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长春高新集采假消息引发股价暴跌,投资者索赔征集启动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8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闯/深圳商报记者 李耿光

曾经千亿市值的医药蓝筹股,因自媒体发布虚假集采政策,股价暴跌。投资者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然而,却有人利用这条假消息,通过卖空赚钱,在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悲剧。虚假信息造成了股价暴跌的悲剧。

9月19日晚,上海文飞涌律师事务所发布“长春高新()投资者索赔征集”计划,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长春高新投资者,对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提出索赔。

记者了解到,这是首例A股投资者因虚假消息索赔损失并向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肇事者索赔的司法案件。据了解,律师已收到超过70名投资者的索赔申请。

长春高新、华照医药网相继回应

针对“长春高新集中采购虚假新闻沽空事件”,长春高新9月2​​0日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关注这一事件。公司注意到部分股东已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但相关事实仍有待监管机构核实。该公司对此没有太多可回应的。

9月19日,华兆医药网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媒体表示:“我们已经收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此事(指信息集中采购)的询问,上级会处理。我们不方便处理。”在这里回复。”该人士仅表示相关部门与证券有关,不方便回答其他问题。

不少投资者在雪球、股吧等股东论坛上对此进行了讨论。

大多数投资者留言询问“如何提交信息?如何联系律师?”有投资者表示,“散布虚假消息是要付出代价的,请关注投资者权益”。 “市场应该有更多的人为中小散户发声。”

也有投资者呼吁:“利用谣言影响公司股价,牟取暴利,强烈建议管理层严查,严惩不贷。”



上海文飞涌律师事务所发布的投资者索赔征集方案明确了投资者征集范围。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资者有权向上述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者提出索赔:

一是2022年8月18日之前持有长春高新股票或当日买入长春高新股票并持有至2022年8月22日之后的投资者;

二是2022年8月18日之前持有长春高新股票或当日买入并于2022年8月19日或8月22日卖出的投资者。该收集期截止于2022年10月31日。

假新闻导致股价暴跌

投资者损失惨重

今年8月18日,长春高新遭遇做空“狙击手”,原因是当天市场传言:浙江省将集中采购生长激素。

8月12日,长春高新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已获得新增适应症的《药品注册证》。长春高新表示,公司将积极推动该产品的市场推广。产品市场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8月17日,浙江省药品器械采购中心发布《浙江省第三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同日,微信公众号“华照医药网”发文称,浙江省第三批药品采购品种目录尚未向社会公布。不过,据业内消息,第三批将合并差异化药物和生物药。附图中,该生物药物含有人干扰素白蛋白(重组人干扰素白蛋白)。随后,微信公众号“药文康策”转发了上述来自“华照医疗网”的文章。

8月18日上午,雪球网用户“股票论坛一手哥”在雪球论坛上发布了“要文康策”转发的文章截图,引发该消息迅速发酵。

当天,这条由自媒体率先发布的集采虚假消息,导致长春高新暴跌跌停,当天市值蒸发90亿元。 8月1日至17日期间,该股上涨超过15%。

从集中收购传言开始,长春高新股价自8月18日启动涨停以来,股价持续下跌,目前没有止跌迹象,投资者损失惨重。

据记者统计,长春高新近一个月股价已下跌27%,市值蒸发250亿元。较今年4月底的年内低点130.86元还有约23%的下跌空间。

9月20日,长春高新收于161.72元/股,小幅上涨0.12%,最新总市值为655亿元。



长春高新股价跌停后,浙江集采露出“真面目”——集采品种中不含生长激素。

9月16日,浙江省公布第三批药品集中大采购。采购品种目录显示,包括维生素D、曲普瑞林、亮丙瑞林等22个品种,并不包括此前传闻的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产品。

今年以来,关于长春高新生长激素将纳入集中采购的传闻屡屡被提及。尽管其粉针产品纳入集采已成既定事实,但股价仍随传闻波动,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长春高科阵营的更加关注。价格较高的注水剂和长效注水剂产品是否纳入集中采购。

利用假新闻卖空是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吗?

法人:向谣言源头索赔

公开信息显示,长春高新是一家专注于医疗技术创新领域、实施产业投资的企业集团。以生物制药为主体,房地产为补充,形成了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现代中药三大产业发展平台。金赛药业、百科生物、华康药业、高新地产“四驾马车”正在蓬勃发展。 1996年12月18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记者查询上述不实信息来源发现,发布和传播不实政策的自媒体已删除谣言。不过,投资者进一步质疑:发布虚假政策的自媒体是否参与融券融券?这是资本驱动的卖空骗局吗?

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如果集中采购确实导致股价下跌,他们会“承认”自己的投资损失,但如果消息不实,就应该有人承担责任。投资者纷纷呼吁监管介入,​​严查其背后的利益链,对捏造虚假政策的始作俑者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编造、散布虚假、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上海文飞涌律师事务所认为,“华照医药网”、“药文康策”等人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导致长春高新2022年8月18日股价和交易量剧烈波动,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后果。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的,应当依法对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导致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可能面临“双重处罚”,即行政处罚和投资者赔偿诉讼。但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损害的投资者很难提起诉讼索赔,即使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困难。此外,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是否还涉及其他证券违法行为值得特别关注。

审稿人:谭禄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10:17 , Processed in 0.0767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