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首次以代表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发出强有力的江苏声音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0 1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多天的会议、4次讲话、4次媒体采访。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后,首次作为江苏代表团代表参加全国两会的“大数据”。

再过两天,全国两会就要闭幕了,李强代表发出的强劲“江苏声音”透露出怎样的发展信号?

3 月 5 日

李强当选江苏代表团团长:肩负全省7900万人民重托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表们一致选举李强为江苏代表团团长。这是李强首次作为江苏代表团代表亮相全国人大。

“我们江苏代表团全体代表肩负着全省7900万人民的重托,参加这次大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会上,李强对开好会议提出要求。

今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奋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召开的。作为我国第二大省区长,如何继往开来、以更好的发展理念和行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以更好的发展理念和行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两会上也备受外界关注。

他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会”指导思想和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研判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这次大会的任务要求上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参加大会审议和各项活动,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发展共识,严格会议纪律,保持良好会风,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大会任务。

3 月 5 日

李强重温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的五点

3月5日,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李强也谈到感受最深的五点:一是引领“新常态”,发展路径愈加稳健;二是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三是构筑“大局”,优化拓展发展空间;四是增强“获得感”,人民群众更多受益;五是致力于“转变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

李强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外矛盾风险隐患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势、驾驭全局,运筹帷幄、沉着应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各项工作呈现崭新气象,全党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向世人展现了坚定发展信心。

李强还说,江苏是全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来江苏工作8个多月来,已经走访了60多个县(市、区)。去年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江苏作出“聚焦创新、致富民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部署。这是李强在深入调研后对江苏未来发展的规划。

“江苏经受住了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考验,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进有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李强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这次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两个集中、一高”,创新思路举措,推动工作落地,创造扎实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 月 7 日

李强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谈大创新:让创新贯穿江苏各项工作

3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李强的声音,在这篇题为《聚焦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报道中,李强说:“要把创新融入江苏各项工作,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共同行动,成为时代江苏最鲜明的特色。”

在此次报告中,李强首次提及“大创新”概念:“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全面创新,推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

交会电记者回顾李强8个月来在江苏的工作发现,李强在多次调研、讲话中都提到了“创新”二字。早在去年7月5日,也就是李强到任江苏后的第六天,他就在无锡调研时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第一次提出“聚焦创新”,是在去年11月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在那次党代会上,李强作了题为《聚焦创新聚焦富民强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其中“创新”一词出现60次,强调“聚焦创新,是大势所趋”。

今年2月江苏省两会政协会议上,李强再次提到创新是大势所趋:江苏发展已经走到新的节点,正由“数量追赶期”转向“质量提升期”,面临披荆斩棘、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亟待把“创新之火”点燃得更加旺盛。

3 月 7 日

李强就富民问题接受新华社采访: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关注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在新形势下采取一系列改善民生举措,备受外界关注。

“可以说,江苏人民是否吃得饱、过得好,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的标尺。我们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老百姓的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两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在接受新华社、新华网记者联合采访时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李强特别指出,富民不仅要增加群众收入,还要适应民生需求新变化,切实维护群众各项权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李强说,江苏富民潜力还很大,而百姓致富的最大潜力在创业。前不久制定出台的“富民33条措施”,明确了创业就业、农民致富、重点群体激励、基本公共服务等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政策。

此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以及生态问题也是李强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采访中,李强介绍,江苏将进一步突出基础教育公平性,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着力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李强说,江苏在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去年底,我们部署启动了‘263’专项行动,目的是用两到三年时间,解决影响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打好大气、水、土壤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3 月 7 日

李强接受检察日报采访:为江苏“两集中一高”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让法治建设成为提升江苏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回答记者提问时,李强明确把法治建设确定为江苏未来竞争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李强在今年“两会”期间第一次为法治发声。

在3月7日《检察日报》刊登的李强访谈中,李强谈了对“检察机关如何发挥作用,让法治成为江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看法。他表示,法治是规范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服务创新发展,检察机关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依法严惩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同时注意把握法律和政策的本质,把握执法的尺度和方式,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李强指出,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依法严惩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积极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以及环境破坏、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等犯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交会店记者注意到,李强来到江苏工作后​​,一直十分关心和牵挂检察工作。

“高水平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高水平的法治,高水平的法治离不开高水平的检察工作。”去年11月,李强在出席第十七次江苏省检察工作会议时,对高水平检察工作作出如此解读,与其着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谋而合。

采访中,李强还对检察院自身建设提出要求。“希望检察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落实检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提高检察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自身监督管控,自觉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深化检察工作公开,坚持从严检察管理,科技强检,建设一支综合过硬的检察队伍。”

3 月 7 日



李强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江苏要重点做好三件事

3月7日江苏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李强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强调了江苏要重点抓好三件事。这三件事与李强为江苏制定的发展蓝图相吻合,也是对他在两会期间发出的一系列“李强声音”的集中解读。

“江苏首先要抓紧抓实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李强说,我们不能只为统计数据而努力,必须围绕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实实在在的需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期待,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吃饭、穿衣、住房、上学、就医、养老、居住环境等问题。

在回答记者关于江苏未来发展规划思路和推进路径的问题时,李强表示,江苏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创新是江苏必须抓紧抓好的三大重点之一。“要瞄准制约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着力点,搭建平台,疏通渠道,努力破除痛点、堵点,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虽然江苏一直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较高的综合实力,但如何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赢得未来,是身为省委书记、经济大省省长的李强所关心的问题,也成为江苏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最后一项重点工作——培育未来竞争力。他提出,江苏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省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搞好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江苏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江苏是个好地方,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可以写出美丽的文章。江苏是个文化艺术丰富的地方,在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一定可以演绎出更多精彩的故事。”最后,李强用如此诗意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江苏的深厚感情。

3 月 8 日

李强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我们将打造强大创新生态系统

无独有偶,3月8日,《经济日报》刊发了对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专访,也聚焦“创新”话题,对江苏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给出了答案。

采访中,李强重点阐述了江苏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体系的初步形成,源于去年8月25日江苏省政府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40条高质量政策,出发点就是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千方百计加大创新投入,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人员创新动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40条措施”发布一个月后,李强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贯彻落实情况调研中特别强调“政策”的重要性:“要认真抓好政策落实,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执行受阻等问题,主动了解政策、认真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政策,让优质政策发挥看得见、用得好的作用。”

人才水平决定产业水平和未来创新水平。今年2月20日,江苏出台了《关于聚焦创新深化改革营造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其中26条人才新政备受关注。新政策最大程度放开人才。

李强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引进人才是江苏聚焦创新的重中之重,“与30多年前相比,江苏的产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发展的基因和背景没有变,就是靠人才支撑、靠人才引领。”

他还表示,江苏发展转型正处于爬山越坎的关键时期,创新是必须的,慢创新不行,省委、省政府将致力于打造活力强、根基厚的创新生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3 月 9 日

李强在江苏代表团审议会上讲话:带头落实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制度

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来到江苏代表团,同大家一起检阅,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并诚挚互动。

李强主持会议并在会议最后说,张德江的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做好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江苏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做好我省地方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讲话水平很高,见解深刻,言辞恳切,对我们是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制度,努力把江苏各项工作办得更好。

今年2月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李强高度重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去年江苏省委召开的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全省会议上,李强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加强市县乡政权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美丽高水平”新江苏提供坚强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9:10 , Processed in 0.2482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