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9 02: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建立专人仓库检查验收登记制度,做到经常进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虫蛀。

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6)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洁,保持干燥、清洁。

(7)工作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4、食品销售卫生制度

(一)食品销售人员上班前必须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帽子,洗手、消毒。销售过程中,禁止抓头、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嘴。

(二)直接进口销售的食品必须完整包装或存放在防尘容器中,并使用无毒、清洁的销售工具。

(三)食品销售应当有专门的柜台,并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

(四)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应当标明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保质期)等。

5、食品陈列卫生制度

(一)陈列食品的货架在陈列食品前必须进行清洁、消毒。

(2)展示的食品必须生熟分开,避免食品交叉感染。

(三)直接进场的食品必须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并保持新鲜、卫生,不得超过保质期。

(四)展示柜、销售器皿、货架、灯罩、价格标签的玻璃不得与食品直接接触,展示的食品不得直接散落在货架上。

(五)展示食品的销售人员工作时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穿戴整齐的工作衣帽。

六、员工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品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健康证逾期不得使用。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三)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食品工作。

7、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体系

(一)精心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培训。

(二)新员工包括实习生、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以备检查。



8、食品器具清洗消毒系统

(一)食品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2)食品用具必须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器具必须由专人保管,不得混用、乱用。

(4)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定期清洗、冲洗、消毒,并由专人管理。

(五)食品器具的清洗消毒情况要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器具要及时更换。

9、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全面检查与抽查询问相结合,重点检查各项制度执行情况。

(二)健康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健康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营业后对卫生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存在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保存卫生检查记录备查。每周进行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提出改进意见,并保存检查记录。

二、如何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2、有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营业执照/QS证书/卫生许可证);

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食品安全管理文件;

5、加工生产线、HACCP认证及班次的详细信息;

6、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加工或者服务工艺流程图、操作前提计划和HACCP计划;

(七)生产、加工、服务过程中遵守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产品执行企业标准时,提供加盖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印章的产品标准文本复印件;

8、承诺遵守法律法规、认证机构要求,并提供材料真实性的自我声明;

9、产品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相关证据和自我声明;

10、生产加工设备清单和检验设备清单;

11、工厂平面图及生产车间布局。

以上是法制快报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如何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相关知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项国际认证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纳入了公认的关键要素,以确保从食品链到最终消费点的食品安全。创建全球认可的和谐安全标准。通过整合多个责任方、多种方法和应用,变得更容易理解、应用和识别。这使其成为比之前整合多个国家标准更有效、更快速的市场进入工具。



1、危害分析():是指收集和评估相关危害以及导致这些危害存在的信息,以确定哪些危害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并需要在HACCP计划中解决的过程。

2、关键控制点(Point,CCP):指能够实施控制措施的步骤。此步骤对于预防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至关重要。

3、必要的程序( ):提供实施HACCP体系的基本操作规范,包括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等。

4、良好生产规范(Good  ,简称GMP):是为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拥有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工艺、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5、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简称SSOP):食品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遵守的操作规范,以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具体领域可能包括:水安全;食品接触表面的状况和清洁度;防止交叉污染;维护洗手和卫生间设施;防止掺假;有毒化学品的标签、储存和使用;员工健康;昆虫和啮齿动物的消灭和控制。

6.HACCP小组:负责制定HACCP计划的工作组。

7、流程图(Flow):指对特定食品加工或生产过程的所有步骤的连续描述。

8、危害():指对健康有潜在不利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条件。

9、重大危害( ):有可能发生,并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它有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10. HACCP计划:根据HACCP原则制定的一套文件,以确保对食品安全重要的危害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食品链的各个阶段得到控制。

11、步骤:指从最初的产品加工到最终消费的食物链(包括原材料)中的一个点、一个程序、一个操作或一个阶段。

12. 控制(动词):确保和维持 HACCP 计划中建立的控制标准的所有必要措施。

13、控制(名词):指执行正确的操作程序并满足控制标准的情况。

14.控制点(CP):可以控制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的任何点、步骤或过程。

15. 关键控制点判定树(CCP Tree):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判定某个控制点是否为关键控制点的一组图。

16、控制措施( ):是指能够预防、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者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任何措施和行动。

17. 临界限值( ):区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水平的标准值。

18. 操作限值 ( ):比关键限值更严格的标准,操作员使用它来降低偏差风险。

19、偏差():指未达到临界限值。

20. 纠正措施( ):对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测表明CCP 失控时采取的措施。

21、监测():为了评价关键控制点(CCP)是否受控,有计划地对控制指标进行持续观察或测试。

22.确认():确认HACCP计划中的每个要素是有效的。

23、验证():指除监测外用于确定HACCP计划是否正确实施的其他方法、程序、测试和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3:35 , Processed in 0.1143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