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西安:文艺扶贫扶志,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10 1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这么一批作品

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

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上铭刻时代印记

有这么一群人

扎根人民、服务人民

让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文学艺术的芬芳

有这样一种精神

照亮初心与未来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编者注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把文艺作为精准扶贫的金钥匙,将脱贫攻坚融入文艺工作的各个方面,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力量。贫困。文艺创作中不仅涌现出许多扶贫题材的精彩作品,包括话剧《柳绿》、电视剧《寻找北斗星》、《兰花开》、电影《风吹麦子》等。海浪》等优秀作品,也是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惠民演艺活动的重点地区,精心组织安排了一批不仅体现乡村风情、民俗风情的节目还要深入宣传精准扶贫和脱贫政策。西安市还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的多项政策文件,明确了对脱贫攻坚题材作品的重点支持。

今后,西安将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重要时间点,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组织全市文艺精品座谈会,举办召开选题策划会,从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指导。聚焦扶贫重点工作,引导全市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讲好西安扶贫故事。西安将持续送出优秀作品下乡,提高基层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群众文化“造血”功能,为脱贫攻坚贡献文化力量。

音乐、戏剧、戏曲、影视、文学、书画……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西安市组织开展了各类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开展了一批扶贫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多样、品种多样。让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成为常态。

文学艺术的硕果芬芳

“你们的脚步沾满了泥土,但你们不忘初心,充满向往。汗水浸湿了衣背,你们牢记使命,追逐梦想,扬帆起航……”

10月18日,在“因为有你·西安扶贫故事”巡回展启动仪式上,西安扶贫主题公益歌曲《因为有你》及歌曲原创MV正式发布。动人的歌词、激情的旋律、优美的歌声、感人的画面,感动了在场的市民。

在当天的巡展中,展出的摄影作品也从多角度、多维度讲述了发生在西安脱贫一线的感人脱贫故事,展现了乡村面貌的巨大变化,讲述了西安脱贫攻坚一线发生的感人脱贫故事。讲述贫困群众从“忧”到“住”到“住得好”、从“望”到“富”的历史变迁。

2018年底,西安青年女作家袁国艳撰写的陕西第一本长篇精准扶贫非小说类书籍《古村自白——精准扶贫乡村走访》出版。袁国艳选取了9个县区的村庄和示范区作为样本进行实地考察。历时两年,总行程超过3000公里。他创作的这部20万字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聚焦了该村的脱贫史和致富梦想,还描绘了三秦精准扶贫的全景。

花朵盛开,果实挂满枝头。扶贫题材电视剧《兰花开》已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由西安民间艺术团推出的讲述感人援助故事的小品《拯救爱情》,受邀参加今年10月在张家港举办的首届全国原创民间艺术小品优秀节目。

全市各级文艺单位创作了《太阳照着我》、《公鸡报晓》、《寻找北极星》等一批具有强烈教育意义、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目、《乡村美容师》、《杨毛狗》、《因为有你》、文艺小品、励志歌曲等扶贫文艺作品在基层巡演中获得良好口碑。制作的纪录片《使命》、《勋章》已在多个媒体平台上映。

西安市文联党委书记王晓峰表示,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扶贫理念更加丰富饱满,凸显扶贫工作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履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文化扶贫浇灌幸福之花



进入12月,天气越来越冷,但艺术家参与文化扶贫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

王晓峰告诉记者,在西安市曲艺家协会的组织下,一大批优秀词曲作者即将前往西安市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等地区的一线村组进行基层创作。走访体验生活,了解、感受现在的西安。脱贫攻坚工作新成果新特点。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结合文艺馆藏素材,创作出最契合西安脱贫攻坚主题的优秀歌曲。

对于西安民间艺术团的演员来说,今年年底前他们将在西安、安康等地进行多场扶贫公益演出。

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当天,西安市在长安区、周至县、蓝田县、鄠邑区等区县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扶贫演出活动。通过演出,让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向榜样学习、向别人学习、向别人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脱贫攻坚激发雄心、勇气、信心。

西安文化扶贫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奉献创作。

柳青精神引领脱贫攻坚之路

2018年9月,西安戏剧剧院创作排练的话剧《柳青》在西安上演。该剧讲述了当代著名作家柳青带着妻儿来到长安皇甫村十四年,扎根农民之中,从农民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创造了史诗巨著《创业史》。故事。

11月25日,记者再次来到皇甫村,探访刘庆生活和工作的土地。柳青墓前矗立着他的半身像,底座上刻着“人民作家柳青”六个铿锵有力的大字。这是柳青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群众给予他的最高赞誉。

携手文艺脱贫、惠民生。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是西安文化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今年6月10日,以严卫国、齐希胜、王子超等艺术家为首的西安民间艺术团在西安市周至县开展文艺扶贫征集创作活动。在风采征集活动中,主创人员走访了多个村镇,与扶贫干部和扶贫对象进行了深入对话,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西安长安区长青艺术团团长王建全表示,只有真诚的作品才能深入人心。 “我们的节目都是源于生活的。长青艺术团创作、编排的扶贫文艺巡演节目,以扶贫、扶贫为中心思想,通过有趣、生动的节目,教育扶贫对象,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艺术如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为时代而辉煌成长

为人民深深绽放

下一个

我们挑选了三朵花

西安大地上的文艺之花

记录他们在脱贫战场上的工作

努力追求梦想的精神

百年秦剧团

为了在首届丹阳养生文化节上呈现精彩的演出,周至县太宇琴剧团团长张爱云近日放下正在装修的新房,全身心投入到剧团节目的排练中。 。周至县太宇琴班是清光绪十年在周至县中军岭村李氏自戏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周至县太宇秦剧团团长张爱云介绍剧团|

“我18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剧团,最鼎盛的时候剧团有80多人,他们到周边村庄巡演,还经常受邀去陕南演出。”张爱云兴奋地说,“80年代,剧团还曾在周至县群众演出比赛中获得第二名。”

但由于演员不足,剧团一度面临“瘫痪”。 2017年,丹阳连村党委成立,以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连村党委决定依托周至县太宇秦剧团,组建群众文艺宣传队,用“意志和智慧支撑”,激励贫困群众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热情。富有的。百年剧团由此焕发了生机。

张爱云招演员的时候,周边热爱文艺的村民纷纷涌来。如今,剧团已有固定演员近30人。 “一听到招募消息,我就立刻报名了。现在,我在剧团里既担任主持人又客串,还经常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演员。”李说。智,剧团演员。

编剧何剑锋表示,虽然是大众剧团,但最大的优势是创作能力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剧团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了快板《书记来我村扶贫》、秦剧小品喜剧《瓜女婿致富》、梅胡剧《梁氏》秋燕上山》、单口快板《扶贫团来扶贫》、对口快板《不是贫困户》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

忙时种田,农闲时排练,节假日为农民演出,周至县太宇琴剧团极大地丰富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对口快板《不是贫困户》讲述了一对农村老夫妇在扶贫政策的感召下,决心彻底改变赌博恶习、脱贫致富的故事。



张爱云表示,剧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本市艺术家的文化扶贫。去年5月20日,西安市政协退役军人办金秋长安古乐团退休高级干部与陕西古乐文化研究院艺术家组成“文化扶贫”志愿者队伍,来到亚沟村周至县“送戏”演出 在“下乡”的同时,艺术家们对周至县太宇琴剧团演员们进行精心指导,从唱腔、动作等细节入手,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演技。性能水平。

“与这座城市的艺术家合作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事情。我们希望经常来参观。”张爱云说完,兴奋地带领记者参观了家里正在装修的房子。未来,这里将成为剧团新的排练地,更多带有泥土芬芳、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将从这里诞生。

“跃”进贫困群众的心里

鄠邑区农民画

11月26日,记者一踏入鄠邑区农民画展览馆罗志坚的工作室,鄠邑区农民画协会主席罗志坚热情接待了他。落座后,罗志坚打开《“壮丽七十年·迈进新时代”全国农民画创作展精选作品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幅农民画《侦查》上:中间图片中一排排几个人正在用仪器探测石头砌成的房子……

谈及创作《探案》的初衷,罗志坚表示,今年6月,他在微信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名扶贫干部趴在地上,为务农归来的老人填写表格。 “扶贫干部不容易!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也创造了它。作品展现了扶贫干部到村调研,制定科学帮扶方案的场景。不远处矗立的雄伟风力发电设备表明,农村蓬勃发展新气象。”罗志坚说。

早在2007年,罗志坚就号召大家创作以乡村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壁画。 “目前,鄠邑区有数十个农民壁画创作团队,常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壁画创作。这些农民画师将鄠邑区的农民画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播撒精神文明的种子,为乡村文明建设打造艺术高地。”罗志坚说。

如今,胡邑农民画协会拥有会员2000余人,其中骨干画家300余人。对于鄠邑区农民画创作者来说,脱贫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今年6月,罗志坚与鄠邑区另一位画家前往河南嵩县农民画创作培训班授课,尝试让学生以农民画的形式体现脱贫攻坚成果。从去年开始,胡邑农民画协会要求每位骨干画家每年创作两幅以脱贫为主题的农民画。鄠邑区扶贫办评选出100幅优秀画作进行展览。

不仅停留在画纸的几尺之内,鄠邑区农民的画还跳出画卷、爬上墙壁、进入黄历、进入媒体……并融入到正在进行的抗疫斗争中。贫困通过不同的载体。

翻阅鄠邑区农民画画册《致富路上,谁都不能掉队》,生动活泼、题材鲜明、深入人心的鄠邑区农民画,诠释了扶贫帮扶政策与绘本《序言》的一段文字“传递广大农村脱贫正能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把握脱贫起点,支撑意志”推动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罗志坚表示,今后,鄠邑区农民画家还将围绕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等主题创作一批农民画,用生动的艺术作品反思时代、歌颂时代。 。

“存在”在救助第一线

民间创作者

|蓝田县扶贫干部王杨丽(右二)进村看望困难群众|

蓝田县税务局副局长王杨利永远不会忘记2017年7月的一个周末。那天,他受邀创作音乐舞蹈快板《扶贫新篇章》。坐在家里的客厅里,他意气风发,将激情倾注在笔尖,流淌在一叠草稿纸上。

“交通不方便,地处偏远,身体残疾很难致富,大病一场就脱贫,生产生活还很困难。下大雨的时候,土坯房又危险又不安全。”收入低、保障难、精准扶贫……”每一个都历历在目。这几个字从纸上跳了出来,王杨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喝了一杯茶,感慨万千。四年来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在茶香中被搅动起来。除了找韵花了点时间之外,整个作品一气呵成。

从2013年开始,王杨利就在单位的组织下开始帮扶贫困群众。王杨利清楚地记得,冬天大雪封路,汽车无法进村的时候,他和同事们就手拉着手上山。在他看来,帮助贫困人口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随后,王杨丽又帮扶了兰桥镇雅玉村的两户贫困户。他每个月到贫困户家四五次,逢年过节,为贫困户打扫卫生、理发,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他与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脱贫不仅需要物质脱贫,更需要志气脱贫、智慧脱贫。‘输血’要善于‘造血’。”王杨丽告诉记者,援救干部衷心帮助的故事令人感动。蓝田县税务局副局长刘毅帮扶蓝桥镇庞家村贫困户的案例,是激发他创作欲望的重要源泉。

刘毅帮助的贫困家庭有一个智障儿子,这让老两口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怡每周开车30公里来到老两口家,帮着修锅,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耐心教育他们。老两口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对生活也恢复了信心。

王杨力在快板中写道:“没有血缘关系,只有亲情,群众的疾苦都在心里,即使穷在山里,也有远方的亲人,他们就像一家人,不是孩子。”他们比孩子更好,只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要太脏或太累。”累了,干鱼群的水质状况再现。”

“我喜欢读书、喜欢创作,再加上参与过扶贫工作,所以积累了很多创作素材。”王杨丽深情地说。除了快板之外,王杨丽还创作了小品、都市剧剧本等一批文艺作品。近日,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蓝田县税务局拍摄了微电影《第一书记》。主创人员全部为税务局工作人员,王杨利担任编剧。

“感动天下敢为人先,人人有痴心,脱贫攻坚将谱写新篇章”。正如快板中所言,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王杨力将继续不懈创作,用笔讴歌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一线的贫困群众、敢想敢干的脱贫致富群众不断谱写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文学艺术永无止境

初心永不磨灭

文化扶贫

西安,一直在路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1:40 , Processed in 0.0751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