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回复: 0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批次及办学特色详解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2-4 19: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哪所大学?

根据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最新批次各省招生计划可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是本科,而是专科。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农林牧渔业专业为主体的省属院校。是一所始建于1948年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雄岳农学院。七十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职业教育道路,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学习。

2、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史上最全属性表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48年

机构性质

公职

学校类型

农林业

率属于

省政府

是211吗



是985吗



是双头等舱吗?



本科/专科

专家

省/市

辽宁

硕士

博士点

学校地址

招生电话号码

[“0417-,(江老师)”,“0417-,(李老师)”]

招生网站



辽宁省分数最低的院校有哪些?历年分数低的院校名单

2023年辽宁高校最新排名(公办+民办)

2023年辽宁省公立大学有哪些学校(名单+排名)

2023年辽宁省有哪些公立高校?辽宁省所有高职院校(公办+民办)

2023年辽宁有哪些本科大学设有专科学校(设有专科的本科学校)

2023年辽宁省公办高校名单有哪些(附排名)

2023年辽宁有哪些高校(高校名单及排名)

辽宁省公办高校排名2023最新排名(榜单整理)

2023年辽宁有哪些士官学校专科士官院校名单汇总

2023年辽宁省公办普通高校排名(分)

2023年辽宁省高校实力排行榜 十佳高校

2023年辽宁地区普通高校排名(分数排名)



三、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简介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48年,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辽宁雄岳农学院改建。是当前名称。七十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职业教育道路,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学校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国家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一流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完全满足教育培训需要的基础设施。学校占地1108亩,建筑面积27.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94亿元。学校拥有教学服务型、科研型、生产实训型、个体经营型等系列实训基地75个,具有项目功能的实训室和工作室91个,智慧教室48个,多媒体教室148个, 300T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储空间和10G泛在网络。校外集训基地231个,与59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拥有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农业科教园区1000余亩。

——拥有覆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优质专业学院,包括农园艺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农业装备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智慧农业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学院、鹏鹏宠物科技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扩招教育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45个专业,涉农专业比例超过70%。现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和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建设特色专业5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17个。现有在校学生13,675人。 ——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技术精湛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530人,其中高级职称164人,硕士以上学历27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6%。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兴辽人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辽宁最美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和行业职业教师2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省百千人才工程”千人级1人、万人级19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从企业、科研院所灵活引进专业和科研领军人才8名,聘请行业大师11名入驻学校大师工作室。

常年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280人,建成了由436名能工巧匠、技术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教师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在岗培训等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具有以人为本、以农为本的特色学校文化。七十三年的积累和传承,形成了具有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学校确立了“立足北方大农业,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服务新国家战略,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提供生产模式的基地”农业的典范、农民的生活典范、乡村的发展典范。”建设理念、“走出去”“课堂实践、做项目、跟随企业、随季节变化”的教学改革理念、“最好的教育理念”等一系列办学理念成才、能者成才、人人成长”有力引领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和农业文化坚定信心形成。学校文化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创新办学模式充分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东北地区需求,打造新型农业专业结构及其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立足粮食、经济、饲养、农林统筹,构建畜牧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现代全产业链农业,打破传统农业的专业结构布局。优化形成农艺园艺、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农业装备工程、食品医药、农业经济管理、智慧农业七大特色专业群体系,凸显专业链与智慧农业的紧密联系。产业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凸显集群特色,形成了适应辽宁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延伸的专业体系结构。产业链,催生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骨干专业。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教育平等培养”战略,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双元”主体校企融合,强化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探索形成了校企融合的“4-1-1”人才培养模式和“两三体系”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特点。在其总体框架下,系统构建了种植专业“双线双循环”任务型教学模式、育种专业“双班双基地”交替勤工俭学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形成了全面实施企业专业课程和职业辅导制度。 、校企双导师制、双学籍制、企业学徒制、个性化课程评价、技能大赛免试制度等配套育人机制,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得到了很大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创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新模式。通过创建校企战略联盟、职业教育集团、校企深度融合,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才共享。教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我们与大北农、北京维嘉、大连三一、中联重科、大顺国际、葫芦岛轩宇等大型、有影响力、有文化、有情怀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合作订单班。充分发挥双主力体育人才优势,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与中泰实业集团合作建设一江南农业科教园,扩建实训基地1000亩。

以鹏鹏宠物科技学院为代表,创新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机制。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典型报道。 ——瞄准区域产业需求,搭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打造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新模式。依托省动物健康繁育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蛋鸡健康繁育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搭建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平台,已立项科研项目229项取得了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雄杂1号”至“雄杂8号”系列高粱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元玉66、大闽99,雄豆2号、辽农中豆1号等大豆新品种,雄粤大葱、雄粤紫茄等、裸仁南瓜、明星一号黄瓜、熊岳万年青、苦瓜等蔬菜新品种甜瓜、雄岳白葡萄、早兴烟桃等果树新品种、葡萄避雨配套栽培技术、南果北移新技术、猪、兔胚胎期胃肠道菌群研究等。省级科研成果99项,国家专利及软着作品197项。其中,获得农林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7项,厅级奖励23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81项,其中一等奖5项。 ——坚持农业本色,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打造“三农”立体网络服务新模式。学校始终坚持坚定不移服务“三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县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依托技术积累和创新平台取得的系列成果,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率先开展日光温室研发、培训和推广,熊岳一、二、三、四期日光温室及其配套蔬菜、果树栽培技术已推广到东北、华北、西北等16个省份,并受农业部委托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万余名。移动式内保温节能装配式日光温室已推广到北京、青海等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产生经济效益数亿元。 “雄杂”系列高粱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为辽宁不同时期的种植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辽丰”葡萄新品种栽培技术已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让果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动物健康育种研究中心已为企业检测样品10万余份,为动物疫病防控和企业技术改造及标准化提供依据。面对脱贫攻坚主战场,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党建引领、项目进村、创业带动等措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以营口东部山区、辽西北干旱地区为中心,积极参加“千名专家”“千家企业”“百名专家连百村”活动,每年派出技术专家600余名,覆盖320多个乡镇,直接受益贫困户3410余户。盖州市万福镇魏塘村扶贫队荣获“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称号。大力实施农民技术员培训工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进村入户培训工程、西部对口支援工程等五项重大工程,先后培养了农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16万余人。

作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辽宁省科技普及基地,学校与沉阳、营口等城区中小学合作,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劳动职业启蒙教育学校学生。每年接待沉阳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和营口市区。全国有中小学生13000余人。通过农民夏令营活动,有效培养了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团队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多方联动,开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与技能并举,以培养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精神为核心。着力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二级、双轨、两阶段延伸”的学生教育新管理模式,凸显思政课主渠道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校园文化、网络阵地,形成相关部门和专业院系(学院)多方参与、各级党组织联动、党政合力的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共管思想政治格局,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逐步构建“导师+项目+团队”双创教育模式,形成“课程+大众创业+思政+素质教育”融合互促, “1+N”多元化协同教育。特征。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称号。高水平的办学成绩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基层就业比例高,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七十三年来,学校为我省农业农村培养了能继承、留住、留住的人才。实用农业技术技能达6项,9万人广泛分布在我省900多个乡镇农业生产第一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标准职业技能竞赛颁奖,彰显高素质人才培养成效和水平。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27项。一等奖38个;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8项。毕业生一直以“专业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吃苦耐劳”而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7年保持在90%以上,近五年平均就业率在96%以上。 ——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彰显教育教学改革先进水平。学校实施以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以科研促进产教融合的“双研驱动战略”。 2000年以来,取得省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89项,连续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3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6门计划”部,主持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1项。 ——高影响力的社会兼职和荣誉体现了国家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是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职业教育集团、中国现代畜牧业理事长单位。是职业教育集团、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四个国家级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会员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

学校是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国家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专员创业培训基地、辽宁省政府新型农民培训基地、辽宁省省级科技普及基地。 。学校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国家优质高职学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国家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扶贫先进集体(驻村工作队)、全国首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50强称号在国内,国家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以及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数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辽宁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辽宁省最美校园。 (2020 年 10 月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8:22 , Processed in 0.062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