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河北霸州骑行者被大货车碾压身亡,事故原因待查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9 2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听新闻

9月1日,河北省霸州市一名骑车人被一辆大型货车撞倒,网上流传该骑车人不幸身亡。9月4日,长江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证实,事发男子已经死亡,案件正在按交通事故处理。根据该骑行博主曝光的事件监控@五行三界外账号显示,该男子当时正坐在两辆大货车的中间,疑似被身后的大型货车碾压,以避免积水。

事发周边多位店主向长江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证实,1日上午,该骑行者在镇上行驶时发生车祸,该公路未被机动车道分隔。“骑自行车的人当场死亡,有人在现场拍了视频,无法获救。”一家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救护车和警察后来赶到现场,下午道路恢复正常。

组队在两个大型货运车间骑行

避开积水,遇到在道路右侧行驶的卡车,造成悲剧

骑行博主@五星三界外告诉记者,在事发现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名骑行男子当时正与骑行队友一起靠右行驶,前后有两辆半挂车。“我估计,被杀的骑车人距离后面的大货车只有 15 厘米左右的距离,骑车人在这个距离上完全能够察觉到大货车的存在,而且大货车的移动特别大,应该及时避开。”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骑车人有理由因为前方积水而下意识地避开左侧,导致在大货车的盲区被碾压。谈到这件事,博主表达了遗憾和悲痛,他认为,如果有足够的安全知识和骑行技巧,大量的骑手是完全可以避免这次事件发生的。



博主提供给记者的事件视频显示,事发时,两名骑车人正驾驶在两辆大卡车的中间,一辆接一辆,因为道路右侧有水,两名骑车人都向车道中间倾斜以避开水。然而,后面的骑手由于距离大型卡车较近,速度较慢,被大型卡车撞倒碾压,现场显示该卡车是一辆有 7 对轮胎的半挂卡车,事发时没有明显减速,疑似没有找到骑单车人。

“视频中,还有一名路人骑着普通自行车在死水中行走,即使与大货车并排骑行,也没有发生意外。”这位博主表示,很多公路自行车爱好者因为没有挡泥板等原因,担心身上有水,所以会下意识地绕过水,但此举的前提应该是保证安全,“视频中的大货车也疑似让迎面而来的车辆靠右行驶, 而悲剧发生在压缩骑自行车者的空间的情况下。”

安全科普博主介绍:法规不完善的前提下

骑单车者应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拥有 10 多年骑行经验的 Kopbo 先生向记者倡导安全骑行,“每年火热的川藏 318 国道骑行也充满了类似的危险,国道上有很多大型卡车,而且不像小车那样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刹车, 骑手必须特别小心。许多骑自行车的人没有安全意识。张先生告诉记者,乘坐的门槛很低,普通人以为买专业车就可以骑车,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经常发视频告诉骑手,首先是安全意识,其次是控车的基本技能。骑自行车需要技巧,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刹车,认为公路自行车可以像普通自行车一样捏住刹车。但实际上,专业自行车可以骑到每小时三四十公里的速度,用普通的刹车方法无法急刹车。张先生说,由于缺乏骑行和控制技巧,最常见的跌倒会导致骨折,但在复杂的道路上跌倒后,很可能会面临第二次碾压,这将是致命的。



“自行车法已经 20 多年没有更新了,当法律颁布时,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 20 公里。整个情况已经今非昔比,但相关规定还是比较落后。例如,法规中写到,当没有非机动车道时,非机动车靠右行驶,但对于是否在车道右侧行驶三分之一或一半的距离没有具体规定,这就引发了很多争议。张先生告诉记者,河北霸州的事件暴露出,当骑自行车的人和机动车只能在同一条路上行驶时,依靠右侧是合理的,“而且在很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杂在道路上,有汽车非法停在右侧, 而骑车人只能避开左侧,并可能被停车司机'撞死',大多数司机很容易不注意后方非机动车开门,从而导致事故。”

张先生认为,在缺乏更新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骑行爱好者最好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和控车技能来确保安全,“我从 5 月和 6 月开始就在抖音上进行骑行安全和技能科普。我们已经骑行了十多年,凭借这些通过经验和思考的经验,那些刚起步的人无法亲自体验,但经过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并形成意识后,他们或许能够挽救自己的生命。”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由于骑行的普及,全国各地发生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广大骑行爱好者应该注意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共同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长江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0:26 , Processed in 0.1050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