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孩子和妈妈在瑞士的马特宏峰,从瑞士择校说起,7 年前的往事回忆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30 21: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士马特洪峰上的孩子和母亲

让我们从选择瑞士学校开始吧

还记得7年前,儿子无奈放弃了清华附中的录取,跟着我们去了瑞士。前面的路是未知的。

那年日内瓦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一场秋雨过后,金黄的银杏叶慢慢飘落,气温比北京略低。站在MON BLANC桥上俯瞰大喷泉,湖水的颜色极其清澈,几只白天鹅悠闲地飘过。

首次在瑞士日内瓦拍摄

没有时间去贪图美丽的风景。摆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儿子选择一所初中。

我应该选择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析:

1. 入学年龄。

与中国普遍以9月1日为入学年龄限制不同,瑞士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均以7月31日为入学年龄限制。

一位同事的儿子生日恰巧是八月初,他已经在乡下初中毕业了。来瑞士后,我没有达到入学年龄要求,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读初三。

因为我儿子的生日是十月,他正好在瑞士上初中。现在想起来,我不禁暗自庆幸。

2. 语言。

瑞士的官方语言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

日内瓦位于法语区,所以公立学校的教学语言是法语;

而私立学校则以英语为主,法语为第二语言(我了解到私立学校虽然也开设法语课,但感觉性价比不高)。

3. 退出接受高等教育。

根据瑞士规定,只要获得当地公立高中的文凭,就有资格申请瑞士最好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虽然申请成功率很高,但是获得公立高中文凭却很难,后面会介绍。)

虽然私立高中毕业生也可以申请这两所瑞士高等院校,但录取的概率要小得多。而且私立学校一直以英语教学为主,输出最好的当然是英国和美国的大学。

4. 费用。

瑞士公立学校的学费几乎完全免费(你负责交通和午餐)。私立中学的学费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贵。

以日内瓦私立学校朗西国际学校初中为例,每年仅学费就需要2.8万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23万元),加上入学时的赞助费和注册费,以及课本、兴趣班、夏令营和交通。初中生每年的伙食费(不含住宿)费用为30万元。

这只是相对平均的国际学校费用。如果是王菲女儿就读的Beau这样的顶级私立学校,一年的费用就要近百万。

我们也大致了解了瑞士两所大学的优势,考虑到家庭收入的承受能力,最终选择了公立学校。至于学哪门语言,我儿子没有特别的偏好。答案是“一切都好”。

因此,我们选择了一所法语公立学校。

瑞士公立教育体系

其实也是“精英教育”

后来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这句话是多么正确,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瑞士的公立学校确实便宜。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申请大学。看似可以轻松获胜,但事实并非如此。

瑞士公立高中和公立大学(尤其是我们眼中的瑞士著名大学)兼具公平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特点。

公平方面体现在瑞士公立学校没有快班和慢班,没有成绩排名,学校甚至不鼓励学生互相询问成绩。看起来优等生和差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所有符合条件并通过考试的学生都可以进入高中,获得当地高中文凭的学生可以申请大学,包括瑞士的名牌大学。

公共教育也非常具有成本效益。与国际学校的学费相比,瑞士公立高中接近免费,公立大学的学费也相当低。

但必须强调的是,瑞士公立高中的淘汰率高得惊人,这就是其“残酷”的一面。

以我儿子曾经就读的艾米丽高中为例。高中第一学期结束后,淘汰率接近一半;即使你进入大学,你仍然可能被淘汰。比如我儿子现在就读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本科生的平均淘汰率甚至超过一半,一些热门专业的淘汰率甚至更高。

因此,无论是瑞士公立高中还是大学,每学期入学的学生人数都像金字塔一样。考试被淘汰的学生有的转入职业教育轨道,有的则转入学历要求较低的高中或大学。

确实,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非常成熟和完善,也受到当地家庭的高度认可。

但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家庭,我们未来并不打算永远留在瑞士,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这里接受完整的高中和大学教育,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瑞士家长可以远离规则,但我们和孩子必须适应游戏规则,没有出路。

瑞士少女峰的高山植被

语言障碍

是最大的挑战

尽管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儿子在上学路上所面临和经历的一切仍然比我们预想的要困难。

最大的挑战自然是语言障碍。

平心而论,瑞士教育部门还是充分考虑了外国学生初来乍到时的语言障碍。公立学校专门开设了“迎新班”。顾名思义,它们是一门旨在帮助外国学生适应语言环境、过渡到正常教学的课程。课程以法语学习为主,兼顾其他课程。

对于留学生也有一定的“新手保护”措施。例如,迎新班期间,法语班考试成绩暂时不计入总成绩;允许携带词典参加考试等。

但如果孩子始终把“迎宾班”当成舒适区,不肯离开,结果就是几年后,他就会被分流到职业高中或技工学校,进入另一条轨道。

开学几天后,我问儿子感觉怎么样,是否听懂了老师的讲课。他说这很困难,他尽力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我看了一眼儿子摊在桌上的课本。这是活页讲义文件夹中的一堆信息。如果你从我的角度来看,根本就没有秩序。后来我发现,直到高中,儿子学的所有课程基本上都是用这种讲义文件夹,国内几乎没有装订成册的教材。

儿子开学两个月后就入学了,由于他没有基本的发音、词汇、语法知识,我们开始感到焦虑。

幸运的是,我了解到一位同事的妻子其实是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法语老师。这无异于一个路人在无尽的黑暗中摸索前行,遇到了一束光。

于是每隔三四天,我就送儿子去补课。我同事的妻子非常有耐心。她从纠正发音入手,还推荐了国内法语教材。这样的辅导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却给儿子的语言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并不多。主要是每天晚上用从中国带来的法语课本帮助儿子记忆单词和短语。现在回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用翻译软件,一字一句翻译数学题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有时翻译软件无法表达意思,我们就厚颜无耻地向法语专业的同事寻求帮助。

儿子学做宫保鸡丁

(做饭是普娃留学必备技能之一)

进入初二后,儿子主要有两个学习问题。一是他的语言能力还有些薄弱,二是他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结构。

要抓住主要矛盾,首先要解决上课听不懂的问题。因此,初二暑假期间,我们开始开设法语和德语的小班补习班。

语言基础夯实后,初三上学期引入一对一数学教学,强化中学生数学知识体系。初三暑假期间,引入物理、化学、生物一对一教学。

这样,孩子就达到了最初的成长阶段。瑞士没有高中入学考试,只需要申请即可。申请时,您可以在线提交简短的申诉,然后日内瓦州教育局统一分配学校。考虑到英语对于今后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把英语作为一门选修课。

结果,我儿子被分配到艾米丽高中的“语言强化班”。除正常的文科、理科课程外,还同时开设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四门课程。再加上中文的不断学习,儿子几乎要同时学习五种语言​​​。

高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担心儿子听课的能力,还专门给他配备了录音笔。

没想到,在同时学习五种语言的压力下,儿子似乎打通了任、督两条通道。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

后来我们才知道,虽然要同时学习这么多语言,但是也是有方法、有策略的。

例如,德语和意大利语属于第三、第四外语,学习要求比法语和英语低。

法语考试通常持续四个小时。你需要写一篇文章。主题和语法是否正确、句子是否流畅等将作为评分标准。对德语的要求要简单得多。在一次德语考试中,我儿子写了类似“Abus is a car”这样的句子,只要句子结构、语法、词汇都正确,其实就能得分。

至于意大利语,我儿子学习的秘诀就是疯狂记单词。

他一个周末就能记住一页又一页密密麻麻的单词。我们吃饭和散步时都会带着它。他说,只要记住意大利语考试的单词,就能得到高分。

由于汉语是我的母语,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尽力创造一个环境。初中时,我们找了一位语文老师来教他;高中时,时间紧张,我们采取了自学的方法。儿子自己看课文,不懂的单词就到词典里查,不懂的单词、句子就上网查。学完一篇文章后,我们假装自己是学生,听他对课文的讲解,也及时向儿子提出问题寻求解答。

后来,儿子对历史和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人物传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战争史,他一有时间就会上网浏览。屈服于失败。

瑞士小镇的火车站台

隐藏的心理问题,

每个年轻的国际学生都必须面对

来到瑞士求学,儿子面临的第一个心理障碍就是孤独。

瑞士公立学校学生群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学生来自五大洲,真正来自世界各地,甚至比国际学校还要“国际化”。很多学生手里都有三四本护照(瑞士是承认多国籍的国家)。

当我儿子上初一的时候,他的班上甚至整个学校除了他就没有一个中国学生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开学几个月,由于我无法适应,表现出内向、不善交际的迹象,学校心理医生善意地建议我们陪儿子去做心理测试……

这种情况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逐渐得到改善。

后来,儿子很高兴地给我们讲述了学校的生活。为了让我们了解他的故事,他还根据朋友的特点,给朋友起了各种绰号,如“金毛狮子王”、“玻利维亚小姑娘”、“非洲”、“酋长哥”、“不哥们”等。 《吃猪肉》、《小坏米哈伊尔》等,每一部都性格鲜明,视觉感很强,非常有趣。

虽然身边缺少中文同学是儿子前期适应环境的障碍,但这也帮助他更快融入当地语言环境,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孩子有时比父母想象的更有韧性。

当然,儿子能够克服孤独感,不仅得益于家人的耐心陪伴和倾听,也得益于瑞士相对平和的社会氛围。例如,孩子的学校对歧视或欺凌行为非常重视,情节严重的,他会被开除。 。

儿子和同学参观欧洲原子能中心

第二个心理问题是自信心。

我清楚地记得,刚到瑞士时,儿子不愿意参加我们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

瑞士提供许多长假期,包括为期一周的滑雪假期。每到假期,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如何通过软硬手段逼迫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但效果并不明显,儿子不愿意出去。由于语言沟通困难,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停滞不前,这让儿子从心底里抵制对外交流。

幸运的是,随着跨越了语言障碍,他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身边的朋友也逐渐增多。后来约上朋友一起去爬山、打球、吃饭,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我儿子在法国和当地同学一起留学

为了鼓励儿子打起精神,我让他写下“我想成为尖子生”四个字,贴在桌子正上方。我真诚地对儿子说:“让优秀的成绩成为一种惯性。”记得上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下降得厉害,我曾在课桌角刻下“还我尊严”四个字来激励自己(灵感来自于周润发的电影《赌神》) )。

我不知道这个招数对儿子是否有效,但后来他确实这么做了,“让优秀的成绩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个心理问题是文化融合。

今年6月,儿子高中毕业前进行了一次游学。他和我们进行了视频聊天,首先他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次活动中钻洞、下坡、聚会的情况,这是紧张学习后难得的放松时刻。但谈话结束后,儿子突然感到有些不高兴。

“怎么了,儿子?”

“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太合群。当我们深入交谈时,我们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有时当我和他们,我假装很酷……”

瑞士山区独特的单轨观光列车

没想到,来瑞士6年的儿子已经和瑞士朋友“打成一片”,口头交流没有障碍,但文化融合仍然存在问题。

仔细想想,儿子小学毕业就来到了瑞士,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他还喜欢硬核的东西和军事个性化的符号,这在同龄的瑞士同龄人中是很少见的。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引导儿子“客观”地看待周围多元的文化环境,以及对历史和民族的不同看法。这些东西经常会出现在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聊天以及周围的环境中,而且没有办法逃避。

对于孩子来说,是应该完全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应该放弃自己的个性,适应环境?恐怕都不合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外圆内方”。我告诉儿子,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需要接受来自国外的一切,和平共处即可。

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能把它们留给时间。

瑞士冬天的达沃斯小镇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留学生家庭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陪伴。不要等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才后悔。

我和妻子一直坚持多和孩子聊天,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评判。因此,即使在青春期,我的儿子也非常愿意与我们交谈。

后来,我们离开瑞士去工作,留下儿子独自读高中。在我们分开的两年里,我们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视频通话,从一小时开始。我们主要聊了这一周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不同的方式呆在一起。

写在最后

曾经有朋友问我,在瑞士这样“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到底该不该考论文呢?需要鸡宝宝吗?

我的回答是,其实即使在瑞士这个号称世界上最舒适的国家,要不要蜷缩起来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

对于我们这样希望接受大学教育的留学生家庭来说,需要克服的挑战并不比在国内少。瑞士公立高中和大学残酷的淘汰机制对我们来说是注定的。

不过,对于职业教育相对认可的瑞士家庭来说,他们确实有不涉足的资本。如果你接受职业教育并留在瑞士工作,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因此,想要摆脱内卷化的压力来到瑞士,就必须通过语言、心理和学业上的挑战。

不过,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认为比“卷”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一个优秀的习惯。这种习惯会帮助孩子在暂时落后的环境中不至于放弃努力。

法国阿尔代什省学校组织攀岩活动

不久前,儿子去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学习他最喜欢的生命科学领域。

大学的学习压力很大。他告诉我们,他已经开启了生存模式,并开玩笑说:“爸爸妈妈,开学第一个月,我就活了四个星期了!”

是的,前面的路还很长。现在,我只能对儿子说:“恭喜你,加油!”

本文中的图片由作者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3:30 , Processed in 0.1577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