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8|回复: 0

人工智能影响与政策框架:构建开放对话平台应对就业挑战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9 0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译:赵建宇/第一财经研究员

介绍

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人工智能的影响,出台相应的政策框架也未必可行。然而,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对话平台,包括所有将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群体。

无论是简单的机械动作,还是复杂的感知任务,在虚拟学习技术的帮助下,当今机器所展现的能力都令人瞩目。而且随着机器学习、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人工智能系统在处理任务时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将得到提高。但由此引发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有一天,如果机器在处理任务方面比人类表现得更好,那么人类可能就保不住工作了,就业率就会大幅下降。这种看法也是司空见惯的。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技术革命导致失业”理论。

一般来说,机器自动化对就业有两种相反的影响:负面影响——直接取代员工并占据他们以前担任的职位;积极的影响——刺激其他行业(或工作岗位)的劳动力需求。所以,核心问题是哪种影响将主导人工智能领域。 《经济学人》杂志之前发表过几个有趣的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9世纪,美国的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的半自动化机器。以纺织行业为例。在机器的帮助下,织工每小时可以织出比过去多50倍的粗布,但每码布所需的劳动力却下降了98%。这使得织物更便宜并且对其需求增加。从长远来看,这将为织布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个案例涉及汽车。随着汽车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马相关的工作受到威胁;但该行业对整体就业的影响完全是积极的。这主要是因为汽车产业本身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随着道路上汽车数量的增加,对其衍生产品(例如汽车旅馆和快餐)及其服务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上述两个案例说明:短期内,机器自动化的负面影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当市场(社会)充分适应自动化的影响时,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将是积极的。

除了自动织布机和汽车这两个较旧的例子之外,《经济学人》还提到了使用软件处理法律文件和自动柜员机(ATM)。过去有专门的法律工作者(法律)负责检索法律文件。然而,自从引入可以分析和检索海量法律文档的软件后,时间成本大幅下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法律工作者的就业情况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2000年至2013年,该职位的就业人数每年增加1.1%)。 。 ATM机的出现导致银行员工大量裁员——从1988年到2004年,美国每个银行分行的平均员工人数从20人下降到13人。但每个分行的运营成本却下降了,这在反过来,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开设更多分支机构以满足客户需求。结果,1988年至2004年间,美国城市的银行分行数量增加了43%,银行员工总数也相应增加。

上述案例都表明,我们在预测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时或多或少存在偏差。电商的兴起带来了精准营销,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望,提振了整个零售行业的就业形势。此外,随着进入门槛的降低,人们还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借助更先进的匹配算法)提供服务、共享闲置资产来创造财富。



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仅限于此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根据麦肯锡的调查,与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人工智能对社会的颠覆程度将比过去大近3000倍(速度快10倍、范围大300倍)。然而,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且令人信服的答案。回顾最近的研究,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Daron 及其同事发现,1990 年后,欧洲国家向其劳动力市场引入的工业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任务、可重新编码并具有多种用途的机器)比欧洲国家更多。美国。设备)。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国家平均每1000名工人拥有近0.6台机器人;到2000年,这个数字攀升至2.6。美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也存在类似趋势。

通过研究,Daron和He得出结论,每增加一个工业机器人(以千名工人为单位),美国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to-ratio)将下降约0.18-0.34%;工资将减少约0.25-0.5%。受自动化技术影响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但有趣的是,作者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增加与失业之间只有微弱的联系。

埃里克、福特和福特都在各自的书中预测,未来二十年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及其对就业的整体影响将超乎想象。作者在书中警告说,白领工人将受到与蓝领工人类似的影响。 Carl Frey 和 A. 在两人共同撰写的一篇文章中预测,未来二十年,大约 47% 的美国就业工人将对自动化技术产生“抵制”。 Chui、James 和 Mehdi 预测,美国 45% 的工作活动可以由当前技术水平的机器完成;而如果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能够达到人类的平均水平,这个数字将增加到58%。三人还发现,即使是经济活动中薪酬相对较高的职位,例如财务经理、物理学家和首席执行官,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日常工作也可以由自动化机器完成。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自动化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并不像上述学者预测的那么大。 Arntz、Terry 等人预测,在 21 个 OECD 国家中,平均只有 9% 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取代。 9% 和 47% 之间的差异在于:当 Carl Frey 和 A. 估计自动化的影响时,他们更关注整体职业活动而不是具体的工作任务。在评估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时,重要的是确定哪些技术在未来几十年内可行以及它们取代人类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詹姆斯等人预测,美国只有不到5%的工作任务可以完全由自动化技术完成。

上述研究大多集中于自动化技术的负面影响;如何评价其积极影响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这就需要:首先猜测尚未到来的新技术将如何创造新的产业(就业),并在此基础上推断未来的市场发展。这一举动简直难以想象——20年前谁能想象到智能手机可以让我们完成许多不同的任务,而且它所衍生的新市场会如此广阔。

2014 年,Aaron Smith 和 Janna 对 1,900 名专家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看法。 48%的专家预测,机器人和数字助理将取代绝大多数蓝领和白领,并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大量人员失业、社会秩序失控。另有52%的专家认为,新技术创造和衍生的就业岗位数量将远远超过其取代的数量。



由于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人工智能的影响,因此出台相应的政策框架可能并不可行。然而,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对话平台,包括所有将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群体。这个过程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第一个任务是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即它是什么以及它的潜力是什么。

2.我们应该建立机器和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规则框架。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还不够。欧洲议会提出的《机器人民法规则》引发了有关安全、隐私、责任划分等问题的大量社会讨论。在对人工智能概念有比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将总结这些讨论,并将其融入到现有的社会体系中。这样,我们就能缓解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动荡,更顺利地度过这个转型期。

3、此外,上述新增政策如何具体落实还需要思考。例如,我们可以仔细地重新设计教育和培训计划,使员工能够更有效地与机器互动。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述问题。但这需要政府(有政策执行能力)和科技社会机构(懂技术本身)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研究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参与也可以促进上一步提到的必要的社会讨论。

目前我们对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挑战尚未达成政治共识。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似乎并不担心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姆努钦3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至少需要50到100年才能对就业产生严重影响。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4月份在出席布鲁盖尔研究所的一次活动时表示,自动化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已经达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的程度。

但现实是:我们仍处于充分理解人工智能概念及其对经济的多方面影响的第一阶段。为了加深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我们需要所有涉及人工智能的社会群体(如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行业代表等)进行广泛的讨论。虽然不急于下结论,但我们仍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因为技术进步对市场造成的破坏往往让大多数人措手不及。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评论:

人工智能领域无疑将成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转折点。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人工智能虽然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也可能终结人类文明;而其他专家则坚持“不能因为噎住而停止进食”的态度,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时就应该发展人工智能。在起步阶段,尝试为人工智能系统构建一套符合人类利益的运行原则。与工业革命相比,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更深刻的颠覆。与其指望事后弥补,不如主动出击,尽可能降低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22:12 , Processed in 0.2482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