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艾米稻香小镇: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11 15: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全面落实党政粮食安全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好全部永久性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深入落实振兴种业行动,加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持,完善粮农收入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事务,科技创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以“粤港澳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特色小镇”为整体定位,以智能科技为特色,为农作物注入科技振兴的“5G芯片”,实现水稻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金秋时节,稻米芬芳,研究团队来到从化艾米稻香镇进行调研,了解其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1. 艾米稻香镇:地里存粮,科技里存粮

艾米道祥镇位于素有“广州后花园”、“北回归线上明珠”之称的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内,主要覆盖从化街口街道团兴村和市郊的三江村。小镇生态环境优美,风云岭森林公园、云岭湖湿地公园、流溪河一级支流龙潭河贯穿东西,连绵的稻田位于青山绿水之间,勾勒出一幅城乡融合的美好画卷。该镇正在积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规划面积4500亩,农田面积1000余亩。

从化市政府将与艾米集团一起,通过政府、企业、村庄共同建设艾米稻香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初期投资1亿多元,在广东省农科院、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等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建成了全省首个数字农田试验基地,并开发了“艾米管田”系统。艾米稻香农业园先后荣获“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丝绸苗米品牌示范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农业园区”等称号。

Amy 稻香镇致力于将中国饭碗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摄影:Hong

二、科技创新为稻米注入“5G芯片”

艾米稻香小镇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水稻育种、种植、经营、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建立了全国领先的生态水稻种植标准化流程,保证了粮食的数量和质量。

艾米稻香农业园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艾米研究院、千人科研实验室、人工智能农业学院和院士工作站等,吸引30余家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人工智能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引进500余名以硕士为领衔的高科技人才。博士智能农业推动人工智能农业产业布局实施。

目前,艾米已与华为、中国电信、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建立了5G数字农田实验中心、广州从化区艾米数字农业产业研究院、中山大学农学院科教创新基地、艾米天空稻田研究基地等,积极开展“5G+生态数字农业”领域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以及合作建设基于知识图谱的水稻数字化种植模型建设项目等,推动“生态艾米”品牌获得“广东省名米”和“广东省名牌产品”等称号。

(1) 智能养殖

种子是农业的“薯片”,与中国人的饭碗有关。艾米稻香镇扎扎实实地实施数字乡村建设,着力推动“品质农业、绿色农业、科技”,推动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将科技落实到每一粒米饭。云计算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已全面应用于育种,全面提升育种技术和播种效率。镇上与广东省院士联合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仲恺农工学院等建立了深入的业务和科研合作,建设了全省首个数字化农田试验基地,并积极构建生态水稻种植标准化体系,通过土壤改良、生物等科技手段探索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充分发挥农业高校人才、技术和科研优势,积极与高校合作,共同探索高产水稻种植的要素,开展水稻种子的实验性种植试验,制定生态种植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体系赋能粮食安全;利用实验控制的方法,利用5G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对研发团队推出的新水稻种子适宜的土壤质量、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最终确定了每种种子最适合的育种环境。

(2) 数字化、智能化种植



用好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涵。Amy  Town 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全方位采集数据,构建农田数字化系统。建立大型农业数据库,积累超过 1 亿稻米大数据;自主研发水稻知识图谱,配合系统指导种植,降低技术门槛;通过融合AI、IoT、生态农业、5G、微生物基因检测等技术,实现农田管理全要素、全链路、智能化。消除农业数据荒岛,实现全区域基础农田经营“一图”。

此外,艾米集团已展开无人机种植作业,涵盖喷药、播种、辅助授粉等步骤,田间移栽工作已全面机械化。无人机可以将农药更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表面,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可以解决人工播种和授粉效率低、效率不均的问题,使工作效率和质量翻倍。今年艾米稻香镇春耕主要采用“插稻标准化系统+艾米管田系统”的方式,通过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田间万物互联。收割也实现了自动化,通过5G智能技术,每亩收割只需一小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智能现场管理

艾米集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开发“艾米管场”系统,组建现代农业核心技术团队,通过“无人技术+人工”进行田间作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Amy 构建了数字化农田管理系统,开发了“农田大脑”,全方位监管农田实时数据,为稻米行业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智能分析决策系统,模拟人类的感知、思考和执行,对水稻种植全过程进行健康评价,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智能识别病虫杂草,及时发布病虫杂草预警,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自主研发打造了用于田间巡查、数据采集和除草的“艾米机器鸭”,通过北斗卫星导航识别稻田杂草,并使用机械臂除草,大大提高了农业工作效率。

农植谷:利用云农田大脑系统,全方位监管种植过程,为水稻行业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摄影:张玉婷

(4)打造统一品牌,数智营销

“Eco Amy”引入数字营销,数字溯源为品牌赋能。注重品牌统一运营,打造地标品牌,聚焦“AI数字化精准控制”特色,在安全、新鲜、营养、高效的发展理念下,提升农产品品质。

近年来,艾米稻香镇采用可回收、新鲜的环保罐进行产品包装,实现了大米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也响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推动智能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

3. 以科技模式创建农业文化和旅游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乡村工业振兴,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

艾米稻香农业园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等优势,可为“农+旅游”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支撑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布局的提升。凭借其连绵的稻田和清澈的溪流,该镇已成为许多游客周末的热门打卡点,每年吸引 500,000 名游客。结合生态保育、水稻生产和数字技术的特点,形成了“农业+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重视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消费体验,以科技创新驱动农文旅游玩和消费升级;实现农产品价值链延伸,建设公众共享的最美都市农业园区,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四、稻米研究与科普教育



从化市爱米稻香镇是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艾米稻香农业园是从化区中心城区精心规划并永久保存的两个主题农业公园之一。天稻田研究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利用生态优势,与位于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的爱米稻香农业园引入“人工智能+”,形成“生态农业、农业科技”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稻田STEAM教育”让学生在进行田野调研的同时体验农田生活,体验科技农业的魅力。天稻田研究会定期举办研究活动,学习稻香营文化,每年接待科普研究小组100多组,约3万人。满足科研中“研学”的需求,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研教”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促进。在食品科普研究中,鼓励同学们感受到“一粥一餐难得”和“谁知道盘子里的中餐辛苦”,鼓励孩子们要节约。

粥和饭菜可不容易得。摄影:张玉婷

五、迎难而上的拼搏创新精神

艾米集团坚持以生态水稻种植、农业人工智能、科研教育为主导产业,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田提供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科研团队脚踏实地,通过“机器+人工”数据采集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完成水稻生长画像和田间数据的采集。

2020 年之前,艾米镇新耕地是不适合水稻种植的沙地,泥沙含量特别高,水肥流失迅速。团队打破重重障碍,创造性地种植了紫云英等植物,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经过改良,变成了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刘志祥、小德兴、唐飞等一波又一波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新型科技农业的建设。团队致力于生态水稻种植,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除草,确保水稻茁壮成长。

六、科技赋能食品全产业链,绽放“共同富裕”之花

“.

当地政府构建了“企业+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动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和吸纳就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目前,艾米稻田亩均产值已从4000元提高到14000元,工业效率提高约350%,周边配套服务收入超过600万元。同时,它吸引了数百名周边村民和返乡青年前来工作或从事相关生产活动,并通过地租、种植红利和园区管理服务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智能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加速实施“地存粮、科技储粮”战略,使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在世界前列。地方政府重点发展农业现代化,从水稻种子的研发、实验种植,到生长期水稻的监测和收获,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5G技术和遥感采集大数据,对稻田进行数字化管控,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创新研发, 坚持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为

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推动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数字化,使粮食智能生产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洪英秀:广东省具有普通大学特色的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办公室主任。张玉婷是广东省具有普通大学特色的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陈跃亭是广东省具有普通大学特色的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赖胜汉是广东省具有普通大学特色的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2:20 , Processed in 0.1949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