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6|回复: 0

央视网:走进海南航天育种中心,探寻太空育种成果如何融入百姓生活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6 17: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新闻:早在1987年8月5日,我国就首次将水稻、辣椒等农作物送入太空,开启了航天育种的探索。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航天育种成果已悄然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到海南航天育种中心看一看。

中央电视台记者范珊珊:我身后是太空作物种植基地,我面前的这些太空茄子、太空辣椒、太空番茄都是我身后基地刚摘下来的,其实这些科研成果早就走入市场,走入我们的生活。

在海南航天育种中心,育苗温室内培育的“太空兰花”正竞相盛开,种植基地里,还有一大批由经历过“太空旅行”的太空种子培育出来的太空番茄、太空黄瓜等蔬菜,目前已经成熟,可供采摘。



太空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我国航天重大任务之一。它是通过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苗送入太空,利用太空中地面无法模拟的特殊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环境等,诱发种子发生突变。返回地面后,经过至少四代育种,选出具有新性状的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

海南航天育种中心工程师姚桐:航天育种大大改良和提升了我们的优良品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我们的育种时间会大大缩短,对国外种子的依赖也会减少,可以提高我国种质资源的安全性。

2013年以来,海南省航天育种中心从128个航天引种试验中筛选出适合海南气候、土壤的21个航天果蔬花卉品种,进行栽培种植,并在海南部分市县及岛外多个省市推广种植。



海南航天育种中心工程师姚桐:太空培育的作物,包括水果、蔬菜和一些粮食作物,都是安全的,抗病能力普遍提高很多,产量一般增加20%到50%以上,抗寒能力更强,抗盐碱能力更强,口感和营养成分也有一些变化。

据了解,1987年以来,我国已进行30余次植物种子、菌类、试管苗等航天发射试验,培育航天育种新菌株、新品种近千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7:16 , Processed in 0.2041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