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Study with me 风潮席卷社交平台,学习直播间成陪伴与鼓励新选择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1 1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加油吧!”早上六点刚过,小优(化名)点进了B站UP主玖玖玖_的直播间,向参与互动的其他粉丝道了早安。小友是学校的一名研究生。每天她都会进入几个直播间跟主播学习。

小优进入了日益火爆的学习直播间。目前,“跟我学”风潮正在席卷社交平台。以B站为例。仅2018年,该网站学习、作业直播时长达146万小时、103万次。

主播们希望在观众的监督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完成考研等考试的长期准备。观众在直播间寻找的是一种陪伴感和鼓励感。直播间的直播时间往往超过12小时:主播往往早上6点就开始直播,深夜才睡觉。观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双方总能达成默契——互动不能干扰主播的正常学习。

学习的“标杆”

视频平台上热门的直播学习室。 B站截图

在B站直播区搜索“自习室”,“玖玖玖_”的“【考研自习室】白噪音”直播间经常出现在搜索第一名页。主播“九九叔叔_”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复习材料。照片中她只露出手臂,在烧木头的背景声中复习作业。有时她会停下来,从画面中消失一会儿,给自己倒一杯水,或者休息几分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小游就会在直播互动区发帖:“酒酒去喝水了吗?”

“玖玖玖_”B站首页的介绍简洁明了:“法律考试/法律考研”。动态更新定期更新您的学习进度和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在B站,这样的“自习室”直播间并不少见。甚至凌晨两点,打开B站搜索自习室直播的时候,依然有10多个直播间。

组成直播间的元素都差不多:一张桌子,最好是纯色的,或者铺上新鲜的桌布,桌面干净;相机位于课桌一角,也可俯视拍摄,焦点主要集中在桌上的复习资料上;时钟或电子计时器放置在屏幕显眼的地方;主播的学习计划往往会放在屏幕的两侧。主播除了说明学习安排外,还经常说明时间紧张,不看私信,直播间禁人。

自习室直播间的时间被精确地划分为两个部分——学习和休息。在up主“亚麻一定要坚持跑”的24小时自习室直播中,学习从6点10分开始,到22点50分结束,中间只安排了半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当up主休息的时候,直播画面中就会出现一台iPad,屏幕上会显示“睡觉了,明天见”。 “传真必须保持运行”在直播说明中写道:“计时器在动,iPad倒计时在休息。”

直播间的类型也大同小异。在B站直播区搜索“自习室”,最热门的直播间往往与考研相关。小优也在考研期间开始看学习直播。她认为,考研直播间的火爆源于备战考研的紧迫学习氛围。 “考研群体大部分都没有工作,往往有一整块的学习时间,直播自习的时间比较固定,学习任务也比较重,观众希望有一个‘看学习直播时‘标杆’,那么考研直播就成了最佳选择。”

当学习成为视频主题时

人气学习达人“鹏江江LINYA”引发的24小时不间断学习。 B站截图

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以可视化方式记录学习过程。 Vlog,全称Video Blog或Video,意为视频博客。它指的是使用视频来创作内容的博主。

就读于剑桥大学经济系的UP主“彭江江LINYA”于2018年6月20日上传了自己的第一个学习Vlog。“我尝试着每天24小时学习。”这个Vlog记录了她在剑桥大学面试前一天24小时学习的实验。

“3:00-3:55 阅读” “4:00-6:15 数学” “6:30-7:45 做数学题” “9:45-13:20 经济学”... 在视频中,“彭“江江”凌晨三点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挑战,没有复杂的剪辑,也没有眼花缭乱的镜头,整个视频由多个加速视频组成,记录了二十多个小时的学习过程。 “当时我只是想记录一下准备高考的过程。我没有考虑是否有人会读它。”

此后,她陆续在B站上传了《尖子生考前吃什么》《收到剑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等视频。令“彭江江”意外的是,第一批视频就吸引了超过10万粉丝。 “我记得很清楚,2018年10月,剑桥大学开学的时候,我坐在图书馆打开B站,震惊地发现粉丝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0万。”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Lulu(化名)学习Vlog的第一个视频是“彭江江”的《我尝试着一天24小时学习》。 “你能想象看到视频时的震惊吗?一个三点钟就能起床的人,可以坐在床上认真看书一个小时都不会睡着,他已经看了二十多个小时了。他学习效率很高,我身边从来没有这样的人。”



2018年10月后,“彭江江”陆续发布了《凌晨三点的图书馆》《我的高效晨间例行公事》《教你如何写论文》《带你走进剑桥课堂》等视频大学”。发布Vlog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彭江江在B站的粉丝就已经达到了55万。截至目前,最早发布的《我尝试24小时学习》浏览量已达98.9万次。

的主人“Junn ”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一名英语教师和翻译。 “5点起床,每天学习12小时”“每天学习12小时”……在“Junn”的Vlog中,长期高效学习的主题占据了近一半。即使在旅行时,高效学习也成为旅程的一部分。拍摄对象。在视频《普吉岛一天学习10小时》中,“Junn”依然坚持早上6点起床学习,并在视频中为观众总结英语单词和短语。

“Junn”从2018年1月开始拍摄学习Vlog,初衷是想把一些自己想用视频分享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技巧。随着观众的增长,“Junn”也拍摄了更多不同主题的学习视频。每周日晚上9点30分,他都会在B站直播,与观众讨论学习困惑。

“尖子生也是一道风景”

视频中的学习场景由学习达人“Junn”呈现。 B站截图

“鹏江江”视频的主题从未离开过校园。搬到新宿舍、学校社团活动、如何写论文、如何管理时间以及她和男友之间的“剑桥爱情故事”都成为了vlog的素材。

最令人着迷的仍然是学习时刻。 5月初,“鹏江江”上传的一条vlog中出现了一段不断学习的短片。背景音乐响起,屏幕瞬间充满了弹幕:“每次看江江的学习,就像抽血化验一样。” “这个人又疯狂学习了,也让我也想学习了。” ...

Lulu曾向身边从事不同工作的朋友推荐“彭江江”的vlog。她发现,学生和从事教育行业的年轻人往往更容易被“鹏江江”视频所吸引。 “也许是因为学生和教育行业的人需要不断输入知识,所以看到彭江江的学习视频时产生更多共鸣。”

除了学业引起的共鸣外,“彭江江”修长的身材、婴儿肥的圆脸、率直的性格也成为粉丝们讨论的焦点。 “她不做作,她很真实。她在复习考试的时候,会显得憔悴甚至情绪崩溃。她拍视频不会刻意化妆、打扮去迎合别人的审美。”一位“彭江江”的粉丝说道。

“她的视频也和其他研习大师不一样,画面晃动,剪辑粗糙,虽然粗糙,但是很精彩!”粉丝戏称“彭江江”,在众多研习高手中比拼“分化”。一条血路。与第一个Vlog“我尝试着一天24小时学习”相比,“彭江江”后续的视频不再追求画面和剪辑的精美程度。 “我觉得那些剪辑精美的片段并不是真实的生活,我想把真实的生活分享给大家。”彭江江说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大师也是一种奇观。” Lulu认为,学术大师成为了视频中凝视的对象,观众对他们投射了自己的期待和想象。他们所表现出的自律、高效、勤奋开始受到观众的追逐和模仿。

在微博超级话题“彭江江LINYA”中,不少粉丝秀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对“彭江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对标。不少粉丝还留言希望知道彭江江背包的品牌和鞋子的货号。在网易云音乐上,粉丝们自发收集了“彭江江”的学习歌单并持续更新。

在受到追捧的过程中,“彭江江”还被贴上了“美丽的学术大师”的标签。随着关注度的增加,争议也随之增加。视频内容引发争议,例如“她算不算美女学者?” “视频里应该说中文还是英文?”以及“可以发布广告吗?”一度在评论区流传。

“一开始我很在意这些评论,看到不好的评论我会很难过,但现在没关系。学习是我的生活方式,它可以丰富我的生活,给我一种满足感。”我做学习vlog的初衷也是想传承这些长久的东西。”

建立学习社区

一个视频只有十几分钟,彭江江的剪辑工作可能需要分摊两周以上。 “在剑桥的学业压力也很大,除了上课,老师还会布置很多作业,而且还会有辅导班。所以我只能每天晚上挤出一些时间来编辑。从周一到周三,我一般可以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周四到周五,如果作业完成得快的话,我可能会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编辑。”

彭江江的妈妈并不赞成女儿投入大量精力做视频博客。她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但在彭江江眼里,拍摄学习vlog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我想表现的是我对学习的态度。一种真正投入、无私、快乐的状态。”

“Junn”回忆了这两年自己作为学霸的经历。最令他兴奋的是,有两位观众告诉他,在“Junn”学习视频的陪伴和鼓励下,他们考上了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考入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为什么你坚持看学习直播? Lulu觉得学习vlog、学习直播可以带来陪伴感和“鸡血”。 “学习过程中总会有懈怠的时候,跟up大师一起学习会让你感觉有人在跟你学习,他们的高效率也会鼓励我,让我再次努力。你会发现up主们也在不断进步,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最新收获,让我们有一种共同进步的感觉。”

一个以up主为中心的自发学习社区正在形成。很多粉丝都会在B站评论区与“Junn”分享当天的学习进度,或者通过私信表达自己的困惑。 “我不喜欢称观众为粉丝,粉丝似乎是上下级关系,而我和观众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他们的关注也促使我变得更好。”

方克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也是B站学习区知名上传者。 2018年初,出于研究社交媒体传播生态的目的,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就开始在B站上传读物。和学习视频。

在这两年的“数字化”实地考察中,方可成发现B站的弹幕、评论、粉丝勋章等功能让学习有了一种独特的社群感。 “当你在B站粉丝达到1000后,你就可以设立一个‘粉丝勋章’。这个勋章的名字是可以定制的,我把我的粉丝勋章命名为PhD,也就是博士。也就是说,在B站,我成为了如果成为“博士生导师”,就可以给粉丝授予“博士学位”。

B站up主“苏逆升”正在B站通过直播备战考研,他在直播间公布了粉丝QQ群号,供粉丝添加。这个名为“”的团体有300多名成员,其中大部分是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的学生或工作者。 “这个群是B站一位不知名的微主播苏霓生创建的,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 “苏霓生”在群介绍中写道。

粉丝群里讨论的内容多种多样,但大多都离不开“学习”这条主线。 “(考研)是二战时期的全职工作,我想我每天大概有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想请教一下大家,一边打工一边考研现实吗?”高年级的学生会讲考研和公考,低年级的高中生会讲。初中生经常会在群里问一些高难度的习题,抱怨中考、高考的压力。

陪伴的感觉是相互的。 “Junn”觉得,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的视频时,这种关注无疑是一种鼓励。 “做视频其实是在鼓励我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因为做视频而逐渐变长。以前我可能无法学习这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自控力就会提高。”有一些改进。”

现在,“彭江江”每天都会拿出相机,记录一段跑去教室的时光,或者在经济系图书馆读书的时光。学习Vlog也重构了她与父母、朋友的沟通方式。 “很多时候,我生活中的新变化首先是在视频博客中披露的,比如爱情等等我不知道如何与父母分享的话题。我的父母和朋友直到他们看了视频才知道我单身。视频。 ”

“Z世代”的学习方式

Study(学习记录)和Study with me(跟我一起学习)正在成为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学习打卡形式之一。 B站是最大的学习博主和观众聚集地。截至发稿,B站学习频道拥有视频158.6万条,总播放量71.8亿次。 2018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在线视听大会上,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锐表示,仅2018年,哔哩哔哩就有146万小时、103万次的学习、写作业直播。

以B站的学习视频博客和学习直播为例,学习博主大多是学生或教育行业从业人员。哔哩哔哩2018年上市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2月,约81.7%的哔哩哔哩用户是1990年至2009年出生的“Z世代”。

在微博超级话题##中,网友们每天都会打卡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微博截图

微博上,超级话题#学习#一直占据教育排行榜第一名。目前,该超级话题拥有69万粉丝、47.1万条帖子、44亿浏览量。

同样的内容也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热播。抖音的学习主题有8.6万个视频,总播放量达15亿次,而快手的“跟我学”标签有2.2万个作品。

“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方克成认为,UGC视频领域并没有太多好的内容来满足观众的求知欲。目前学习视频的流行正好填补了这部分需求。学习直播满足了主播和观众的自我监督需求。

“事实上,一些传播比较好的学习视频,其实是用非常生动的方式来展示更多具有教育意义和信息性的内容。即使是泛娱乐媒体也需要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当然我们也需要同样的内容在我们的网站上。”社交媒体,”方克成说。

新京报记者范硕校对张彦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0:31 , Processed in 0.5046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