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 9 年亲手植绿,引领全民义务植树新风尚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3 21: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植树点,参加首都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九年亲自植树绿化。

从时间上看,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启动40周年...

从背景看,总书记此行第一站福建观山谋生态中国;全国两会专门将荒漠化防治问题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治理”;提出在2030年和2060年之前如期实现碳达峰。多年前的碳中和目标......

这次,我们通过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以罕见的视角洞察春天的真谛。

(一)全民植树的“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个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

9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兴区西红门镇、朝阳区孙河乡、通州区永顺镇等多个植树点亲手种植了白皮松、西府海棠、桃树……用实际行动履行法律义务。

9年时间,种植了50多棵树,汇聚了强大的“绿色”力量。

让我们跟随卫星视角,感受一下植树面积的变化。

从空间上看,大兴区西红门镇、朝阳区将台乡、通州区鲁新城市森林公园发生了明显变化。北京通过规划、改造等方式,处处插入绿化,描绘出城市的“地下色彩”。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绿化带入每一个缝隙、每一个空间,新增城市绿地3600公顷。在卫星遥感见证下,北京郊区山区植被变得更加绿化,绿色开始“渗透”到市区。

自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全国义务植树已开展了40年。全民共同履行“种草”责任,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土绿化之路。

以云南省施甸县陕州林场为例。这里就是“草鞋书记”杨善洲带领群众植树的地方。即使在森林地区,卫星遥感也能用敏锐的“眼睛”显示植被密度和生长情况的变化。林场森林覆盖率由建立之初的不足17%提高到97%。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要求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组织动员,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 。



只有将法律义务转化为制度优势,国家绿化的“国”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如果14亿人不遗余力植树造林,“增绿”,每一滴绿色光芒都将汇聚成磅礴的力量,让大地绿意盎然。

如今,义务植树的责任形式已进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云植树”等新探索将进一步凝聚全民国土绿化力量。

(二)沙漠退去、绿色前进的惊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检阅时强调,“统筹管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一个‘沙’字必须在这里添加。”

今年3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在生态治理的语境中,“沙”字与山、河、林、田、湖、草并列,充分体现了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其内在规律。

近年来,我国经历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令人欣喜。

虽然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但近20年来,沙尘天气总体呈现频率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我国主要扬尘源区植被条件持续改善有直接关系。

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沙漠退去、绿色前进的景象。从太空观察,图像通常覆盖数万平方公里。比如,在东至太行山、西至青海湖的广大地区,绿色“进军”从陕北向北推进。

卫星动画显示,通过持续植树造林,绿色不断取代沙沙、沙漠,充满生机的根系牢牢守护着每一寸土地。

防治荒漠化离不开绿化。巩固“绿进退沙”局面,要继续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管理。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确立的“绿色初衷”是真正植树为民、造福群众。

“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努力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彰显了我国坚持低碳发展的战略决心和推动“生命共同体”的大国责任。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汇,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植树造林绿化国土,建设美丽中国,与世界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未来一贯的选择和坚持的承诺。

(三)坚持生态保护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生成的2000年和2020年我国植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内蒙古东部和中部边界的植被面积明显扩大。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省植被密度和生长条件喜人。

尽管近20年来中国新增植被覆盖度约占世界的25%,位居世界第一,但大面积的黄色区域反映出中国的荒漠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森林少、绿化少、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2013年植树时,总书记说。

“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今年植树时,总书记直面问题。

时隔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债务”的现实问题和环境改善任重道远感到担忧。

刚刚结束的福建考察,总书记把第一站定在武夷山,可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尽管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4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总书记仍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生态优先”是顶层设计,靠的是全力落实。

“植树造林是实现蓝天、绿地、净水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2015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的一句话透露了植树造林的生态影响。意义。

连续9年保持不变。总书记年复一年地践行着,种下了“生态优先”、“要继续努力、取得长远成果”的理念。

制片人:赵成

策划:霍晓光

制片人:张晓松、钟浩熙、程莹

协调人:车玉明、凌维嘉、王选

主要撰稿人:黄越、胡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1:42 , Processed in 0.080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