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全真教:传承老庄真义,苦己利人,三教平等的道教主流教派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0 03: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真教是道教主流派别,承老子之教诲,遵从东华之道,由太傅王重阳创立,宗旨是保全老庄真理,受苦受难以利于人。全真教创始人王旭,字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早年武进士第,入仕为官,后辞官隐居。正隆四年(1159年),在甘河镇遇仙人韩钟离、吕洞宾,得金丹秘方,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到山东传道。他招收了马玉、谭处端、刘处煊、丘处机、王处一、郝大同、孙不二七名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宗派教义

总体而言,全真教的教义在修身养性方面遵循黄老的教义,并继承了黄帝、老子、尹喜、文子、列子、庄子、屈原、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的思想。此外,它主张三教平等,但认为儒、道、佛三教的核心是“道”。其宗教修行原则是“受苦为利”,并实行出家制度,不鼓励道士结婚。



全真教除了继承中国传统道教思想外,还重新整理了符箓、丹药、斋戒、供养等思想文化内容,为当今道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真教的起源

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陕西终南山麓柳江村出现了一位名叫王重阳的人,他就是后来的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他原名重甫,字云卿,后修道,改单名徐,字明志,道号重阳。他自幼宽厚正直,文武双全,二十岁左右便中了科举,以文才而出名。



传记中记载:“南宋建炎四年、晋太宗天会八年,刘裕被封为王,国号齐。改年号为富昌初年。黄河以外治理不及秦,年年饥荒频发,百姓甚至相食。当时,咸阳、礼泉二地是夫子家最富有的。他祖父将我分给两县,远近不能到达的,都来抢劫。附近有三百户人家,我也侵占他们,家产被抢劫一空。官吏带兵来捉拿他,正要处死他。夫子说:乡里人饿死,我路旁捡东西,不忍处死。官吏称赞他,不问便放了他。百姓敬重他的德行。”晋海陵王正隆四年,师父忽然自叹:“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移,我却还如此平庸,岂不愚昧?”不久,他便得到吕纯阳化身的点化,开始修行。

金世宗开元元年(1161年),王重阳在终南山掘墓坐禅。数年后,他顿悟,填平了墓穴,移居柳江村,建草房,与玉蟾合公、陵阳理公同住修行。此时,王重阳在礼泉县再次遇见真仙吕祖,想起了“赶赴东海,投池捉马”的启示。于是于世宗七年(1167年)四月二十六日,在柳江村草房自焚,路过北邙山上清宫,闰年七月十八日到达山东宁海府,开始了“投池捉马”的传道生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8:41 , Processed in 0.0635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