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从废物到饲料、燃料、肥料,秸秆华丽转身!见证秸秆综合利用的奇迹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18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作物产量的一半来自种子,一半来自秸秆。曾几何时,种子被视为宝贝,而稻草则被丢弃。今年以来,全省多地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回收被废弃的“农业的另一半”。通过近期走访,记者目睹了秸秆从“废物”到饲料、燃料、肥料的华丽变身。

秸秆变牧草增加农业收入

走进遵义山遵中养殖专业合作联会,一台红色切捏机正在忙碌运转。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地上的高粱秆很快就被机器“吃掉”了。将废弃秸秆转化为青贮饲料和黄色青贮饲料,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保证了当地养牛业的饲料供应,而且帮助周边农民增收,对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收购模式主要是到田间地头,直接向农民收购高粱或玉米秸秆,价格为每吨200元。我们采取订单销售模式,将加工后的青贮饲料和黄青贮饲料以每吨480元的价格销往贵州。黄牛集团。截至目前,销售额已达200万元以上。”遵义山遵忠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徐松说。

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收获季节,铜仁市沿河自治县科田镇的玉米田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成捆的稻草被“吞”入机器中并破碎成碎屑,然后旋转并压实。被塑料袋包裹后,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饲料堆。 2024年,科田镇预计回收秸秆1900吨,总产值将突破66万元。

玉米秆也能卖钱,镇远县羊场镇村民第一次尝到好处。农民沉广斌说:“今年套种大豆和玉米,非常划算,我家6亩地都种了,玉米亩产800多公斤,大豆也能产150公斤左右。现在还有人专门来回收玉米秆,又是一份收入。”

羊场镇肉牛养殖大户陈开祥说:“肉牛养殖每年需要玉米秸秆500吨左右,以前都是从外省购买,但现在本地玉米秸秆多了,可以为养牛场节省养殖成本5万至6万元。”



贵州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完善秸秆收集处理机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平均每年约有300万吨秸秆被用作饲料。通过就近就地加工利用,降低牛羊养殖成本约144亿元。

一根“稻草”,一点草就能点金成金

天气渐冷,修文县旧厂街道茶山村的瓜蒌松茸产业基地却一派热闹景象。搬运原料、放置蘑菇袋、覆盖原料和松针、浇水……20多名工人正在松林、猕猴桃林下种植红松茸。

现场蒸煮原料主要是玉米秸秆加工而成。茶山村自去年开发林下红松茸以来,一直依靠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加工。 “以前,除了少数用来养牛外,当地的玉米秸秆大部分都被村民焚烧,这不仅给附近林区造成了安全隐患,也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曾经作为“生态负担”在田间焚烧的秸秆,经过综合利用,不仅可以用作饲料、肥料,还可以用作燃料。

“以前人们烧煤球,现在改烧我们的秸秆燃料颗粒,污染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贵州博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常年收集、加工秸秆,基本解决了该地区的高粱、玉米问题。解决农作物秸秆消耗问题,实现秸秆机械化、规模化、燃料化利用,解决农民秋收后秸秆处置问题,改变秸秆焚烧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探索山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如何处理“农业的另一半”秸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要坚持“农业优先、多措并举、解堵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探索山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完善秸秆收集、储存和应用网络,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发挥工业化、规模化发展优势。

“贵州是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省份,主要包括玉米、水稻、油菜籽等秸秆。但该省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有待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保安表示,影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因素很多,如种类、利用方式、地形、温湿度、微生物、机械等。

2023年以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贵州大学组织成立了由院士领衔、国家农业农村部秘书长杨福福等20余人参加的省内外专家组。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过充分研究论证,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对秸秆利用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结合贵州实际,分区域、分品种、分用途制定了油菜籽、水稻、玉米等11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提出了适合贵州省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氮源、碳源、微量元素等,是发酵床垫材料的良好原料。贵州大学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实现了不同秸秆、不同工艺可以作为发酵床原料养猪,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不仅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全省机收损失的油菜籽秸秆综合利用也在全面推进,促进油菜籽秸秆资源化利用。此外,高粱秸秆变燃料、稻草变肥等综合利用成效也不断凸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17:27 , Processed in 0.0890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