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7|回复: 0

80 后安徽女子讲述日本打工经历:表面风光背后心酸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5 01: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 2507 个真实故事

我叫邓子,80后,安徽人,现在和先生一起在日本工作。

我从小就不好好学习,16岁就辍学去服装厂打工,没文化,也没技术,只能在流水线上当“搬运工”。

人有时候会违背天意,但天总会给人留一条活路。手心朝天的日子太难熬了。母爱坚强,这句话太重要了。当你感到绝望的时候,它会化作微笑生活的勇气。

后来我和老公来到了日本,我以为在国外赚钱很容易,但是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打工有多难。

在日本,我也见过很多温文尔雅的男人和贤惠的女人。但事实上,这些看似“贴心”的人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变态。

(我在日本打工)

01

1986年,我出生在安徽省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温暖幸福。

我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收粮食、卖水果、养猪……行情好的时候,一头猪能挣上千元。我还有哥哥姐姐,他们早就愿意干家务了。你要像公主一样无忧无虑、活泼好动。

但父母生意繁忙,无暇顾及我们的成绩,所以我们就自己长大。后来因为跟不上,我在16岁就辍学了,学了裁缝。

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一把剪刀,一支粉笔,一把卷尺……缝纫机“咔哒”的响声响彻整个房间。那些日子充实又忙碌,和缝纫机一起跳舞就是梦想。梦想帮助我度过了许多疲惫的日子。

裁缝是个技术活,我掌握了技术之后,收入从一个月几百元涨到了一千多元,虽然不多,但是省吃俭用这几年也攒了好几万块钱。

(以前的我)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门当户对的重要性,通过介绍,我在2007年认识了一位来自安徽的老乡,交往一年后,我和老公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但还没等他们享受到婚姻带来的幸福,新婚仅一周,债主便找上门来,原来,婚礼用的摩托车、电视机、烟酒等都是用借来的钱买的。

结婚前,我从来没有刻意问过婆家的经济状况,以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经济负担比较小,条件不会那么差。但结婚后才发现,家里就靠公公一人维持,别人都在窑里烧砖,婆婆基本不干活,收入非常有限。

虽然这些都是婚前债务,但事已至此,既然结婚了,就应该同甘共苦,我问了老公欠了多少,然后拿出之前的两万私房钱,骑着摩托车,一起去还债。

(我和我老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但我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公婆的感激,怀孕之后,我又没法出去打工,家里的经济也渐渐拮据起来。

我老公没什么技术,挣的钱也不多,我当政的时候,婆家对我百般不顺,回家吃个饭都是一种奢侈,那时候我们经常住在我爸妈家,周末婆婆就会对我很冷淡。

婆媳矛盾从来没变过。但我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孩子,在娘家的时候被哥哥保护,在家里嚣张跋扈,虽然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生活只会让你把自己逼入死胡同。

虽然我丈夫知道他妈妈不讲道理,但他又不能直接说。那段时间,我和丈夫三天两头大吵一架,两天一头小吵一架。但你可以赢得战争,但你会失去这段感情。



(我和我的丈夫)

02

看着还没长大的孩子,我就到江苏南通家纺城打工,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能挣十几万,丈夫在我的带领下也拼命干,很快我们家的三个孩子都上了我们当地的私立学校,一年的学费就是六万块钱。

但好景不长,2019年全球疫情爆发,世界按下暂停键,工厂里的被子行情也不好,我们自然也受到了牵连。

大人可以吃点苦头,但再穷也不能穷在教育上。孩子成绩好,作为家长,我们要另谋出路,不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2020年听说出国打工工资比较高,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决定出国碰碰运气。但还没出发,老公就被中介骗走了5万块钱。老公本来想做农业,劳务公司一开始说他们在日本有资源,但我们交了费用之后,他们又改口说没有资源。

(我和孩子们)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教训,之后我们变得更加谨慎,在南通附近又找到了一家正规的中介机构,我老公比我早几个月去日本做食品,我交了3.6万块钱之后,也打算去日本做衣服。

2022年,我拿着兑换的一些日元,坐上了飞往大阪的飞机,脑袋里还嗡嗡作响,两个小时后,我已经在另一个国家了。

一下飞机,当地的劳务公司就来接我们了,然后坐了3个小时的大巴,到了工厂,我饿坏了,第一天没吃东西,幸好带了一桶泡面。

到了宿舍我更是震惊了,八个人挤在十多平米的房间里,上下铺堆满了东西,收拾起来看到被子上全是头发,还有老鼠屎,更别说到处乱飞的蚊子和房间里弥漫的臭脚臭味,弄得整个地方都昏暗阴森。

(刚来日本的时候,对这里很陌生。)

和我一起在这里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缅甸人,有7个中国人,经理是日本人。和缅甸人交流也很困难。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大部分人都是持培训签证来这里的,因为培训签证的门槛很低。50岁以下、没有学历、没有技术都没关系。我来这里后做的所有工作其实都是我自己在中国选择的。

刚来的时候,我的日语基础完全为零,语言不通,航海技术也不好,对这里很陌生,平时无忧无虑的我也开始变得胆怯起来。

但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旅行或定居,我来这里是为了工作!既然我来这里,我就会尽力而为。我告诉自己不要屈服于任何事情。既然我无法改变,我就会让自己变得坚强。

一段时间后,我和同事们也熟悉起来了。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我会自己出去买。离家在外,遇到素不相识的同乡,是一件很感动的事。来日本后,我还认识了一对同乡夫妇。大家互相帮助。

(我在日本的服装厂打工)

03

这里的工厂没有国内的那么明亮,机器更是差劲,用到的机器都是国内很多年前就淘汰的。

大家的工资主要都是以加班费为主,也就是小时工资,一小时的加班费大概是1000日元左右,普通人算上加班费一个月能挣7000到8000日元,我运气好找到加班费多的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3亿。

我可以忍受工作环境的杂乱,但这里食堂的卫生让我无法接受,蟑螂经常出现。后来我们开始自己买菜做饭,自己做菜的调料自己可以控制,想煮什么就煮什么。什么!作为北方人,我们经常在宿舍包包子、饺子,不仅省钱,也干净卫生很多。

来到这里之后,我到处都骑自行车,东西便宜就买,而不是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生活就是要快乐)

日本人很有礼貌,女性通常很温柔,男性则面带微笑,见到谁都会鞠躬点头,待人接物热情却又不失礼貌。

可能是因为公共交通比较普遍,我在日本很少看到车祸。不管你是骑自行车还是步行,只要你看到汽车,他们就会停下来。司机会给行人或自行车让路。

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给司机让路,司机也停下来给我让路。我们俩愣了好久,谁也没动。后来我才意识到司机是给我让路的。然后我就骑过去了。对方不停地点头说谢谢!

但时间长了发现,日本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得多,这里的人情味很淡薄,孩子结婚后也很少和娘家联系,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可能习惯了单身生活,很多人都是月光族。一个人吃得好,全家都不饿。这里的人宁愿吃寿司和便当,也不愿做饭。他们花光所有钱。年轻的时候自由自在,老了就有多悲惨。

(在日本,但在家)

日本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因为变态多,他们即便是白天也会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以防被人偷窥,采用防弹玻璃,墙高3米以上,不互相拜访,不四处闲逛,也从不插手别人的私事。

这里的老龄化也比较严重,65岁以上的老人有四分之一还在工作,我们公司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一个月工作5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了退休金,我每个月还能多拿8000元的额外收入,有了这个额外收入,我晚年生活就舒心多了。

不过日本人也是出了名的“爱干净”,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不管是吃寿司还是自助餐,他们吃完都不会马上离开,也不会把桌面弄得乱七八糟。

他们会打扫桌子和餐桌,脏桌子会及时擦干净,这样服务员过来的时候只要把盘子收走就可以了。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樱花)

04

来日本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国是发达国家,来了之后才听说日本是发达国家,让我一度很迷茫,日本总人口一亿多,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这甚至还没有我们国家的东北三省大。

日本这么小的国家,怎么能算发达国家呢?后来我才明白,判断一个国家发达不发达,并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人口,而是看它的人民收入多少,工作有没有保障,买不起房子,看不起医生。

闲暇时间多了,我也做自媒体,3个月就赚了十几万,我的收入加上老公的工资,一年大概有30万,用来维持家里的开销和三个孩子的学费。

在家挣不到钱,出门又没时间陪孩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挣到了钱,也受了不少委屈,前几天还开灯打电话把老板骂了一顿,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安慰我劝我回家。

(在日本打工的我们)

谁不想回老家呢?街边的麻辣火锅好吃,夜市热闹。但繁华的背后是经济独立。想想自己,没学历,没学历,40岁了只能回老家,去电子厂拧螺丝。

工作的时候也有暖心的时刻,我们的组长也是中国人,有时候我们犯错的时候组长会告诉我们不要在日本人在的时候拆,日本人不在的时候要重做,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中国人一起努力,就没有人可以欺负我们。

还好,自从我和丈夫出去工作之后,孩子懂事多了,婆婆也不再说什么了,我们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距离创造美丽,保持经济独立是减少婆媳矛盾的最好办法。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才会越来越兴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1:45 , Processed in 0.0877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