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九大手机厂商抱团推出快应用,能否夺回应用分发主导权?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5 1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小程序的崛起,不仅让嚣张的苹果,也让国产手机品牌紧张不已。

3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小米、中兴、华为、金立、联想、魅族、努比亚、OPPO、vivo等九大手机厂商将联合推出快应用标准。其目的是使开发人员能够扩展场景的未来并以标准化的方式访问它们。

“快应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去年,小米就推出了“直营服务”,魅族也推出了“快捷应用”。它们类似于微信小程序,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可点击使用。现在,九大手机厂商终于决定联手,试图重新夺回应用分发的主导地位。

原因在于,2017年微信小程序爆发,不仅收割了各大应用的流量,还控制了用户入口。在此之前,手机流量的入口属于硬件厂商和苹果,微信动了他们的奶酪。华为、小米、金立等品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参展厂商,目前不方便透露更多具体信息。 vivo相关负责人在公司手机发布会上透露,一年内,vivo手机上的免安装应用数量预计将超过5000个,覆盖大部分应用。

然而,对于硬件行业来说,这却是一件“大事”。 “中国手机厂商早就该联合起来做点什么了,能够结成联盟是好事,但是必须要有足够强的标准来推动。首先要看参与各方是否能够联合起来。”合作是否团结,第二是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应用的开发。”

中国移动联盟秘书长王彦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何共同推广平台至关重要。

逆袭小程序

微信生态链规模持续增长。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透露,春节期间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

同时,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4月至今,微信小程序用户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跳一跳”为代表的微信小游戏上线,2017年12月,小程序累计用户数达到4亿。

目前,小程序已启动招商,商业化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硬件厂商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宽带用户(即3G、4G用户)总数为11.3亿户。即使上述九大厂商仅占据60%的市场份额,但仍然拥有超过6亿的用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快应用的本质是对抗小程序。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证明小程序对应用商店的影响,但硬件厂商必须未雨绸缪,避免被边缘化。 “我对这个联盟还是蛮看好的,APP不能特别重,所有的应用都在变得越来越轻。快应用应该说是厂商为了争夺微信的市场和营收而采取的主动行动。”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快应用和小程序相差无几,两者之间的竞争非常明显。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CTO胡哲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的现状是线上流量紧张,线下成本昂贵。无论是快应用还是小程序,都是巨大市场需求的产物。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入口多元化的企业也会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我们对新兴的产品形态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流利说的用户群体遍布各个产品生态圈。同时,使用这样的轻应用,也非常适合流利说随时随地说英语的产品特点。”

香料共享服务器

商业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尽管华为、小米、联想等同行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始终很激烈,但他们却很少在快速应用上达成一致。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手机厂商的商业模式决定的。在微信成为唯一的“超级APP”之前,几乎所有移动应用厂商都不得不依赖苹果应用商店和安卓手机应用商店来寻求更低的用户获取成本。而手机厂商则几乎是徒手“卖货”,忙着维护与渠道、供应商的关系。

“以前手机厂商看得不够远,因为做硬件和做软件的思路完全不一样,大家只知道通过推广下载来赚钱。现在手机应用都非常理性了,而且投资者不再盲目烧钱 “除了抖音、火山、快手等短视频外,其他应用真正在应用商店投资的并不多。”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行业人士透露,另一层。收入来自游戏推广,但腾讯和网易占据70%以上份额后,推广费用也大幅减少。

尤其是随着微信生态的壮大,手机用户只需打开微信即可获得基本服务,无论是打车、订餐、购买电影票、预订航班酒店,还是进行移动支付,都绕过了手机制造商的应用程序商店。

因此,手机厂商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产品变现方式,而不仅仅是硬件收入。近日披露的小米招股书显示,2016年,小米营收的79%来自硬件,21%来自互联网服务。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

目前,小米正计划扩大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比重。 2017年,小米硬件业务预计将占营收的68.3%。预计到2019年,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将超过硬件收入。

不过,目前尚无关于快应用的运营细节的明确信息。业内人士分析,在覆盖足够的场景和流量后,九大厂商预计将根据用户量获得相应的广告分成。此外,开发自己的平台也将帮助手机厂商增加用户粘性,积累更多的数据资源。

关于重要性的争论

硬件业务代表现在,软件服务代表未来。这个真理已经被苹果、IBM、微软等科技巨头所证实。然而,手机厂商转型并不容易。他们如何赢得互联网玩家的青睐?



某工具应用开发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快应用的局限性与小程序类似。它们不如原生 APP 流畅,加载速度慢,因此不适合大型 APP。 “小程序的开发包大小都有限,只有一两兆。低频、工具类的更适合轻应用。”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小程序依托微信的账号和支付系统,只需一个微信账号就可以连接。快应用没有现成的账户体系,其局限性可能比小程序更大。尤其是一些需要支付的应用仍然无法绕过微信。

去年8月,华为与腾讯爆发纠纷。原因是荣耀Magic手机可以根据用户的微信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它还可以在通话和购买时提示相关服务信息。这些技术都是华为与科大讯飞、高德、支付宝、携程等APP深度合作研发的结果。然而,这些都被腾讯指控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

华为并不认为自己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称该公司只有在用户设置后才能收集相关数据。虽然两家公司最终达成和解,但此事也暴露了手机终端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王艳辉看来,除了来自微信和苹果的外部竞争压力外,九大品牌快应用标准的成功取决于其结盟的决心。 “微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程序生态,无论是推广、补贴、运营还是培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企业能否成为其中,我认为是非常不确定的。比如如果需要补贴的话,这个补贴谁来提供,如果不能吸引到顶尖的应用,平台上就没有开发者玩了。”

对于那些依赖流量转化交易的应用来说,还有另外一条出路。蘑菇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是与微信的深度合作,但并不排除其他渠道的合作。哪里有用户、哪里有流量,就相应布局、发展。 “或许手机厂商的数量不一定多,但有更多的选择是好事。当然,前提是平台体验必须足够好。”

此次高调的联盟能否撬动现有市场格局仍值得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3:55 , Processed in 0.1384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