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查看: 743|回复: 0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建议:对小额网贷逾期年轻人慎用失信惩戒,尝试分级分类执行措施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6 17: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谨慎使用失信惩罚是“破”,那么尝试建立分类分级的执行措施则是同样不可或缺的“立”。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怡:建议对小额网贷逾期的年轻人慎重处罚失信行为。我们的视频是新京报制作的。

文|吴镇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法庭庭长陈海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数据显示,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超过50%涉及网贷执行案件,其中执行标的金额在万元以下的案件占60%以上,且被告中不乏年轻人。

陈海怡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网贷平台过度包装和营销等乱象应负主要责任。她建议,对于小额网贷逾期的年轻人,要谨慎使用失信处罚,可以尝试分级分类执法措施,“让这些年轻人尽快摆脱债务,进入社会”。良性循环。”

目前,各类网贷很受年轻人欢迎。于是,大量年轻人陷入网贷,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这是正常的信用处罚,但考虑到网贷的特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确实有讨论的空间。

现实中,网贷多为小额消费贷款,借款人以年轻人为主,其中不少甚至是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逾期还款行为只会按照一般的“老赖”处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这可能会削弱失信处罚的真正效率。一些年轻人也会因为失信而受到惩罚,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



因此,陈海怡建议,小额网贷逾期的年轻人应谨慎使用失信处罚,尝试分级分类实施措施,意义重大。

▲陈海怡表示:网络贷款多为小额消费贷款,借款人以年轻人为主。我们的视频截图来自新京报。

此举将有助于倒逼网贷平台有更强的风险考量。当前网贷逾期现象与网贷平台过度营销、诱发“消费”有一定关系。比如,平台对网贷的风险提示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忽视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网贷逾期可能带来的后果。这实际上意味着平台将风险防范的责任过度转移到了失信的惩罚机制上。对失信的惩罚要慎用,即督促平台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将风险摆在面前。

对失信的惩罚只是事后的惩罚。目前呈上升趋势的网贷,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源头监管,比如适当提高网贷门槛,规范网贷平台的过度包装和营销。而将网贷风险管控完全推向失信处罚的末端环节,不仅会造就大批年轻人“信用破产”,“压倒”失信处罚机制,更无助于网贷的发展。贷款平台真正负责任。承担责任。

更重要的是,目前将网贷逾期纳入失信处罚的做法在制度上还不够健全。许多网贷平台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将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行为。甚至进入“黑名单”很容易,清除信用污点却很难。不仅如此,大量逾期网贷不分情况被纳入失信处罚,这也大大增加了法院的执行成本。

还需要指出的是,建议小额网贷逾期年轻人慎重失信处罚,并不是简单地呼吁弱化网贷逾期者的责任。



具体来说,面对大量因网贷而“失信”的年轻人,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债务,避免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说谨慎使用失信处罚是一种“突破”,那么尝试建立分类分级的执行措施则是同样不可或缺的“建立”——根据逾期贷款金额、主客观性质、逾期贷款金额、主客观性质等因素,建立一定的梯度。恶意程度等。处理机制才是精准治理的应有之义。其中,对于网贷平台诱导、少量贷款逾期、借款人无恶意的情况,应保证必要的宽限或免责空间。

当然,如何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还需要周密的制度设计。例如,他们应该按贷款金额或拖欠情况或两者进行分级?我们该如何对“年轻人”进行分类?如何避免给一些年轻人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都考验着相关政策安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但毫无疑问,与滥用“大棒”作为失信惩罚相比,建立更科学的网贷逾期处理机制确实值得考虑。

□吴震(媒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20 20:07 , Processed in 0.1172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