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主从盘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让你的双硬盘安装更顺利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15 06: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主从盘的设置 在安装双硬盘之前,首先要确定机箱中是否有第二个硬盘的位置,如果只有 5 英寸的插槽位置,则需要先准备一个固定的框架。此外,还需要确定电源插头和电源是否充足。在一根电缆上安装两个硬盘时,应根据自己的意愿将两个硬盘分别设置为主盘和从盘,以便安装后可以正常使用。主从盘的设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 由硬盘跳线设置 所有 IDE 设备,包括硬盘,安装后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大多位于电源连接器和数据线连接插座之间(有些也位于电路板上),通常由 3 组(6 或 7)引脚或 4 组(8 或 9)引脚加上 1 个或 2 个跳线帽组成。此外,硬盘的正面或背面还必须使用主磁盘 ()、从磁盘 (Slave) 和电缆 () 选择的跳线方式进行打印。例如, 硬盘的跳线通常有 9 个引脚和 4 组,其中一个名为“Key”,用于定位,以便用户正确识别跳线位置。2、由硬盘跳线和40芯专用硬盘线决定这种主从盘设置是先在“线选有效”中设置硬盘跳线,然后根据需要将主从盘连接到相应的硬盘线插头。硬盘的 main 和 disk 状态的设置取决于硬盘和硬盘电缆之间的连接插头。一般硬盘电缆中间插头连接的磁盘是主盘,硬盘电缆末端插头连接的磁盘是从盘。



当您以这种方法设置主盘和从盘时,您必须将连接到同一根硬盘线的所有 IDE 接口设备(包括光驱)的跳线设置在 “Cable ” 位置。可以判断硬盘主从盘状态的 40 芯硬盘线是特制的。生产方法是在两个硬盘插头之间的位置剪断一根普通 40 芯硬盘电缆的第 28 根线(从第一条红线或其他标记开始数),注意剪线时不要折断其他电线。使用专用硬盘线来确定主磁盘和从磁盘状态的优点是易于使用。当需要交换硬盘的主从状态时,只需切换连接的硬盘线的插头位置,无需取下硬盘即可跳转。2. 安装双硬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添加或升级硬盘时,尽量优先使用同品牌的硬盘。由于同一条驱动器线上使用不同品牌的硬盘驱动器,因此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如果计算机启动时无法检测到或只检测到一个硬盘,可以在确认两个硬盘的跳线设置没有错误的前提下,断开原来的硬盘,然后重启。解决方法是将新硬盘放在第二根硬盘电缆上。如果必须使用相同的硬盘驱动器电缆,则交换两个硬盘驱动器的主从关系。此外,如果新添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连接第二根硬盘线,则需要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备盘设置,不要与新硬盘冲突,否则主板检测不到新硬盘或找不到原来的光驱。



2. 注意盘符交错问题。在多个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顺序就有些奇怪了:主硬盘的主分区还是被计算机认为是 C 盘,而第二个硬盘的主分区被认为是 D 盘,后面跟着第一个硬盘从 E 盘开始的其他分区, 然后是第二个硬盘的其他分区,后跟第一个硬盘的最后一个驱动器号。这可能会导致安装双硬盘后系统或某些软件出现故障。有两种解决方案可以使驱动器号在添加第二个硬盘后不变:如果只使用 WIN98,则比较简单,可以在 CMOS 中将第二个硬盘设置为 NONE,但在纯 DOS 中不识别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在连接双硬盘后对第二个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删除主 DOS 分区,只分割扩展分区。这样,驱动器号就不会交错。当然,如果第一个硬盘只有一个分区,则不存在交错驱动器号的问题。此外,一些计算机硬盘制造商提供了一些辅助软件来解决硬盘字母交错的问题。3. 安装双驱后,注意散热,两个硬盘之间的间隙不要太小,尽量不要超频。3. SSD 系统的安装: 1. Win7 的原始镜像 ISO 文件的副本。2. 软件(用于制作系统盘)。3. 容量至少为 4GB 的 USB 闪存驱动器。4. 最新版本的驱动向导安装程序【建议下载集成万能网卡驱动版本,这样重新安装的系统就可以使用网络】。过程如下: 1. 根据 FAT32 的文件系统格式化 U 盘。2. 打开下载的Win7系统镜像文件,选择【开始】-【写入硬盘镜像】-【选择你的U盘】-【写入】制作Win7U盘安装盘,制作完成后将驱动向导拷贝到U盘【这不会影响启动盘】。3. 关机,输入 CMOS 将 U 盘设置为第一个启动盘,从 U 盘启动。4. 进入安装程序并按照流程操作,选择要安装 Win7 的磁盘,建议在安装前将目标磁盘格式化一次以避免错误(为 32 位系统准备至少 24GB 的可用空间,为 64 位系统准备至少 30GB 的可用空间)然后等待安装结束。5. 系统安装完成后,再次进入 CMOS 并将 SSD 设置为第一个启动盘。6. 第一次会有一个设置向导,按照提示操作即可。7. 进入后,从 U 盘安装驱动向导,然后下载并安装所有必要的驱动,这样系统就完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2:11 , Processed in 0.2192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