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4 2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按照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健康强市、健康阳江的目标,扎实推进党建、强基层、筑制高地、兴医疗改革、预防为主、吸引人才、优质服务,全力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COVID-19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的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九个着力”和“十二个强化”部署,市委提出的“七个到位”要求,因势而行、按令行事,把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以非凡的工作方法、强劲的工作节奏,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圆满打赢疫情防控“海陵保卫战”、“春节阻击战”、“涉疫外船遭遇战”等阶段性战役“疫”,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城市。 2月24日以来,我市无新增确诊病例;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3月6日前全部治愈出院,顺利实现无死亡、无医院获得性事件、无病例传播的目标。阳江港外籍货船上3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转阴,随船出境。发热门诊(诊所)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核酸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逐步提升。目前,当地感染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疫情保持稳定。秋冬季疫情防控措施和常态化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双协调”。稳步迈向“双胜利”,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我局被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二)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新突破

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签署合作协议,聘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兴所长为阳江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与澳大利亚皇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员、新加坡医学院院士签署协议。林艳玲与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继炎、卢聪、谭宁教授建立阳江市心血管中心;签约聘请国家二级教授李继熙为医院科研顾问。通过合作共建、专家联盟,灵活引进17名学科带头人和一批高层次人才。新招聘博士10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在研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SCI论文1篇,并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拥有科技基金项目5项,获得2020年省科技专项资金150万元。皮肤科入选“广东省医院最推荐科室推荐科室”;预防医学科通过省中医药局4A级评审,成为广东省人民医院预防未病示范建设单位。完善在线问诊、云药房、智慧医院展示中心、处方配送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服务。互联网医院覆盖51个科室,接受在线问诊的医生409名,挂号患者7629人。参观人数为40,801人次。

(三)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截至10月底,全市传染病疫情保持稳定,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1种11318例,发病率为442.87/10万。其中,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同比明显下降。艾滋病疫情总体平稳、呈下降趋势,新增病例数同比下降37.03%,居全省第18位。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管理规范落实,慢性病管理扎实推进,地方病防治成效不断巩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有效实施,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2020年民生问题,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和疫苗接种诊所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公共场所自动除颤器部署正在加快。妇幼保健服务持续做好,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工程五项指标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三项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城乡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程加快推进。落实计划生育四项奖励制度,开展计划生育关爱送温暖行动,推动医养结合、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积极促进老年人健康,实施“银龄健康行动”。政府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截至2020年10月末,预计全市常住人口出生人口总数为20003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515人,出生率为7.74‰。

(四)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阳东区人民医院、阳春市人民医院、阳西县妇幼保健院等新医院建设加快。阳春市急救重症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全市120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江城区、高新区、海陵区救护车均可实现智能定位,新增手机报警定位系统;阳西县120应急指挥中心与市120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救护车定位、视频共享;阳春市120应急指挥中心已完成装修及相关设备安装。分级诊疗机制有效运行。 1-10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诊疗总量的53.76%。 “三融合”工作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318支,签约人数125.02万人。全民签约率48.92%,重点群体签约率74.44%,贫困人口签约率95.52%;截至10月份,全市人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金额为46.33元。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特岗岗位招聘工作;招收全科医生学员233人,超额完成省级任务;招募住校培训生75名;招收订单型学生84名。 “名医工作室”已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地。首批46名专家已进驻23家基层医疗机构,优质资源进一步配置。

(五)医改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



现代医院四种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1-10月,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占比22.85%,比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百元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物资费用为25.0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45元;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1.06%,同比提升1.68个百分点;人员费用占比39.88%,较去年同期上升1.59个百分点。阳西县紧凑县医社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发展,市综合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市公共卫生医院确立为互联网医院,市远程医疗平台70个点中66个项目已全部完成,省级远程医疗平台联网率达到96.9%。

(六)行业服务管理更加高效

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指导,开展使用“环保酶”消毒等情况专项检查和整改,以及酒店等住宿场所疫情专项检查。结合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推进打黑集中执法整治、行业乱象整治、“惩腐送保护伞”整治等,开展打击黑恶势力专项行动。对无照、非法行医以及《医学出生证明》的管理和监督进行检查。结合“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医疗机构环境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继续开展监督执法“以案促管”工作。 1月至11月,全市卫生系统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14起,其中我局查处201起,罚款17.5万元。组织开展随机监督、抽查检查。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抽查单位494家,完成任务的单位436家。任务完成率88.26%,完成率100%。对监督抽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31家单位,依法进行了查处。完善职业病防治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持续推进尘肺病防治工作,深化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共检查用人单位403家,发现各类问题或隐患413项,立案8起,罚款3.1万元。元;全市共有1004家企业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其中969家企业通过审核。推行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指尖办理、预约办理、就近办理”,受理行政审批事项申请1785件,办结率100%。我局服务窗口前三季度被评为“优秀窗口”,获得公众好评10次。文化创作和卫生事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阳春市已通过国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考核。全市拥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个、省级44个、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76个;申请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9项,获批1项;申报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63项,获批44项。全面落实对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关爱关怀措施。通过“阳江健康”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发布疫情信息633条,全系统通过互联网推送科普知识4335条、先进事迹801篇; 202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顺利举行。

(七)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在COVID-19的医疗救治中,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全市14例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100%,有效率100%。 2020年全市共收到省中医药局立项科研项目18项,其中市人民医院省中医药局立项的新冠肺炎应急专项科研项目1项—— 19.用中药。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成功荣获省疾病防治服务4A级。市中医院二期建设项目住院楼、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

(八)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广泛开展“党员表露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融入“健康阳江·飘扬党旗”主题党日系列活动,积极打造“争当抗疫先锋,让党徽闪闪发光”党建工程。中共阳江市卫生局直属委员会党校成立。以试点医院党建示范点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督促市委检查整改落实情况,推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提高工作实效。疫情防控期间,在市人民医院综合病区、市公共卫生医院、市疾控中心等防疫一线成立了10个临时党支部、6个党小组。预防为主,第一支阳江援鄂医疗队成立。第二临时党支部,全市1039名医务人员提交挑战书,210名医务人员提交入党申请书,5名医务人员“在第一线入党”,充分发挥了全市卫生系统的作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 问题

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应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市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平衡。充足性问题依然存在,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需求仍存在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仍不完善需要优化。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毫不放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府部署要求,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定期开展疫情研究分析,及时把握输入性疫情潜在风险,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战略防外来、防个人”,动态调整完善防控措施,抓好重要时段、重点场所、特殊机构、重点人群健康排查管理等重点防控措施。

(二)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快市呼吸中心等七大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区域急救和重症救治能力,加快市级急救医院和省级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医疗救治中心。水平平台、高质量学科建设和高水平成果输出取得新突破。

(三)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按照总体建设规划,推进市人民医院院区升级改造,加快市中西医结合新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江城区人民医院、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市中心医院如期推进。医院二期工程。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加快建设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国家信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推动市中医院和市中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逐步完善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

(四)全面落实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坚持三院联动,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和绩效评价。推进省级紧凑县医社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协调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供应保障等医改重点政策落实。

(五)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落实中央总体改革框架“两个建设”“两大重点任务”“两大支持”和全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公共卫生防控和救治能力。文件指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着力弥补公共卫生短板,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六)不断提高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做好监督执法“以案促管”,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电子证照发放。推动卫生村镇创建和成果巩固,力争实现市级卫生村镇创建率分别达到50%和70%的目标。进一步落实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四大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一老一少”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四项奖励扶持制度。推动住院医师和全科医生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管理规范化,实施农村卫生人才订单式培养。按规定做好一线医护人员的关爱工作。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做好全市卫生“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健康阳江行动。

(七)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加强中医药优势专业建设,力争创建3至5个省级中医药重点或特色专业。深化实施中医养生保健工程,持续推进疾病预防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加强医院康复科室建设,提升中医特色康复能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弘扬。

(八)继续加强本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完善重点岗位、重点区域防控体系,根据检查反馈情况继续整改“后半篇”。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措施,持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作风”,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自律,规范医疗卫生执业行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9:48 , Processed in 0.0664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