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引入科检体系,将司法笔迹鉴定应用于瓷器底款字迹识别的价值及方法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8 15: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

上面蓝色字“西藏世界精华”直接免费关注!

<p><pre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    <section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white-space: normal;font-size: 15px;text-align: center;widows: 1;min-height: 1em;line-height: 1.75em;"><section data-color="#de2c26" style="margin-bottom: 20px;outline: 0px;min-height: 1em;"><section style="outline: 0px;line-height: 27.2px;"><section data-color="#de2c26" style="margin-bottom: 25px;outline: 0px;min-height: 1em;text-align: left;"><section mpa-from-tpl="t" style="outline: 0px;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none;border-color: initial;"><section mpa-from-tpl="t" style="padding: 10px;outline: 0px;border-width: 2px;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222, 44, 38);"><section mpa-from-tpl="t" style="margin-right: 0.2em;padding: 3px 5px;outline: 0px;"><section style="margin-top: 10px;margin-bottom: 10px;outline: 0px;line-height: 1.5em;text-align: center;"><strong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span style="outline: 0px;"><strong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span style="outline: 0px;">点击名片快速关注:</span></span></strong>《<strong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span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strong style="outline: 0px;">收藏家聚乐部</span></strong></strong></strong><span style="outline: 0px;color: rgb(255, 41, 65);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span></section><section class="mp_profile_iframe_wrp"><mp-common-profile class="js_uneditable custom_select_card mp_profile_iframe" data-id="MzI4ODU0Nzk0NA==" data-pluginname="mpprofile" data-headimg="http://mmbiz.qpic.cn/mmbiz_png/sNcAmXhubYdfNibuJvJodG0IJrLX52oSfmykZ5iac0M4eRXicwlar6tT4dZGSdTQGZibdaKEdAWvUlKXFSfrREMmDw/0?wx_fmt=png" data-nickname="收藏家聚乐部" data-alias="scjjlb002" data-signature="收藏家自己的家园!" data-from="2" data-is_biz_ban="0" data-weui-theme="light"></mp-common-profile></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re></p>
鉴于如前所述单纯依靠老化痕迹法对清代瓷器进行断代的困难(时间跨度太短且老化特征相似),为了最大程度地放弃眼科的主观性,引入科学的检验体系,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司法纳入其中,专门撰文探讨笔迹鉴定应用于瓷器铭文笔迹鉴定的价值和方法。

首先,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业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定、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也就是说,司法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委托法律鉴定单位,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件专门问题进行认定和判断的活动。 (来自百度)

根据上述定义,可见法医鉴定是科学的、专业的、严肃的。

另外,法医笔迹鉴定是基于生理学、心理学和动力学原理,而不是基于我们的经验总结和有限的瓷器数据库形成的抽象文字描述。鉴定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即可掌握,而且客观、公正。属性和易于推广。

笔者在接触清代瓷器藏品后,开始研究司法笔迹鉴定相关知识,并有意识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清代瓷器藏品中。这种方法没有讨论过,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里的清代瓷器铭文数据库还不是完整版本(我们很难囊括所有书写清代瓷器的工匠的笔迹),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晋升到每一件清代瓷器。鉴别。

但这个方法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首先可以鉴别民间瓷器基础与博物馆标准器的身份。如果地基的字迹为同一人书写,司法笔迹鉴定结论可以优于胎、釉、纹饰、器形等特征的主观鉴定结论;

(2)虽然标准版瓷胎数据库不完整,但通过(1)正宗的民间瓷器,其造型、胎体、釉色、纹饰等特征(如与各博物馆标准器皿不同)可以丰富文物资料我国的数据库还丰富了一些民间科研机构的数据库(如胎釉化学成分数据库。作者多次强调用这个数据库来鉴定瓷器的不科学性,但是这个数据库还是很有意义的古代陶瓷的事后研究制造工艺);

(3)(2)形成的扩展数据库可以辅助识别(1)未涵盖的古瓷部分,进而扩展(1)的数据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该方法的使用应采用对部分藏品进行真伪鉴定且不能逆向判定真伪的原则,即:可以识别为与该瓷器数据库相同的瓷器。国有博物馆是正宗的;但不能和国有博物馆相比。藏品瓷器数据库中的记录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直接判定为赝品。因为标准数据库不完整。

本文所提到的书法样本均选自《故宫陶瓷图解辞典》(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2010年)中的清代瓷器。本文所提到的考察材料均选自民间收藏的瓷器。附上本文提到的参考书目。本文所用专业术语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7239-2018笔迹识别技术规范》。本文引用的例子均经过作者经过法医笔迹鉴定专业人士审阅,结论一致。

下面是一个例子,先上图

图1 左:样本笔迹,右:测试材料笔迹

1、首先按照国家标准检查检验材料上是否存在仿笔迹。

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模仿者不可能完全感知被模仿的对象。首先,从形态上看,明显、清晰的笔画及其组成部分容易被感知,而复杂、细小的特征则不易被感知;第二,从动态角度看,笔画力度、笔顺、意义联系(整体动作关系,特别是(不连接))一般不易被感知;第三,词与词之间的整体连贯性也不易被感知。被感知。

其次,模仿者的观察能力条件不同,感知物体的能力也不同。同时,写作时对旧有技巧和习惯的控制和再现也不同。模仿者需要不断地纠正和观察,这必然会影响写作的效果;当写作时,人们的注意力和控制力减弱时,他们的旧技能和习惯就会“显露出来”;当旧的技能和习惯重新出现时,作家可能会意识到它们并加以修改,这必然会导致运动变化特征痕迹的产生。

第三,在整个模仿过程中,在不同因素的干扰下,写作活动中会出现不同的矛盾现象:观察与注意与对象的矛盾、感知与写作过程的矛盾、写作与写作之间的矛盾。效果监督、单个词语之间的矛盾、对象的有无与模仿的矛盾、模仿的开头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矛盾、书写注意与控制不一致的矛盾、明显部分与模仿部分之间的矛盾。模仿效果中的小而复杂的部分。

上述心理和抄写特征导致模仿笔迹中容易出现以下特征:断笔、仓促、笔画解释不清楚、笔画颤抖、笔画飘浮等。(不同于正常的断笔、连笔等)书写时,如果正常书写时出现上述特征,笔画往往是确定的,字迹清晰;如果正常书写时偶尔出现抖动或跳动,则往往可以是外界条件变化的原因。发现的原因,例如手从垫子上掉下来,或者纸张下面有异物等)

根据国家标准,确认是否为仿笔迹,需要检测以下特征:

a) 作者故意放慢书写速度(上例中未发现);

b) 写入者强行加快写入速度(上例中未出现);

c) 作者故意改变了单词的写法、结构、字体、字型、笔画顺序、运笔动作等(上例中未发现);

d) 作者故意使用他的非惯用手(通常是左手)来掩饰书写(在上面的例子中没有发现);

e) 作者故意使用尺画、喷画等不常见的书写工具和书写方法来掩饰书写(无关);

f) 作者混合使用了上述方法,或故意使用其他特殊方法来伪装写作(上例中未发现)。

综合结论:字迹稳定、流畅,不存在刻意模仿他人书写风格的特点。

2、瓷器底部的字迹虽然具有一些与签名字迹相似的特征,如确实有签名、字数确实少、书写方式多变等,但它并不是签名手写的。皇帝亲自签名,而且通常有多名工匠签名的情况。 ,在进入鉴定流程之前,需要首先比较样本与检验材料的笔迹特征是否可能匹配(步骤略),因此不适用签名笔迹鉴定的相关规定。

结论:签名笔迹认证条款不适用。

3、进行身份鉴别,即比较样本与测试材料的笔迹特征,得出是否相同的结论。

由于瓷器尺寸不一,拍照预留的底图无法测量尺寸。本文仅使用目视比较和符合比较两种比较方法,跳过微观比较、测量比较和仪器/软件比较。正确的方法。

(1)重合比较:用软件将测试材料的图像调整为黑白,设置透明度为60%,覆盖在样品上。发现检验材料与样品基本一致,轻微位移是由于书写或拍摄角度不一致造成的。

图2 重合比较

结论:吻合度较高,达到95%以上。

(2)直观比较:

a) 行文:主要考察作者的布局、文字的大小形状、排列组合等,反映作者的写作水平和驾驭能力。

图3 写作风格



从图中的箭头可以看出,作者具有良好的书法素养和书写习惯。用笔力度多变,笔画平稳,笔画的起笔、转折、衔接自然,收笔有个人惯性动态特征。 ,排列整齐,与样品一致。

b) 布局:通过重叠比较,可以看出样品与检验材料的压痕、突起、轴线和基线角度高度一致。

图4 布局

c)书写方法:仅“知”字的“进”字和“年”字的收笔画不同。由于在紫禁城的另一个样本中发现了类似的书写方法,我们知道当时还有另一种书写方法。其余字体书写高度一致。

图5 另一个故宫样本

d) 形状:

“大”字中间两竖笔向左漂移,最外笔画中部凹; “之”字左上竖笔,末端为弧形,向右弯曲; “之”字底笔横过竖笔而出; “年”字左上侧横折向下倾斜,右上侧横折如隶书波浪。以上特征都是测试材料和样本书写稳定、变化一致等高价值特征。

图 6 字形

e) 结构:

从重合对比图可以看出,结构高度一致。

f) 笔划顺序:

参照图5中的序号3、4、5、6,可以看出笔画顺序是完全一致的。

g)书写:除c)中提到的两个不一致外,其余字符在起、合、转、折、连、卷、提、停、拖、带方面都是一致的。

h) 笔迹:本文测试书写过程中书写工具在笔迹笔划中形成的痕迹特征,综合反映书写工具的结构特征和书写者的书写动作特征。如用圆珠笔书写造成的漏墨、堆积、不连续、裂线等……

测试结论:笔迹清晰连贯,无不一致之处。

综合结论:除个别笔画不一致(且有合理原因:样本笔迹数据库不完整)外,其余特征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重叠比较和直观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肯定是相同的结论。

国家标准中对身份确认的要求:

作出确认身份的鉴定意见,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a) 测试材料的笔迹和样本的笔迹的笔迹特征质量较高,其整体价值充分反映了同一人的书写习惯;

b) 测试材料的笔迹与样本的笔迹在笔迹特征上不存在本质区别;

c) 测试材料笔迹与样本笔迹之间笔迹特征的差异或变化能够得到合理解释。 )

下面附上更多样品瓷和测试料瓷图片以供参考:

故宫样品:乾隆黄地珐琅十字花纹空心瓶

故宫瓷器描述及图片

检验材质:乾隆粉彩花草纹虎耳虎耳空心瓶

检验材料明细

被检材料的足迹

检验材料底图

笔者之前在讨论清代瓷器断代时提到过的两件高度相似的瓷器,但恰好被两家机构误检,其字迹鉴定特征如下:

(一)此件为清代“康熙御制”红地珐琅荷花碗,经机构通过釉料化学成分对比方法,误检为晚清民国仿品。

清 康熙年制 红地珐琅莲花碗



(2)此件经国际拍卖公司鉴定,为清康熙瓷器:

两幅作品的笔迹鉴定对比图如下:

(一)第一项:故宫标准文书底部的字迹能够被识别为相同。

基础型号对比图

布局、字体、结构对比图

笔画书写特点对比图

(2)第二件:故宫保存的标准仪器三分之三样本的字迹不符,均给出否定身份的鉴定结论。但由于数据库可能不完整,无法直接判定为赝品(可通过装饰笔触、画风进一步鉴别)。

下面是另一件清代第三代的清代瓷器,经机构通过釉料化学成分分析和专家目视检查,认为是仿民国时期的瓷器。底部的字迹可以用来识别身份:

重合对比图

基础型号对比图

基本布局、字体、结构对比图

底层模型书写特性对比图

以下是更多故宫博物院标准仪器及误认藏品图片,供参考:

故宫珊瑚红地珐琅牡丹纹瓶

故宫瓷器描述及图片

误认民间藏品“大清雍正年制”斗彩龙纹葫芦瓶

清雍正年制彩龙纹葫芦瓶详图

“大清雍正年制”斗彩龙纹葫芦瓶底

大清雍正年制彩龙纹葫芦瓶底图

类似的以鹿为马、以马为鹿的冤假错案还有很多。有时间的话可以专门发个帖子。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造假或指责,而是为了厘清科学方法和技术,呈现坚实的证据链,让混乱的鉴定界变得清晰起来。

本文的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7239-2018笔迹识别技术规范》

(2)《笔迹鉴定新理论·鉴定师手册》王冠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3)《法医笔迹鉴定》陈晓红科学出版社2021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1:53 , Processed in 0.1029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