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0|回复: 0

东城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构建高效联动机制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2-6 05: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城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整合首都核心区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供给优势,构建“1+3+3+N”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即构建高效联动工作机制,完善“三级联动”协同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打造三支高素质服务队伍,形成N种辅导服务模式,形成高水平协调、健全的体系三、多方参与、协同教育 人民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一是构建联动机制,高水平统筹推进协同育人。在区委领导、市妇联指导下,妇女儿童工委充分发挥协调议事作用,依托家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协同教育工作机制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区妇联、区教委、区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民政局等十家单位连续编制“两个周期”五年家庭教育规划,形成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妇联负责。教委牵头,各单位齐心协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打造家庭教育工作生动实践。 “十四五”期间,建立家校社会合作教育工作机制等目标任务将纳入区“十四五”规划、妇女儿童、教育、等,以及各部门的议程。以区委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东城区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京东办字[2022]5号),建立家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一盘棋由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共同负责协同实施工作。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扩大协同育人覆盖面。 2019年,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设在区教委教育科学研究所。区妇联编制印制了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手册,印发了《关于加强东城区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东花石街道试点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促进中心,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嵌入街道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首席专家组作用,回应家长关切,解决教育问题以“会诊”、“特需门诊”、“团体诊疗”等形式解决问题。焦虑问题。指导168个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在全市牵头建设185所儿童之家,编制印制儿童之家建设指南,提供规范化、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区教委获批建设全市首个“北京市家校社区协同教育示范实践研究区”,实施“家校社区协同教育2035”工程,成立“双导师”家校合作协同教育管理。机制,构建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学区中心、学校三级“1+8+N”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协调推进协同教育工作。



三是集中资源打造三个专业团队,提高协同育人精准度。立足首都优质教育优势,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东城区家庭教育专家智库。区教委已培训家庭教育辅导员数千名。建立社会组织之家,培育孵化社会组织30余个,为妇女儿童家庭提供辅导辅导服务。与相关工委、团委、专业社会组织等合作,组建辅导志愿者。通过“菜单式”服务,在社区、楼宇、企业、校园、公园举办各类家庭教育讲座2625场。接受培训的家长近9万人次,为不同层次的家长提供了便捷、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是打造“岗位+”N个独特模式,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引入多种资源赋能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儿童之家等阵地,为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打造“阵地+”N个独特模式。在学校和社区试点设立5个家校同校咨询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在京山梅后四十市民中心、龙潭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家庭成长中心,以“一地一品”中心推广社区服务辐射模式,提供亲情、全龄服务全面的家庭服务。与王府井新华书店合作,建立首个区级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提供普惠亲子阅读指导服务,增进亲子关系,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在社区儿童之家,引入海豚出版社等第三方,打造“十平米阅读”社区公益阅读空间。以“绘本+”的形式,打造集文化、阅读、科普、安全教育、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公共空间。服务经验。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统筹辖区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社区青少年聚会、幼儿教育中心等公共场所和服务阵地,开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青少年扣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五是推进项目式教育,持续打造协同教育服务品牌。坚持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专业项目推动“家校俱乐部”协同育人。结合文化东城、书香东城和家风文化建设,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实施“育儿团体辅导”、“家庭大会”、“十平米读书”、“家庭读书会” ”、“儿童安全”、“同心战”等项目品牌向家庭传递善良的正能量,倡导科学、健康、安全的家庭教育理念。连续16年与区教委联合表彰“双合格”好家长,树立好家长榜样千余个;共同开发“好父母必修课程”,系统培养好父母。



六是搭建和利用好各级家庭教育平台,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充分利用全国妇联“新家长学院”、北京家长学校“新锐课堂”等平台,宣传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家长主体责任“依法抚养子女”。整合数字德育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区街道妇联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形成新媒体宣传教育矩阵。疫情以来,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出系列家庭教育云服务,涉及家庭教育微课、深度亲子阅读指导、社区环境生活、儿童安全等千余门课程,帮助家庭和谐亲子关系,有效帮助家庭变“疫情危机”为“家庭教育”。机会”。

下一步,东城区将以《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为契机,编制家庭教育五年规划,推动完善家校社会协同教育机制,重点宣传引导、整合资源、提供服务 用情、索取家长、请教专家,在“三有三强、促三化”上下功夫,即家庭教育指导有机制、有立场、团队、联动性强、实力强引导性强、特色鲜明,提高了家庭教育工作法制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7 01:19 , Processed in 0.0617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