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AI 赋能新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论坛在银川科技学院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14 06: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文科领域,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5月29日,“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论坛”在银川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新文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加快数字智能文科建设,打造具有银川科技大学特色的新文科模式。

5月29日上午,本次论坛开幕式在银川科技大学图书馆六楼报告厅顺利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彦旭教授,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拔尖人才孙婷婷教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宁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冼云龙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六小学教育大队校长吴艳,银川科技大学校长白克一、常务副校长任宇博士、副校长景天石、副校长王亮、校长助理刘雄飞博士及银川科技大学师生出席开幕式。本次论坛由银川科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朱立丹主持。

汇聚数字智慧,赋能新资源,探索教育新路径

银川科技大学副校长景天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首先向关心和支持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强调,文科学科作为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承载着文化的记忆,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保持文科的温暖和深度,同时也借力科技的翅膀振兴传统学科,是我们都面临的课题。他希望通过深入的交流和碰撞,激发跨学科融合的火花,探索人工智能与新文科结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培养人文素养深厚、国际视野广阔的复合型人才。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不仅掌握先进的科技工具,还能借助科技加深对人性、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洞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数智为舟,重塑人才培养新格局,集聚新资源赋能数智,银川理工学院与专家达成合作共识。白克一校长为宁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冼云龙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彦旭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证书。常务副校长任宇博士为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孙婷婷教授、兴庆市第六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吴艳颁发客座教授证书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区。



数字智能时代,银川科技大学不断探索新文科建设新思路、新方法,知行合一迎接挑战,成立了“AI+新文科教育实践工坊”和“传统文化工作坊”。银川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亮,校长助理刘雄飞为“AI+新博雅教育实践工坊”和“传统文化工坊”授牌。

洞察数智未来趋势,拓展教育新思路

东北师范大学陈彦旭教授首先做了题为《智能时代的语言教育革命:AI大语言模型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陈彦旭用生动的事例阐释了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抓住机遇,以全面提升数字素养应对时代挑战。传统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权威的象征,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权力。然而,随着学生在数字技术方面变得越来越有优势,这种权威正在受到挑战。学生可以快速获取知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这迫使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影响力和权威。师生数字鸿沟是影响教育改革成效的潜在变量。为了弥合这一差距,教师必须摆脱“数字移民”的旧标签,通过数字素养的自我创新,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新的互信桥梁。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孙婷婷教授做了题为《教师为本,智慧赋能:高校语文与写作课程高质量发展探索》的主旨报告。新时代”。孙婷婷重点从“通识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以诗歌为核心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建设的实效性”、“以诗歌为核心,开启‘三全育’新格局”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OBE理念”和“学生培养的有效性”这方面说明文学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应充分发挥课程在情感教育和美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将课程落实到人文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孙婷婷还强调,课程中的写作训练要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体现新文科的鲜明特色。以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文经典教育更新升级。

智慧汇聚平行论坛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5月29日下午,文学组、教育组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平行论坛。云南财经大学孙婷婷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麦春平、宁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冼云龙教授、兴庆区第六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吴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出席论坛。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了交流。文学组论坛由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朱立丹主持,教育组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建全主持。

文献组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文科专业现代化和研究。教育小组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个性化学习、教师角色转变、人工智能伦理和教育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与会专家建议,要有效控制学分和学时,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将科研项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麦春平通过北方民族大学的课堂案例,详细演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课堂设计。她分享了汉语教学的新方法,比如让学生继续写课文,结合宁夏旅游景点进行双语剧本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麦春平强调,教师要积极掌握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介绍新文科建设成果时,云南财经大学孙婷婷教授分享了云南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学校将缅语、越南语、泰语、英语、汉语专业合并为一学院,申请国家文字推广基地,通过组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打破学科壁垒,为小语种学生设计汉语课程。留学生文化课程及国际汉语教学概论。此外,该校外语专业大三学生还推出了大学英语智能辅助学习课程,采用MOOC模式结合FLTRP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冼云龙教授就新时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交流。他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只有建立高效、完善的专业形态和机制,完善专业建设,推动高校整体工作发展,才能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他以高级课程目标的实践与探索为例,对体育专业的培养进行了系统分析。目标。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六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吴艳从终身发展的角度阐释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教育关注;随后,他从校校合作的角度对银川科技大学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实习期间的表现为六小教育集团提供了师资储备;并从用人单位需求角度对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次论坛的举办顺应了数字智能新时代的大趋势和培养新型文科人才的现实需要。高校专​​业建设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探索新技术与人才培养融合的路径。银川科技大学将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学习吸收本次专家讲座的宝贵意见,深入探索智能环境。改革新文科专业。

师范学院 王丹苏 亮亮 王阳/文猛 任金燕 王开官 文学英雄 白小丫 马原 马丽艳 刘晓/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0:07 , Processed in 0.0886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