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疫情一线医务人员:用塑料小勺吃饭背后的感人故事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30 0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发生以来,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与新冠病毒战斗,与时间赛跑,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逆行”故事。

这两天,一组照片引起了网上不少人的关注。照片中,一线医护人员在忙碌中用塑料勺子吃着饭盒,其中一人正在摇摇晃晃地舀起一条鱼。我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他们吃饭时不用筷子呢?用塑料勺子吃饭背后有什么故事?

每天向超过200名市民

体温测量筛查

照片中的医护人员是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发热预检分诊室的三名护士:51岁的谢红丽、47岁的王凌霞和45岁的杨慧。自从抗击肺炎的战斗开始以来,他们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工作每天都在进行。工作量大时,平均每天要排查200多名需要测温的市民。



武汉市第四医院东院区门诊部主任卢海平:“在我们一楼大厅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室,每天都有很多需要测量体温的病人。”天。红外线只能对体温起到屏蔽作用。对于发烧或前来复查的患者,我们会发放传统的水银体温计。这种温度计每次测量时都需要降到36度以下。测量完成后,必须进行还原和消毒,然后才能交给下一个病人,所以我们分诊室的老师每天都在重复这些操作,一天的量就很大。结果现在下班后拿东西都会发抖。他们吃饭的时候都用勺子,因为拿筷子的时候手会发抖,很不方便。”

当发烧患者来医院就诊时,预检分诊站的护士会首先使用红外耳温枪测量其体温,但耳温枪只能起到筛查作用。一旦体温达到37.3度以上,就需要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测量。每次都需要用手腕的力量将水银秤摆动到36度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中的场景出现了。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想重返工作岗位。”

其中,谢红丽请年假前往杭州参加女儿的婚礼。元旦婚礼一结束,她当天就回到了武汉。她独自站在高铁站台上,成为了“叛逆者”。



卢海怡:“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个时候赶去武汉,她说我是医护人员,我要回到岗位。”

卢海怡说,这三名护士有的曾担任过护士长,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预检和分诊时测量体温,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导患者就诊。对于一些比较惊慌害怕的患者,他们会用自己的经验来安抚他们,并进行正确的引流。

有网友看到这组照片后留言称:“感谢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我为你们点赞,我们很快就能度过这场危机。”以抢救生命、救治伤员为己任的医务人员,目前正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忙碌工作。在第一线,他们的勇气和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背后穿着防护服的人物给人力量,温暖人心。

从“不管生死,不管奖励”,到“再累,也值得”、“我能走,我会战斗”……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衷心的呼声,让全社会共同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我们向他们和其他在前线工作的工人致敬。因为有他们,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湖北电视台记者:谢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5:43 , Processed in 0.0734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