线灯消毒吗?

紫外线过度照射会导致失明、皮肤癌,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消毒的目的,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家里没有外人进出,也没有病人,就没必要经常消毒,经常通风,经常洗手,保持清洁就可以了。

—— 红外线体温计对人体有害吗?

红外线体温计并不是向人体发射红外线,而是接收我们身体发出的红外热辐射,将辐射功率转换成电信号,最后以温度为单位显示出来,所以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是没有伤害的。

—— 去公园或徒步旅行时如何保护自己?

首先,不建议组织爬山、游园等集体活动,建议高风险地区继续严格管控,中风险地区外出尽量避开高峰时段,佩戴口罩,避免聚集聊天、就餐;低风险地区,若人员较多,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双手清洁。

复杂的

丹阳学院华山医院副院长

支援湖北医疗队总指挥:要提高警惕



不要指望病毒会在夏天自然消亡

夏季临近,气温升高。

病毒会自然消亡吗?

在此方面,

武汉抗击疫情前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

支援湖北医疗队总指挥马欣表示:

从经验来看,大家都比较乐观,但我们不能依赖天气变暖。

如果我们完全依赖天气变暖,我们将失去很多机会,更多的病人可能会患病,还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死亡。

■ 每种病毒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凭经验和习惯就认为病毒到夏天就会被消灭。

■ 而且不能排除某些冠状病毒在天气炎热时可能致病和传播。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病毒保持高度警惕,多管齐下,不能掉以轻心,以为天气转暖就会自然消散。

作为医生,我们知道传染病的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隔离并治疗传染源。

■ 对于易感人群,建议居家隔离。

■隔离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相当于切断了传播途径。

如果做到了这几点,疫情就能很快得到控制,而不必等到天气转热。

大家保持安静!

让我们共同努力,控制住疫情!

资料来源:综合东北网、黑龙江卫健委、新华网、劳动报、国家卫健委官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7:18 , Processed in 0.2322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