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8|回复: 0

田卓平:挑战中寻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综合性医院院长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2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院合一”整合搬迁为综合性医院可以说充满挑战;医院在挑战中寻找新机遇,在变革中开辟新前景。

田卓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院长、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血管外科,历任医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科室副书记、主任。现任黄浦区卫生计生委党工委委员,同时兼任黄浦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现任第九科学院黄埔分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近年来,主编专着3部,撰写专业技术和医疗管理论文20余篇。兼职社会工作:国家卫健委医院评审专家、上海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县市医院分会委员医院协会会员,上海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评审专家。

令人期待的原因有二:一是这家医院是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黄浦区传染病医院、黄浦区妇幼保健院的“四位一体”整合搬迁。不难想象,其中存在人员队伍庞大复杂、文化极其不一致等诸多挑战。

其次,自2018年6月试运营以来不到5年时间,黄埔分行发生了重大转型。不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且还设有多个专科科室,成为上海首批区域医疗中心之一。

下午两点,接近黄埔分院门诊大厅时,记者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熙熙攘攘,秩序井然。这进一步印证了医院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好奇心。在如此喜人局面的背后,医院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新机遇,在变化中开辟新机遇?

煤还没准备好,就得讲究文化

回想起2018年,田卓平仍不禁冒汗。首先,医院里有四类人,各有自己的文化;二是新校区建设历时近10年。在此期间,政府停止了对原医院的投资,导致人才严重流失。 “综合医院严重人满为患。而且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普遍不足。 “此时医院药品的比例极高,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认可度很低。

“当你还没有准备好投资时,你就必须关注文化。”他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从一开始,医院就踏上了专注的文化之旅。

田卓平介绍,自成立初期以来,医院不断开展新年联欢会、先进表彰会、员工健身健走、员工运动会等各类主题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四个单位尽快融为一体。”

从新设计的院徽(如图)就可以看出医院领导的初衷。 “四颗心代表四家不同起源的医院。相互牵着手的小手代表大家一起努力。1904年代表医院的历史传承。中间的一颗代表医院是上海第一所综合医院。” 、1和蛇杖组合成了上海的代名词“申”字,此时医院药品的比例极高,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认可度很低。”田卓平解释道。是医院集体努力想出来的医院徽记,这也是凝聚医院文化的过程。”

医院的标志是经过集思广益和集体努力想出来的。



同时,医院进行管理赋能。为优化干部队伍,医院制定了中层干部竞聘实施方案。 “2019年,我们完成了122名中层干部和30名护士长的聘任。”田卓平认为,此举为更快更好地完成医院整合提供了管理保障。 。同时,他还组织了一系列干部管理培训班。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业务技能过硬的管理干部队伍。

同样重要的是,在“九院-黄浦”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该院被正式认定为2020年上海市首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从此,原本的“四院” “一号”医院已逐步走上发展正轨。

生长在大树下,认清自己

了解黄埔分公司的人都知道,黄埔分公司可谓是真正的大树下长出的“小草”。黄浦区面积仅20.52平方公里,现有全国知名三级医疗机构7家,区属公立医疗机构22家。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毗邻黄浦区。不难想象大树下长不出草的情况。雪上加霜的是,上海正在加快旧区改造进程。目前,整个黄浦区常住人口仅剩50万余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积极求发展

夹缝中诞生,如何谋求发展?医院领导班子认为,首先要认清自己,摆好自己的位置。要积极盘活医联体资源,向上“对接”三级医院,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辖区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以及急危重症救治和疑难病转诊。这是黄埔分行选择的方向。

在这样的定位下,“打铁还需艰苦奋斗”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词。医院通过人才强院、筑巢引凤、提升经典、腾笼放鸟等举措,打造医院自主品牌,推动医院迈上新台阶。

让人才活水流淌

医院领导深知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如何吸引人才?必须让人才流动、流动。

医院运营初期,引进第九医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担任医院副院长,对医院科教工作进行全面检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医院科教工作的学期计划。同时,医院根据医疗工作现状,针对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几年来,麻醉科、口腔科、外科、病理科等重点科室急需人才。药房已推出。经考察,均担任部门主任或重要技术职务,全面负责部门工作。

同时,筑巢引才,更好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此,该院口腔科邀请第九医院张芝芝院士在院开设专家门诊,定期查房;聘请第九医院颌面口腔科医生王勇担任医院口腔科常务主任等,不断推动一系列新专科、新项目在医院开展。整形康复治疗中心通过医联体诊疗平台接收区域内整形术后患者。血管疾病诊疗分院由9家医院及分院组成联合血管疾病诊疗团队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医院诊疗技术。

以人才强院、筑巢引才,在黄埔分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不仅众多学科迎来新发展,也形成了医院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如活活看金牌科目

医院领导深知“医院要想生存得更好,就必须看金牌纪律”。

医院金牌学科——乳腺外科

黄埔分院整合了四个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医疗特色。比如,石狮伤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市中医药传承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基地分基地;乳腺外科是上海市重点专科;李奇的更衣室是上海劳模等的创新工作室。“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经典,擦亮这门学科的品牌。”田卓平说道。

目前,黄埔分院是石狮创伤科保存最完整的医院。医院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辅以传统康复技术,应用三色敷料、消散膏、石氏伤膏等一系列名方和体伤药品。医院在骨科多种疑难疾病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医院在原有基础上,积极组建乳腺肿瘤多学科协作组,使乳腺外科成为上海最大的综合性乳腺疾病临床诊疗中心之一。 “2021年7月,荣获全国首批十家保乳示范中心,为全国各大医院医护人员临床保乳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

2019年以来,医院大胆探索“理气更衣室”服务新模式: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内部,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服务主体、区域医疗联合体的伤口护理分级诊疗模式。中心作为专家指导;辖区内14家一二级医疗机构建立了伤口护理协作网络;积极协助区内外5家医疗机构开设伤口护理门诊,实现了“互联网+伤口护理”协作网络,显着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就医体验和便利性。

“腾笼换鸟”是医院领导管理智慧的又一体现。即医院充分利用医联体人才交流平台,聘请九院等三级医院的专家担任科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带动相关科室的发展。整合资源,主动更新造血,不断完善多学科合作模式。

例如,为了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优化病种结构,医院将血液科、肿瘤科调整合并为“血液肿瘤科”。同时聘请九院血液科专家担任科室主任,引进专业人才,形成学科建设梯队。 、全面开展医疗新技术和科研工作。 “2021年,这个科室将最终形成区域性血液/肿瘤诊疗中心。”

整形美容依托医联体内部技术平台,开设整形美容诊所,开展面部年轻化、私密整形、植发脱发、激光美容等专科特异门诊。考虑到大众的医美心理,推出私人整形,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寻求美丽之人的青睐。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从以上不难看出,近年来,在黄埔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区卫健委的指导下,医院在变局中成功翻开了新篇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08:20 , Processed in 0.1430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