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0

回击拱球易出界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0 1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球为何这么容易出界?

长胶在“拱”球的时候,回过来的球通常没有下旋,往往是接近无旋的上旋球。那么为什么“拱”回来的球经常会出界呢?根据我的观察和判断,主要原因是长胶在“拱”球的时候,有一定的作用力,胶粒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得球在出手后前半段运行速度变快,给对手一种后半段球会变慢的感觉。球速可能也会很快。然后,就像回普通正反面胶击出的球一样,会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把球拉回来。不过,情况和人们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后半段球速衰减的速度比正反面胶快很多。

这种情况下,如果拉力过大,位置不对,很难找到比较合理的击球时机,往往来不及,造成回球下网。还有一个原因是长胶“拱”球通常抖动较大,弹道不够固定,回球者找不到合适的击球点,不敢用力,只能轻轻一碰。但因为后半段球的冲击力很小,会因力量不足而导致球下网。这是回长胶“拱”球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拱”球的实际应用



长胶选手使用拱形时,保持板形相对固定很重要。因为拱形一般用来对付下旋球,所以板形呈半水平,板与地面的夹角差不多是90度,或者在击球前,手臂不要往后拉太多,而是适当往前伸,手的起始位置与击球点(球与球之间的空隙)的距离要靠近球,这样有助于你增加击球的冲击感,因为你需要用力推球。当球碰到你的球台时,你的手臂向前移动与球相接。

由于手臂移动距离比较短,手臂不需要过早挥动球拍迎球。在来球高点处,击打球的后中线。保持手腕略内收、相对固定,小臂向右前方下方移动。发力时球拍由后中线向右下方擦球,球有一定的右旋,发力动作要短,击球后手臂要有一个短暂的制动,整个触球过程中的动作更像是“拉”,与“拱”的形象动作有些不同。

如何训练球

1、开始练习拱球时,可用多球,陪练先喂短下旋球,让主力体会球的接触点和手部发力的感觉。比重不宜过高,以练习反手斜线为主。熟练后再练习拱球直线,右侧摩擦比重可适当增加。



2. 和练习其他两种技术一样,可以一起练习拱球、挡球和击球。先让陪练搓球一次,主将球击倒。陪练再搓球一次,主将再拱球一次。如此反复。

3、水平逐渐提高后,也可以按上述方法一起练习弓步、拦步,对陪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主练方回击的球要具备一定的质量。将拉、击纳入到此项训练中。

4、弧线球要有一定的落点,线路要掌握好,直线、斜线都要练习。

5、击球一定要用力,最好落在靠近桌子边缘的地方,这样球线会比较长。

6.正手拱球也是一样,很多球员都会用刮球技术,我觉得正手拱球也可以,但一定要掌握正手球拍的形状,手球出界的时候要调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9:37 , Processed in 0.2138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