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湄潭县洗马镇团结村:小小蚯蚓如何蚓出致富新路子?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 14: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蚯蚓养殖、循环经济,小蚯蚓成为致富“法宝”。近年来,湄潭县西马镇团结村因地制宜,依托丰富林地资源,引进蚯蚓养殖业,发展循环农业新模式,展现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巨大潜力。循环农业。 “蚯蚓”创造了一条致富之路。新方式。

“我们养殖蚯蚓的土壤里有猪、牛的粪便,还有废弃秸秆等,这些都是蚯蚓生长的营养物质。”西马镇团结村何家关的树林里,覆盖着黑色覆盖物的大棚格外显眼,大棚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泥坎十分整齐,空气中弥漫着发酵土的味道。贵州湄潭百汇蚯蚓养殖场负责人王龙春蹲下身子,随意地把泥坎上的土挖开,从下面挖出了一条条蠕动的蚯蚓。

蚯蚓,中医称蚯蚓,是中药材之一,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功效。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此外,蚯蚓还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通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蚯蚓可以巧妙地解决水产养殖粪便带来的环境管理问题。

王龙春与蚯蚓的“结缘”得益于他多年从事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经验。近年来,年近70岁的王龙春感受到了蚯蚓养殖的商机。他认为,蚯蚓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巨大,人工养殖蚯蚓将成为朝阳产业。蚯蚓喜湿润、喜阴,团结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为王龙春的蚯蚓养殖业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2022年10月,王龙春来到团结村租了2亩地尝试养蚯蚓,开始了他的林下蚯蚓养殖之旅。

“蚯蚓养殖在湄潭还是一个新兴项目,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一是经济价值高,一亩养殖蚯蚓可产生3万到4万元的经济效益。其次,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养殖蚯蚓,可以消化村里的猪、牛粪、秸秆等废弃物;三是有社会效益,用工高峰期,农场每天需要四十、五十个临时工,十个左右的长期工。他们都是联合村当地村民雇佣的,帮助他们就业、增加收入。”王龙春告诉记者。



打开温室里的自动喷水设备、粉碎秸秆……沉茂吉在农场里来回忙碌。他是团结村何家关的村民。团结村王龙春的蚯蚓养殖场开业以来,当地村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我家就住在附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在这个蚯蚓养殖场打工很好,一天能挣100多元,照顾家人也方便。” ”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搞定。 沉茂吉找到了工作,可以在淡季做临时工,增加家里的收入。沉茂吉表示,他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今年,在团结村委会的协调下,王龙春搬到了现在的养殖基地。规模扩大至30亩,拥有近30个温室。养殖的蚯蚓主要有红蚯蚓(太平2号)和广地龙。品种多,红蚯蚓可作为药用、渔业、花卉栽培、鸡鸭的优良饲料。目前,养殖场的蚯蚓生长情况良好,增产明显,线上线下销售前景广阔。到今年年底,养殖场预计扩大到50亩。

“蚯蚓养殖场发展起来,会带动更多当地农民致富。只要他们有猪、牛粪,我就可以免费为他们提供蚯蚓种子进行养殖,养殖成熟后我们会回收利用。”到2024年底,我将使基地规模扩大到100亩,届时团结村将有更多村民致富。”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王龙春充满信心。



如今,团结村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现已有了“蚯蚓”路人。村里难以处理的牲畜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也找到了很好的“归宿”,形成了“农作物-畜牧养殖-与”粪便及农作物废弃物收集-蚯蚓养殖--的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 “有机肥还田——种庄稼”,团结村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共赢。

“和睦村立足一村一品,聘请贵州师范大学张传波教授指导我村循环农业,引导产业科学发展。蚯蚓养殖是循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通过养殖蚯蚓,我们村的牲畜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变废为宝,形成循环农业,我们通过公司+农户销售种植的有机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西马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田伟一说。 (综合媒体记者田茂强、田茂宇、陈星辉、文晓波、刘芸芸)

导演:曲新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3:40 , Processed in 0.4348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