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09 会电一班李浩翔的见解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8 2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发展09会议一班 李浩翔 如何提高我市农业生产效率 根据培训班的安排,今天我将与大家就如何提高我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交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七项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都以不同形式提出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问题,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 《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是“一号”文件的标题,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作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还在经济宏观调控中以加强农业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更加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重大政策。农业税减免,实施粮食补贴、农业投入品补贴、良种补贴、两免一补、农机补贴、家电汽车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村地区和沼气工程。目的是加强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及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

《建议》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作为重要事项之一,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非常重视工作。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建议》精神,深刻认识、充分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主动、有效地推动农业发展,正是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分析研究我市农业发展现状,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一、正确认识农业现状 (一)什么是农业。说到农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农业。他们常常想到“农民”,常常想到小麦、玉米、大豆。是的,这些都是农业的一部分。其实农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副渔业。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的是狭义的农业——种植业。包括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的种植,马铃薯的种植,油料作物的种植,豆类的种植,棉花的种植,大麻的种植,糖料的种植,烟草的种植;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其他园艺作物种植;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及种植所需生产条件的开发。 (二)农业状况。农业是人类的“工业母业”。早在人类饮头发、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一直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生存的基础。农业养活了人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更不用说什么都没有了。将会有人类现代文明。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从农业开始。只有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工业才能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理解这个“基础”?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是生存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重工业中的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如生产硝化甘油)所用的原料来自于农业;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烟酒工业等所用的原料也来自农业。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农村不仅是重工业品的广阔市场,也是轻工业品的广阔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农业可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这些剩余劳动力又丰富到国民经济的其他劳动部门。农业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从出口商品构成看,工业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但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仍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在商品出口创汇方面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保障。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提供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事关社会稳定。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体现在粮食生产上。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粮食,人民生活就不稳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就失去自力更生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是稳定世界的产业。第三,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民族自力更生的基础。我国能否自力更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自足,过度依赖进口,就一定会受人摆布。一旦国际政治局势发生变化,必然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地位的重大问题。四、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20世纪下半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广泛实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我国农业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还比较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不兴就不可能百业兴。农民不富裕,国家和人民就难以安定富强。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不发展农业,谁也不能保证中国人民不挨饿。面对国际竞争,中国民族工业的王牌是依托农村庞大的国内市场。没有农民增收的支撑,扩大内需的战略就等于是纸上谈兵。中国经济迟早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风险。我们也很难想象,未来中国能够在城乡二元化、工商业发达、农业薄弱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的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如果农业受到阻碍,最终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三)农业局职责 农业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部门。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管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二是市政府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农业局的职能可概括为以下五点:一是做好全市农业生产的规划和组织实施;二是做好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三是指导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资产财务管理,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和支持农村专业组织建设和发展。四是做好农业行政执法,防止不合格农资进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五是抓好农业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培训。总之,农业局的职能就是尽全力为全市农业生产做好服务,为全市亿万农民做好服务。二、我市农业发展现状 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3亿元,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1.03亿元的50.8倍,是上世纪末2000年21.8亿元的2.4倍。农林渔业增加值30.2亿元,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3.5亿元,占77%,这说明种植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广大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9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42.3万亩,其中:粮食总种植面积172.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1.2%,总产量73万吨。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22.2万吨的3.29倍,是上世纪末2000年49.4万吨的1.48倍。再次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今年,我市粮食将再获丰收。预计全市粮食总产量将达到75万吨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全市农民纯收入4402元,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90.32元的48.7倍,是上世纪末2000年2028元的2.2倍。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农业比重小、效益差。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170.1亿元。农林渔业增加值30.2亿元,占比17%。种植业增加值23.5亿元,占比仅13%。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215元,是农民纯收入的2.08倍;到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1448元,是农民纯收入的2.6倍,差距扩大了0.52倍;从上述对比数字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仅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第二、三产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客观原因,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原因。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也是我们农业生产本身发展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人多地少,规模太小。项城市总人口118.8万,农业人口99.8万,耕地面积116万亩。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2亩。全市人均耕地仅有0.9亩。河南省人均耕地1.1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3亩。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3.45英亩。美国拥有耕地面积29.55亿英亩,占世界耕地总面积(225.0亿英亩)的13.15%。它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0.5英亩,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3.45英亩)的三倍,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八倍多。

俄罗斯耕地面积约为18.75亿英亩,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2.6英亩,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近10倍。加拿大(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人口刚刚超过3000万,加拿大耕地面积10亿英亩,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2121英亩。)人均耕地面积是我们的近30倍。虽然印度人口密度非常高(国土面积超过29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约10亿),但印度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亚洲第一,达到21.45亿亩,人均耕地2.4亩,约为我国的两倍。 3中国耕地面积18亿亩,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然而,我们国家的人口太多了。平均每人只有0.085公顷耕地,约合1.3亩。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三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126位。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甚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我市是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地区。而且,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市人口仍在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所需建设用地进一步增加,耕地面积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据报道,我国从1996年12月31日的19.51亿亩,增加到20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07年的18.26亿亩,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正在逼近18亿亩的红线,也正在逼近我们的心理防线。

土地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土地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2001年至2007年,我国净减少耕地8800万亩,减少总量(建设用地、受灾耕地、退耕还林地、结构调整用地之和)122.773万英亩。这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在项城市也是如此。耕地也有快速减少的趋势(土地还在减少)。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将会减少。人多地少,土地承包到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形成了我市农业生产以个体零星种植方式为主的格局。特色农产品生产尚未形成规模。即使同一品种,由于生产和管理不同,导致农产品品质存在差异。集中采购、储存、运输、加工和外包不方便。农产品价格难以上涨,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2)管理粗放、模式单一。粗放式经营一般是指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产品以次充好、物质和劳动力消耗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指农业生产中,将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散投入到较大数量的土地上,进行粗放式耕作的农业经营方式。在这种农业经营方式中,主要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和土地,农作物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因此,粗放式管理与低生产率水平是相适应的。根据我市人均耕地少、土地资源宝贵和现代化生产力水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效益和财富。但目前我市农业管理水平仍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营模式。 。生产技术含量低、生产模式单一,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 1、生产技术含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精耕细作。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整地水平应该有所提高。但目前,旋耕整地占全市整地面积的95%以上,且整地质量极差,远不如以前的整地质量。根据耕作要求,需犁深6-7英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0:47 , Processed in 0.0986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