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我通过“免费接收任务”赚钱,但是在第三顺序,我不得不花钱才能“完成任务”,杨女士说:“这是一个例行公事。”
杨女士是江苏人,现年33岁,在西安(Xi'an)的朱兹县( )工作。 6月16日,当她浏览寻求工作的平台应用程序时,她点击了一条消息:“ 关注并喜欢,她的每月薪水超过10,000元。”之后,微信收到了一个称自己为“ ”的朋友的申请。在补充说之后,另一方说她正在招募“ 喜欢”的兼职工作,并给了她一个联系。
杨女士说,她通过链接下载了一个名为“ ”的应用程序,类似于社交聊天软件。进入后,一名工作人员分配了她的命令。 “第一个命令是跟随一位专家,在跟随它后,我给了我6元的元素。第二订单是跟随三名专家,完成后我给了我18元的元人。确实很容易操作,而且回报率很高。”
“必须向第三个任务收取300元的费用才能做到这一点。”杨女士说,她起初很犹豫,但是由于订单中的许多人完成了完成任务后返回300元的屏幕截图,所以她放开了警卫。但是,经过充电后,我只完成了6元的任务,分发任务的工作人员再次要求2,000元充电,“我感到被骗。”
杨女士说,她要求应用程序工作人员退款,另一方要求将她的手持身份证放在填写信息的理由下,此后没有回复。几分钟后,当她试图再次与另一方联系时,她发现“ ”应用程序的聊天历史已清除,她无法与工作人员打开聊天窗口。
6月17日上午,来自中国商业新闻的记者通过杨女士的转会记录发现,300元人民币的接收者是个人帐户。当我打开Yang女士与微信提供的链接时,该页面显示“对此网页的访问已停止”。然后,我通过浏览器成功打开了链接。我发现“ ”应用程序的下载页面没有任何开发人员信息。网页的底部为“语句:此平台仅提供下载托管,并且应用程序的内容是开发人员的责任,并且与此平台无关。”杨女士说:“在300元人民币上被欺骗是一个教训。我非常担心犯罪分子会使用我的手持身份证。”
目前,杨女士已将警察召集到当地警察局。
中国商业每日记者张成龙实习生记者张彭康 |
|