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探秘辉县最偏僻之地:菊花山北路水的历史与文化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5 1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辉县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故事,恭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

小编认为,辉县最偏僻的地方应该是南村镇、西坪罗乡、排石头乡与林州交界的菊华山北麓水一带。如果从辉县去这一带,要从石岭洞前的引地河往东走,经过头冲、二冲、三冲,再经过一个山洞,才能到达南村镇最东边的西站村。西站以东的山间只有一条沙石路,就进入了排石头境内,应该属于辉县最大的行政村郝坪村管辖。这条沟壑就叫北麓水,沟壑的尽头就是菊华山,菊华山是辉县与林州的边界,山顶有古长城遗址,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边疆岭。如果从排石头来此一带,必须走关洪线,到黑沟水路口后,经黄石岩,经上高窑,到达蒿坪,北麓水就在蒿坪山的另一边。

即便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却还保留着一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牛家大院。

上面是卫星截图,白色方框就是上面说的地名,下面要说的牛家大院就在北鹿水的一个小水库旁边。

建议点击放大。

上图是我2016年国庆节期间骑行经过西站村无名洞窟的照片。

该洞窟为原始洞窟,当时未进行过后期整修。

上图是排石头乡黄石岩村前的小河。

上图为蒿坪村的柿子树和寺庙。

上图是北麓水的一个小水库。



北麓水山沟寺口寺坐落在山洪潺潺的河谷旁。

北鹿水小水库逆光拍摄,波光粼粼,水边长着芦苇、香蒲,很罕见。

牛家大院

以下为网名“十月午马”赵秀玲老师文章的转载。

赵秀玲《十月午马》

牛家大院,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这是我家乡太行深山里的一处宅院,属于辉县最北边,与安阳林州接壤,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由于交通不便,很少被外界注意到。

牛家曾经是这片土地上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家族。我的舅舅(牛家现任家主)告诉我,他们最繁华的时候,拥有三座山头上的土地,加上在陆村和曹庄(现林州境内)购买的土地,一共拥有800余亩良田。远近农民都靠出租他们的农田为生,这种繁华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舅舅带我去看牛家墓前的石碑,碑上的铭文早已被岁月的风吹日晒模糊了。我趴在石碑上看了许久,才认出这是清朝嘉庆二年,也就是公元1797年所立,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了。所以,我们推测这座墓葬的建造时间必定晚于牛家大院。牛家大院的建造时间必定比这个时间早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就是说,它已经有两百多年或近三百年的历史了。



牛家大院建在北麓水的一座山脚下,大门前有一潭水,是流水,据说我们这里一遇到山洪,山上四面八方的水就汇聚成山沟,流到牛家大院的后面。但奇妙的是,水流到这里会自动转向东边,绕过牛家大院继续往前流,从来不冲刷房子一次。我问过舅舅,为什么会这样?他听长辈们说,房子的东边有一块防水珠子,水流到那里之后,就出现两股水流,像两只老羊在用头撞,把水推到一边,然后就出现了绕过房子的奇怪景象。

牛家大院是一座不拘形式的两进院落,没有正门。黄杨木大门早已建好,只等着一个吉日,把大门和院子连成一个整齐的四合院。但解放军来了,不敢修缮,最好的大门也被烧毁了。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石门框,南面是马厩,东西两边是两间三开间的平房,北面是台阶。台阶上是一扇并不太华丽的吊花门。这是进院子看到的景象。

连接吊花门的应该是回廊,但并非传统建筑的正式样式。整个建筑十分简朴,墙面剥落斑驳。穿过吊花门,眼前是一堵影壁墙,锻打的方形石基,青砖青瓦组成墙体。当然中间也有红土,上面铺着灰瓦,用来避雨和保护墙芯。影壁墙上贴着一个简单的“福”字,平添了几分生机。

内院东西两侧为三间瓦房,重点是正殿,青石台阶整齐流畅,五开间的前廊两侧为厢房。墙面全部用青砖砌成,可见其奢华。要知道,山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即便是在平原地区,也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用得起青砖。

前廊有两根柱子,柱子上原有彩绘精美的装饰图案,包括顶上的装饰,都雕刻有精美的浮雕和纹饰。可惜这些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被毁掉了。现在使用的窗户还是原来的镂空窗,新刷的油漆多少破坏了古朴的气氛。前廊的东西两端是耳房,很旧了,没有盖板。耳房的窗户已经破损,都换上了新的。舅舅把换下来的旧窗户放在院子的一侧,舍不得扔掉。

牛家大院东边跨过一座山,就是蒿坪村委会所在地。这里有一条牛家地道,是抗战时期为躲避日本人而修建的。舅舅告诉我,地道原本有几百米长,从东厢房的地道口进入,一直通到村口的麦田里,从堤下可以逃生,但是后来慢慢塌陷了。我曾经进过地道,入口很小,台阶很高,往下走大约十几级台阶,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石阶。跳下去是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空间。东边有门,出门又是一个小房间。继续往东走,就会出房间。这是一条已经被截断的地道,只剩下几十米了。

牛家大院就像是一颗被遗忘在深山里的明珠,我有幸见到了这颗尘封的明珠,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排石头的深山里,有这样一栋清末民初的建筑,这样的一个家族,这样的一个故事!

我去的时候正是梨花盛开的初春,洁白的梨花,还有桃、杏、海棠、苹果,把这片老房子衬托得光彩夺目。通过和舅舅的交流,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这些老房子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9:11 , Processed in 0.0615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